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无锡前首富抱团取暖了

蔚然先声·2025年08月22日 09:30
一个月前,弘元绿能宣布托管无锡尚德,后者作为拥有24年历史的光伏企业,正面临着第二次破产重整。

8月19日晚间,弘元绿能发布2025年半年报。公司实现营收32.29亿元,同比下降19.52%;净亏损2.97亿元,较去年同期11.57亿元的亏损大幅收窄74.35%。

一个月前,弘元绿能宣布托管无锡尚德,后者作为拥有24年历史的光伏企业,正面临着第二次破产重整。

最有意思的是,无锡尚德创始人施正荣曾在2005年成为中国首富,弘元绿能实控人杨建良在2021年成为无锡首富。两家企业、两位"首富"在光伏产业最困难时期产生交集。

目前,弘元绿能已连续七个季度亏损,累计亏损超过33亿元。公司应付账款高达131亿元,货币资金仅52亿元。

也就是说,在行业出清尚未见底的关键时刻,一家现金流紧张的企业主动接手近百亿债务的破产企业,这场交易的成败或将直接影响两家公司的生死存亡。

01

弘元绿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前身“上机数控”),是一家专注光伏全产业链产品服务商,2018年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具体来说,弘元绿能主要切入光伏硅片领域,并逐步向下游延伸。在内蒙古包头、江苏徐州等地大规模投资建设单晶硅棒、硅片、电池片、组件产能。

要知道,光伏行业此前扩张迅猛,导致阶段性产能过剩。为了争夺订单,企业之间不得不进行激烈的价格战,特别是在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的环节(如标准组件),利润被极大压缩。

因此,在2024年弘元绿能计提了大额的资产减值损失。这种大幅度的资产减值对公司的利润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导致公司连续七个季度亏损。

好消息是,最新财务数据显示,弘元绿能的降本努力开始显现成效。上半年营业成本下降26.74%,降幅超过营收下降幅度,公司净利率也从去年同期的-28.84%改善至今年的-9.19%,提升19.65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二季度净利润率为-14.95%,同比提升40.84个百分点。Wind数据显示,公司一季度和二季度毛利率分别为5.13%和0.72%,均已转正。

弘元绿能采用"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垂直一体化布局。公司解释,这种模式减少中间环节损耗,能够根据市场变化灵活调整各环节产能配比,控制库存风险。

存货数据透露出公司的市场判断。存货金额从2024年末的13.96亿元增至今年上半年的17.85亿元,同时计提存货跌价损失8740.29万元。公司人员表示,由于产业链价格下跌严重,主动减少了低价订单销售,控制库存水平。

这一策略在7月份得到验证。中原证券研报显示,7月份多晶硅料、单晶硅片和太阳能电池价格均大幅上涨,光伏行业指数上涨9.73%,明显跑赢沪深300指数。弘元绿能的库存策略可能在价格反弹中获得收益。

弘元绿能在硅料业务表现突出,产品稳定达到电子二级标准,N型致密料一次产出比例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但就整体而言,光伏行业仍处产能过剩状态,产品价格低迷。6月底光伏N型M10硅片现货价格较4月高点下跌31%,各业务板块均受冲击。

02

7月8日,弘元绿能与江苏顺风光电签署合作协议,成为无锡尚德新托管方,并表达参与其预重整的意向。这一决定引发市场广泛讨论。

无锡尚德的核心价值在于品牌和海外渠道。公司销售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500多个合作伙伴,历史累计出货量超过55GW。

2005年无锡尚德在纽交所上市,成为首家在美国主板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2021年组件出货量在俄罗斯、埃及等国家排名前三。

弘元绿能急需海外市场突破。2024年公司境外营收仅9091.75万元,占总营收比例极小。但境外业务毛利率达6.27%,远高于境内业务的-8.73%。通过无锡尚德的品牌和渠道,弘元绿能可能实现海外市场快速扩张。

从投资条件看,无锡尚德设定的门槛似乎专门针对弘元绿能:实缴注册资本不低于5亿元、净资产超过100亿元、资产负债率不超过70%。弘元绿能注册资本6.79亿元,2024年末净资产118.84亿元,资产负债率59%,完全满足要求。

但风险同样巨大。无锡尚德债务总额约95.88亿元,包括供应商和银行债务94.64亿元,职工债权16.4万元,税务债权4373万元。公司现有9条组件产线,名义产能5.5GW,但有效产能仅2.5GW,设备老旧缺乏竞争力。

弘元绿能自身财务状况紧张。截至一季度末,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131.08亿元,货币资金52亿元,资金缺口巨大。在此情况下接手无锡尚德,财务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政策因素在这场交易中发挥重要作用。今年以来,中央财经委、工信部等多次强调治理光伏行业无序竞争,推动产能出清。弘元绿能作为无锡本土企业接管无锡尚德,既响应产业整合政策,也满足地方政府保护知名品牌的需求。

无论如何,双方在行业底部进行并购整合,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成败关键在于执行能力和市场时机把握。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文内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蔚然先声”,作者:高凌朗 ,编辑:汪戈伐,36氪经授权发布。

+1
6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特邀作者

换一个视角理解中国商业。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