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业超20000家,经济连锁酒店又火了?
经济型酒店,这几年的热度并不高。与拥有体验感、设计感的中高端、生活方式酒店相比,它没有太多的营销网感、社交流量;与奢华酒店相比,它没有其光鲜亮丽的华丽外表;但是今年以来,这条关注度不太高的老赛道,又变得热闹起来。
01
百元经济型求职出行差旅全搞定
小H是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杭州找工作之前就做好了攻略,只要不是杭州本地市民且无房,通过一系列求职面试的相关资料,比如offer邮件、Boss的邀请截图等,申请到青荷驿站(汉庭滨江龙湖天街店),就能免费住七天六晚。
该青荷驿站坐落于滨江区,距离地铁6号线伟业路站很近,出门就是天街,拥有餐厅、健身房、24小时便利店等配套设施。小H对这里的环境很满意,表示入住加49元就能升级一个大床房,外加两张早餐券,点外卖还有机器人送到门口,很方便。
该青荷驿站的管家佘先生表示,这种青荷驿站的租赁形式,深受年轻人喜爱,尤其是健身房,晚上经常爆满,很多年轻人来这里打台球、打乒乓球,顺带还能结交新朋友。
旺盛的需求也带来了更多的房源,佘先生告诉空间秘探,为了方便更多年轻人入住,今年“青荷驿站”的房源从原来的110多间增加到200多间。还贴心地给每一间房间配备了洗衣机等设施。
青荷驿站归属于人才驿站范畴,一般由政府牵头,合作方有酒店和公寓两种,其中酒店以低星酒店为主,集中在经济型酒店和部分中高端酒店领域。以杭州余杭区为例,青荷驿站就包括全季酒店、汉庭酒店等。
除了选择以经济型酒店为主的人才驿站,作为求职的第一步,还有不少出游的年轻人在住过国宾馆、学术酒店后,逐渐回归平价又干净的经济型酒店,小真便是其中一员。
一次出行,她选择了离北京鼓楼只有15分钟距离的如家酒店。酒店周围是商圈,晚上能观赏鼓楼灯光秀。酒店内床品干净柔软、空调热水、WIFI一应俱全,还有提供晋南的臊子面、西式烘焙等美食……小真表示,酒店价格维持在300-400区间,性价比很高,在北京鼓楼附近的地段,能舒舒服服的落下一晚。
当然,抛开求职和出行需求,酒店还有很大一部分商旅客群,只不过今年以来这部分支出在逐步递减。几个月前,蚂蚁集团财保部门开始严查出差,杜绝职级16以下员工(相当于原P8以下)非必要出差,对之前的酒店订单,追溯周期至少半年。去年,字节也发布通报,明确指出有旗下员工预订酒店的差旅标准,超过奢华酒店和迪士尼乐园/环球影城等主题度假酒店,滥用copay(混合支付)政策让公司承担 70% 费用。
酒店业内人士总结道,依照现在的大环境,不只是大厂,企业想要降低成本,从差旅费开始动刀已是基本操作。
一位设计院经常出差的打工人小分谈到,自己2022年的差旅费还能维持在400元,美居、城际酒店等中高端选择度很高,虽算不上奢华,但是环境干净整洁;但现在差旅费逐年递减,今年只有100元左右,只能选择一些位置偏僻、设备老旧的廉价快捷酒店。
据相关数据,中小企业一线城市出差标准每晚250-400元左右,二三线城市200-300元左右,报销区间与经济型酒店价格高度重合,更多经济型酒店成为企业差旅落脚的第一选择。
02
头部酒店集团的“经济方法论”
不难看出,经济型酒店的用户画像丰富且多样,有求职路上的大学生、有日常游玩的旅行者,还有差旅途中码字的打工人。简单总结来说,经济型酒店需要做的,从来不是留住某些固定人群,而是打造标准化环境里的流动场景。这句话怎么理解?以下就通过几大酒店集团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型酒店品牌为案例,试做分析。
/ 汉庭:国民品牌
2005年,华住集团成立,推出首家酒店品牌汉庭,进军经济型酒店市场。尽管,目前华住集团全季、桔子水晶、星程等中端品牌,但一直没有忽视经济型酒店市场。在2016年,就提出“爱干净,住汉庭”的口号,成为汉庭争夺用户心智的战略核心。此后,汉庭的所有运营活动都围绕“干净”展开,成为汉庭的首个标签。
20年过后,在汉庭4.0的产品发布会上,品牌方又提出以“14亿国民的远亲与近邻”为理念,将自己打造成大众认可的国民品牌。数据也确实不虚,在《HOTELS》发布的全球品牌榜单中,汉庭凭借359475间客房,荣居全球第一,成为在榜单中客房规模最大的酒店品牌。
汉庭之所以能有今天这番成绩,本质上满足了两类人群的刚需。一是消费者心中最朴实的住宿需求:花合理的钱,住得舒服;二是成为投资人眼中稳健的城市住宿投资模型。
在用户端,汉庭4.0在客房配备了万元级家用款床垫与0压记忆枕,卫浴里配上智能加热马桶和高压花洒,洗护用品采用天然精油配方;还充分考虑旅客的需求,提供自助洗衣、打印、寄存等功能。同时,采用“无人前台”,通过智能设施实现无接触入住和退房。
