好房子新玩法,这家开发商卷起了“文化”
千年之前,谁能代表世界?非华夏大宋莫属。
“八荒争凑、万国咸通、花光满路,箫鼓喧空”,盛世大宋堪称彼时全球唯一的经济中心。
而更被人称颂的是,是它居于世界之巅的文明:天真质朴的宋瓷、淡墨氤氲的宋画,以及茶艺、诗词、挂画、焚香……它们都化作丝缕之间的“风雅宋韵”,传颂至今。
千年之后,一场寻脉千年宋韵的文化雅集——“风雅颂 新观宸”,在建发金茂·观宸开启。知名宋代历史研究学者吴钩老师以《风雅宋:原来宋朝那么潮》的主题分享,带领京华大众,走进一个富有现代气息的宋代潮流生活,在生动的宋画、精致的宋瓷和烟火繁华中,共同品味宋代文化的巅峰之美。
活动现场
随后的沙龙环节,吴钩老师和36氪未来城市实验室主理人李欣悦女士,以及观宸项目营销负责人孙朝杰先生,与现场观众一起探讨宋风宋韵如何在现代生活中传承,让“风雅”从遥远的文化符号,变成触手可及的生活日常。
而当我们视野将转到北京南四环城央,忽然发现,一幅蕴藏千年风雅的宋韵生活画卷,正徐徐展开。
01、从文人士子到市井的“雅俗共赏”
民国大师陈寅恪曾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宋朝,之所以高居五千年华夏文化之巅,皆因其背后那兼具深度与广度、精致性与普及性的独特文化风貌,是为“雅俗共赏”。
以词来说,本是源自民间的“俗”文学,宋代后,经苏轼、辛弃疾、柳永等文人士大夫的推崇与改造,格律更为严谨,意境更为高远,不再一味地书写风花雪月,更多向“咏史言志”转变,由此,“雅”成为宋词的一个本质突破,其文学地位与唐诗并列,终成中国文学的两大高地。
与此同时,文雅的宋词,也保留了原有的音乐性与通俗化,既在文人书斋中吟诵,也在歌楼酒馆、勾栏瓦舍等世俗之地传唱,大众也从中得到审美享受,反过来促进其传播。
《西园雅集图》局部
中国艺术史的另一座巅峰——宋画,是雅俗共融的另一个明证。宋徽宗《瑞鹤图》为代表的院体画,李公麟《西园雅集图》所代表的文人画,以及李嵩《货郎图》背后的民间风俗画,在不同时期、不同层面诉说着“雅”与“俗”的互动。
举世闻名的《清明上河图》更是宋画雅俗交融的集大成者,内容体现的是北宋东京城酒楼茶肆等市井生活的烟火繁华,绘画技巧则出自张择端这位翰林院画师,可谓“以雅笔绘俗景”。
开封清明上河园(图源:清明上河园官方微信)
在文人雅士中盛行的四般闲事,点茶居首。它不是简单的饮茶,而是从瓷盏选择到碾茶、候汤、击拂等流程,皆需技巧与审美的顶级融合艺术。由其衍生出的“斗茶”甚至更高阶的“茶百戏”,在市井间流传而来,各色茶馆开遍大街小巷,上至士大夫,下至市井百姓,纷纷聚集在此,体验属于自己的那份生活雅致。
图源:开封文化
宋朝刻在骨子里的“风雅”,是雅俗融合后的果实。文人雅士从市井烟火里汲取灵感,市井大众又把文人雅趣搬进生活,最终酿就宋代文化独一无二的精神底色。
02、一场关于栖居的风雅叙事
现代国人,对宋代风雅生活的追求愈发强烈。
以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为创作灵感的舞剧《只此青绿》,凭一场极致的视觉美学盛宴,在全国破圈而出,让大众一睹千年前青绿山水画卷中的宋式雅韵,领略曾经万千辉煌的东方艺术之美。
《只此青绿》剧照
《只此青绿》剧照
不满足于瞬间的艺术享受,现代世人更在积极寻找千年美学照进现代日常的机遇。生活建筑,成为最有可能的存在。
专注于中式建筑与生活空间“创新式传承”的建发房产,给出了现实的答案。其精研宋代文化和建筑特征,以“轻、闲、霁、金”的匠造手法,打造了“风雅宋韵”系列建筑产品,尽显当代宏阔宋式美学。
在北京,建发房产携中国金茂在南中轴线腹地,打造首个宋韵大作——观宸,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配以现代“语言”,全新演绎宋朝生活空间之美。园林与建筑,则是这种生活美学的集大成者。
观宸一期园林复刻《西园雅集图》,以“九亭八水”为核心,再现文人墨客诗酒风流的雅集精神;二期园林从《清明上河图》中汲取灵感,匠筑三园十二景,九座宋式亭榭错落其中,约1500平米水系蜿蜒铺陈,将宋代园林美学推向新的境界。
