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叶互动南亚鹏:内容创新始终是文化出海的核心竞争力| 2025中国—东盟博览会品牌文化出海交流会

时氪分享·2025年09月24日 14:21
短剧出海关键在于讲好故事与本地化改编,内容创新正是文化出海的核心竞争力。

过去二十年,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故事,大多始于产品。无论是义乌的小商品,还是深圳的电子制造,叙事的核心往往落在价格、供应链与速度上。如今,这个版图正在悄然换景:中国正在输出的,不再只是“可替代品”,而是一整套带有文化色彩的体验与认同。它既抽象:落在文化、情绪、故事感知这些无形之物上;又具体:通过游戏的竞技热潮、短剧的日常叙事、新消费的味觉符号、资本的全球布局,被触摸、被购买、被记住。

9月18日,36氪举办的「破圈·跨海:中国品牌文化走进全球」主题交流会,聚焦文化出海,汇集游戏、新消费、短剧、资本等多个领域的代表力量,讨论中国文化在全球市场的新路径、新挑战与新机遇。 

枫叶互动副总裁南亚鹏 

枫叶互动副总裁南亚鹏发表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经36氪整理编辑:

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能够受到36氪的邀请,参加今天的品牌文化出海活动。

大家可能对于中国的微短剧已经很熟悉,这两年中国微短剧发展非常迅速,去年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中国电影票房规模,今年无论是付费还是免费模式,依然保持高歌猛进的态势。

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海外短剧的情况?前几天网络上有个破圈的短视频——“特朗普爱上保洁员”,引起很多关注,虽然这个内容并非真实存在的短剧,但其热度却让很多非短剧行业的朋友也开始注意到海外短剧。视频中提到这部剧赚了1.5亿美金,虽然这个数字并不真实,但我们确实有单部剧实现数千万美金的收入。尽管目前没有单剧收入过亿的作品,但对比投入成本,回报已然非常可观。今天借此机会和大家分享我们在海外短剧市场的实践和洞察。

海外短剧市场起步于2022年8月,我们很荣幸成为第一家以APP形式将中国微短剧推向海外的公司。最初在北美市场上线时,内容以英文为主,主要面向欧美用户。初期我们在好莱坞进行了一些拍摄尝试,但由于疫情期间外籍演员招募困难,曾使用欧洲和俄罗斯演员。后来我们发现本地演员更受欢迎,因此逐步在好莱坞建立了自己的生产体系。

那么海外用户是否接受、有多喜欢微短剧?

从榜单数据可以看出,今年一季度,我们的应用在美国娱乐下载榜大部分时间位居第一。美国用户非常喜欢这种与中国微短剧类似的形式:每集1分钟,每部60-100集,节奏紧凑、剧情高爽;从市场规模来看,第三方数据显示,自2022年上线至2025年第一季度,海外短剧市场每个季度都保持快速增长,2024年个别季度增速甚至超过70%。预计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整体大盘仍将以20%-30%的速度增长。相比游戏、网文等出海领域,短剧的增速非常显著;从收入结构看,美国市场占比超过一半,这得益于其庞大的用户量和较强的付费能力;而从下载量来看,拉丁美洲和东南亚增长迅猛,这些地区用户对中国文化接受度较高,对中国短剧的翻译和配音版本非常喜爱。

从今年Q1的市场收入占比图可以看到,排名前10的微短剧APP基本全是中国的。比方说我们的ReelShort,还有大家都很熟悉的字节公司,它们在国内已经做得非常成功了,现在也正在大力开拓海外市场。看到今年Q1大盘的情况。这张图是整个收入大概比重,基本上前10的都是中国微短剧APP,这是ReelShort,后面很多的都是中国公司,这里面也有字节公司,他们在国内做得非常成功,现在也在做海外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海外短剧的用户付费渗透率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根据我们与奈飞的用户数据对比,大部分短剧用户也是奈飞用户,但仅有百分之几的奈飞用户会观看微短剧。这意味着海外市场在用户维度上还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那为什么中国微短剧能在海外市场有快速增长?

