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代工iPhone到“代工”AI:富士康的6年转型奇迹

镁客网 ·2025年11月25日 10:24
富士康AI服务器收入首超iPhone,转型成功。

近日,富士康科技集团宣布,其AI服务器业务收入在2025年第三季度首次超越iPhone相关业务,标志着这家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代工巨头,成功实现从消费电子向AI基础设施的转型。

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是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在2019年接掌帅印后,带领公司系统性转型的成果。

数据显示,富士康AI服务器业务收入已突破1万亿新台币(约合2272亿元人民币),成为公司新的增长引擎。

从"苹果依赖症",到AI转型

2019年7月,刘扬伟从创始人郭台铭手中接过富士康帅印时,公司高度依赖智能手机业务,主要客户就是苹果公司。

当时,富士康对苹果的依赖度高达70%以上,智能手机业务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绝大部分。面对智能手机市场下滑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刘扬伟展现出了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我们不能继续依赖消费电子周期,需要向'非消费型科技增长'转移。"刘扬伟在2023年的一次采访中表示。

他果断调整公司战略,将重心从iPhone转向AI服务器,并与AI芯片巨头英伟达紧密结盟。这一决策获得了市场的积极响应,富士康股价自刘扬伟上任以来翻了三倍。

从AI服务器业务收入来看,2025年第三季度,富士康旗下工业富联营收达2431.72亿元,同比增长42.81%;归母净利润单季度首次突破100亿元,达103.73亿元,同比增长62.04%。2025年前三季度,工业富联实现营收6039.31亿元,同比增长38.4%;归母净利润达224.87亿元,同比增长48.52%。其中,AI服务器及云服务产品占总营收42%,连续第二季度超越消费电子成为最大业务板块。刘扬伟预计,到2026年,服务器出货量将至少翻一番。

为此,富士康的全球生产基地也已相应调整,过去四年在全球的工厂、研发中心和销售办事处数量增加了70%,达到233个。印度、越南、墨西哥和美国已成为新的关键生产中心。

也正是在今年的鸿海科技日上,富士康与OpenAI宣布合作共同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硬件的设计工作。

根据协议,富士康将斥资14亿美元投资建设先进超级运算中心,该中心将以10000颗Blackwell Ultra GPU加速运算,预计在2026年上半年部署下一代英伟达GB300 NVL72 AI基础设施。

"对于AI基础设施的关键组件的需求,已经远远超出了供应链能力,"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阿尔特曼表示。

"双方合作的意义在于强化供应链,以满足整个产业现有和未来的需求。"

与此同时,富士康还与英伟达深化合作,共同投资建设GPU集群。刘扬伟2025年鸿海科技日上表示:"我们的竞争优势在于垂直整合。富士康深厚的技术底蕴与制造传统,让我们能与世界级科技领导者深度合作。"

为何AI是富士康的正确转型方向

在布局AI服务器市场前,富士康曾也试水过代工电动车,但一直反响平平。早在2019年以来,富士康试图在智能电动车领域复制其在手机行业的成功路径,但因客户不稳定、行业利润薄弱等原因受挫。

而与电动车业务相比,AI服务器市场具有高度标准化、全球需求爆发、技术迭代快的特点,与富士康在消费电子供应链上的优势形成天然延伸。

"AI基础设施不涉及品牌调性、车辆质量责任与前端用户风险,相对稳定可控。"富士康内部人士表示。

与智能手机时代类似,AI基础设施也属于"供应链主导型业务",具备规模化、快速复制和跨区域扩张的可能。相比之下,最终,刘扬伟决定战略性放弃"造车",转向"算力基建服务"。

其实从这里就可以看得出来,富士康一直在延续自己在“代工”上的强大能力,只不过代工的商品从手机变成了汽车,再变成了AI服务器

只不过代工汽车对于品牌力的要求更高,这恰恰也是富士康短时间能无法补齐的缺点。而AI服务器相对来说更稳定可控,也恰好处在需求高峰期。

总的来说,AI时代创造了无数的商业神话,既带火了风光无限的科技新星,也盘活了转型阵痛期的老牌科技公司。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镁客网”,作者:jh,36氪经授权发布。

+1
7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