建发金茂·观宸二期园林效果图
溪水园、四时园、撷芳园三园各有千秋。撷芳园以花木繁胜见长,四时园尽展时节轮转之美,而溪水园则将宋式造园精髓的叠山理水之法淋漓呈现。在这方山水天地间,取意欧阳修“清风明月本无价”的清风亭与从《清明上河园》“走出”的虹桥交相辉映,侧旁的古树与水波互相交织。每当清风徐来,林叶飒飒如涛声阵阵,水面泛起层层涟漪,意趣盎然。
古树,犹如时间的雕塑,赋予观宸这片园林以厚重与永恒。百年树龄的樱花、银杏和国家二级保护树种流苏在此扎根,仿佛这座园林是从千年前的宋代时空中穿越而来。它们与恭王府同款的西府海棠、远渡重洋而来的羽毛枫等名贵树种一道,在九亭八水之间串联成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园林意境,在此呈现。
在观宸,最具宋代园林神韵的当属亭间景致。园林中亭子以绿野仙踪奢石点缀,天然纹路如山水泼墨,恰似汝瓷 “雨过天青”的绝美釉色,让千年之后的观者,体会到一种‘此色只应天上有’的宁静与震撼。
宋代美学将低调、含蓄的意趣融入园林,又将理性、典雅的风骨注入建筑。
深谙此道的观宸,以独特笔法,让建筑极具“清新飘逸”之韵。
其二期大门,设计借鉴朱熹讲学的福建卧龙书院,宋式冠冕飞檐承托出舒展平远之态,为当代雅士塑造兼具风骨与仪式的文化主场,形成富有层次的空间序列感。大门内是非遗技法掐丝珐琅工艺制成的宽约10米、高约4米的《千里江山图》,气势恢宏。
建发金茂·观宸二期大门效果图
值得称道的是,观宸竟将晋祠三大国宝之一的“鱼沼飞梁”复刻于此,此桥堪称“活着的建筑教科书”。
园内建筑上亦处处彰显宋代元素。立面萃取宋徽宗《瑞鹤图》的雅致,保留飞檐翘角的经典形式。擗帘杆、方格挂䈋等宋代建筑元素被巧妙运用到单元门立面和园林建筑中,构筑精致之美。
宋徽宗赵佶《瑞鹤图》
观宸之于千年宋韵,其实是一场融合帝都恢弘气象的转化式传承。可以看到,二期大门在设计上,除却宋雅风,更增添尊崇之感。大门顶部采用皇家建筑级别的重檐庑殿顶,檐下饰以宫廷规制的“三交六椀菱花纹”,取天地圆满之意。大门两侧景墙以绿野仙踪奢石铺就,飞阁则采用透光云石打造。于简约形制中,勾勒大宅的不凡风骨。
建发金茂·观宸
03、雅致生活的现代回响
风雅万千,终归于生活。
在宋朝备受推崇的雅集之上,文人雅士居于“城市山林” 般的天地间,或把酒言欢、谈文论画,或抚琴弈棋、吟诗诵词,这般风雅,实为日常生活精致化。建发金茂·观宸,以会所为笔,为北京绘就一幅雅集生活新图景,实现与千年风雅的跨时空共鸣。
观宸一期二期联动,打造四境会所(具体业态以后续运营方为准),约5000㎡的体量、约22大主题场景功能,集宴饮雅会、运动休闲等多元社交功能,全方位满足当代雅士的生活志趣。另外,观宸的地下联动充当四境会所连接的“隐形桥”,让它们实现全时无界畅通,构建起沉浸式生活体验闭环。
建发金茂·观宸一期会所
在全龄书吧、文化空间,乐龄休闲空间里,当代雅士随时体验焚香、插画等闲雅之事,感受苏东坡笔下“扫地焚香闭阁眠,簟纹如水帐如烟”的宁静与心安;在私宴厅、咖啡厅及山水相依的下沉庭院等雅致社交场,邀三五知己,静坐品茶,享岁月悠长,重现宋代文人雅集中“曲水流觞、谈笑鸿儒”的场景。
提供精神享受外,这里还是一个综合型身体的滋养地。恒温泳池、健身房、瑜伽室、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台球等运动空间一应俱全(具体业态以后续运营方为准),让各年龄段的雅士都能激发身体活力,收获一身轻松与愉悦。当雅致社交场与健康守护之域相融,“动以养身,静以养心”的理想栖息之境,由此照进现实。
建发金茂·观宸,以纯粹之心,在繁华帝都造就一方“简约”与“留白”的宋韵生活场。这既是对跨越千年风雅宋韵的最好传承与致敬,更是一次立足当下生活语境的创新性转译。
至此,北京终得一处可沉浸、可感知的当代雅致生活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