首先得益于国家经济实力的支撑和前期电商、产品出海打下的基础。此外,微短剧这种诞生于中国的内容形式,依托国内短视频市场的成熟经验,而TikTok等平台在海外培养的用户竖屏观看习惯,也为微短剧出海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另外是短剧本身高爽、快节奏的特点,具备成为全球流行内容的潜力。在商业模式上,海外缺乏小程序生态,因此我们从第一天就采用APP模式,这促使从业者更关注用户粘性和持续消费,并通过算法精准匹配用户喜好。还值得注意的是,我们选择从欧美市场切入,是因为其付费能力强、用户基数大,能够支撑内容投入和市场教育成本,实现商业模式闭环。与此同时,东南亚市场也表现出色,用户基数大、变现模式多元,甚至出现类似奈飞的电信套餐合作模式,助力短剧内容本地推广。

目前,限制海外市场发展的最大瓶颈是产能问题。我们不能仅依靠翻译和配音输出中国剧集,而是要像游戏出海一样,用本地内容服务本地用户。很多游戏公司成功将当地文化元素融入产品,以本地故事覆盖主流人群。我们在短剧出海中也明显看到,好莱坞制作的剧集比国内采购的中文剧更高效,美国观众更青睐本地化内容,尽管产品形式源自中国。

接下来简单介绍我们公司布局微短剧的原因。我们最初从事游戏出海,2017年推出故事性较强的游戏产品,2020年又推出了网文平台。这两个内容型产品帮助我们积累了欧美用户的内容偏好认知,为2022年8月推出ReelShort奠定了基础。目前,网文、游戏和短剧已形成我们内部的小生态体系。近年来,国家强调文化出海“新三样”——网文、游戏和短剧,后者已成为我们的旗舰产品。这三个业务具有强协同性,优质IP或故事可在多个平台上共同变现。我们正探索将短剧改编为长剧,事实上,好莱坞已有资深制片人联系我们,希望将爆款短剧故事改编成长剧,这将是好故事实现多元变现的重要路径。举例来说,我们有两款游戏在ReelShort上表现优异,成为大爆款,证明游戏与短剧内容的结合具有广阔前景。

接下来分享我们在海外三年来的内容尝试。国内熟悉的霸总、甜宠、大女主题材在海外是否有效?我们通过实践一步步验证。我们不断开拓细分题材赛道,2023年推出狼人剧,因为狼人题材在欧美市场深受女性用户喜爱,成为我们的首部爆款。随后推出《富豪老公的双面人生》,是典型的霸总题材,也获得巨大成功。2024年7月,我们结合美国受欢迎的冰球运动,推出运动员与女友破镜重圆的故事,成为当时iOS下载榜榜首,甚至超过拥有奥运转播权的美国流媒体平台。

我们还将同一故事改编为西语版本,实现内容的多区域复用。此外,校园题材也取得突破,例如类似美国电影《Mean Girl》(贱女孩)的剧集,深受观众欢迎。禁忌恋、监狱题材等创新内容也帮助我们拓宽了用户群,从早期以女性用户为主,扩展至校园女生和男性用户群体。经过三年努力,短剧在海外逐渐获得认可。去年,我们入选《时代周刊》“2024年全球最具影响力企业”,体现了主流媒体对短剧赛道增长前景的关注。

我们始终与国内合作伙伴紧密合作,在短剧采买和文字IP采购方面持续回报合作伙伴,今年上半年分成金额已超过2000万元人民币,助力中国优质原创内容走向全球。

最后总结一下海外市场的几点观察:首先,内容是当前海外市场的核心瓶颈。如果大家拥有东盟国家如泰国、印尼等地的资源,可制作本地化内容并通过我们分发。其次,国内短剧年产量约3万部,本身已具备盈利能力,海外市场可带来额外收益。第三,短剧可与游戏、实体行业深度融合。去年我们已与电商公司合作,并尝试游戏植入。短剧覆盖大量欧美主流人群,能有效推动产品触达用户,未来与电商、品牌的结合将更加紧密。

欢迎大家与我们一起探索合作,共同拓展用户群,推动中国微短剧走向全球。

谢谢大家。

+1
2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欢迎参与我们的“年轻人出轨行为”小调查,分享你对于这件事的看法/经历。

2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