在投资端,汉庭4.0采用模块化设计,活动和公区家具都可以实现模组化安装,节省了不少人力成本;硬装也是同样,客房SPC墙板采用拼接工艺、电视背景墙采用模组化设计与拼装工艺。相当于酒店装修的产品材料在工厂已经预制好了,搬到现场拼装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汉庭并没有真正将自己彻底标准化,这两年还会根据城市和区域的文化差异,做出符合属地文化的多样早餐,聚焦当地的早餐口味;价格上根据城市消费水平的不同,在一线城市、热门圈推出“精致版”汉庭,房价能卖到250元;在下沉市场则主打性价比的基础款,房价控制在180元以下。
/ 尚客优:小镇之王
尚客优酒店,是尚美数智酒店集团的头部品牌,它还有个接地气的英文名——THANK U。与汉庭不同,尚客优在多年前就开始“扎根”县城,并迅速扩展至全国各地。这里的县城便是除开一二线城市之外,庞大的下沉市场。虽说是下沉市场,但从整体来看,北上广深仅仅是一小部分人群,而代表大众市场的往往下沉人群占大多数。
正是因为针对下沉市场,所以尚客优从2016年就为了大幅减少成本,喊出“住尚客优,享美美睡”的品牌概念,对床品、静音、光线、客房空气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良,如房间内部减少20%不必要软装等。
目前,尚客优单房改造成本4-6万元,据《中国酒店产业供应链指数报告》显示,经济型酒店单房造价在7.6万元,在同类中处于较低水平。同时,尚客优的平均房价大概在170元左右,价格便宜,能较好适配下沉市场的消费力。
除了在县域市场不断深耕,尚客优还计划全球化发展。去年,尚美数智酒店集团推出海外尚客优SHANKEE,并在今年开年以来就成功签约非洲和印尼两大酒店项目,成为集团布局海外市场的新突破。
/ 城市便捷:高端经济型
作为东呈集团旗下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连锁经济型品牌,城市便捷4.0在经济型的品质升级和造价管控之间,不断寻找平衡点,创新出了一种以中端体验为基地,以经济型造价为逻辑的“高端经济型”概念,构建出一套差异化模型。即可实现中端体验为标准的体验升级,又能坚守经济型酒店的造价思路,极大满足消费端与投资端的双向需求。
这样的概念反映在餐厅设计上,是酒店布菲台均由模块化预制生产;卫浴的洗手台、墙面及衣柜采用精确的标准化尺寸;为了让住客安心睡眠,床垫拥有抗干扰、零噪音的特性;还考虑到住客的使用需求,定制化轻智能马桶只保留了自动冲水、座板加热、小夜灯三大高频功能……
在工程造价上城市便捷4.0不断缩短筹建时长,从原本的150天缩短至45天,在保障100%复刻产品标准的情况下,也提升了完工效率,实现核心产品总价下降20%。据了解,城市便捷4.0的单房造价从两年前的7.31万,控制到如今的6.7万元左右。在“高端经济型”概念面前,实现成本的最大控制,通过清晰的产品与建造标准,达到体验升级和成本控制之间的平衡。
/ 锦江之星:性价比“COZY”标杆
锦江之星于1996年由徐祖荣创立,是中国第一个经济型品牌。如今30岁的锦江之星,升级至5.0版本,定位依旧是为住客提供睡得好、吃得好的有限服务型酒店。不过,新增了“COZY”概念,并修改了曾经的设计风格,由日本、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团队共创推出,想要为住客提供更温暖惬意的居住体验。
这种居住体验体现在诸多小细节上,如沙发、床品符合人体工学设计、家具多为圆角、浴室内配有安全扶手……酒店还积极履行环保行动,落实报废布草回收、客用品减塑、木质房卡、全铝家具等。同时,锦江之星的单房造价不算高,可以做到3.6万/间,是锦江之星5.0从2022年推出的两年后,精准计算出的成本;装修工期也从传统的四个月左右,缩短至两个半月到三个月时间。
在区位选择方面,精准卡位消费者的核心需求。今年,锦江之星截至6月底,在全国已经开了近70家店,大部分聚焦在核心城市交通枢纽火车站、高铁站、地铁站、热门文旅目的地、新兴政务以及产业园区周边。
截至目前,锦江国际集团旗下已经有5237家经济型酒店。未来三年,锦江之星计划每年以接近200家的发展速度扩张,深入每一个万家灯火之处。
03
超2万家经济连锁如何能“火”
各大酒店集团在经济型酒店上的努力有目共睹,不得不承认,经济型酒店在国内酒店集团的占比依旧很大,在40%~55%不等,依旧被视为“现金牛”和“稳定器”。据空间秘探不完全统计,头部经济型连锁酒店品牌的开店数量已突破2万家,规模化趋势进一步加大。
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2024中国酒店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住宿业存量中超过70%属于中低端市场,其中经济型酒店约占40%以上,在县级市及以下区域,这一占比更是高达近60%。
同时,经济型(二星级及以下)的连锁客房数为287.9万间,非连锁客房数是673.3万间,酒店连锁化率仅占29.96%。反观中端 (三星级)的连锁客房数是220.5万间,非连锁客房数是178万间,酒店连锁化率占55.33%。
可以看出,经济型酒店下沉市场还远远没有饱和的连锁化率,将会是各大酒店集团争夺的新战场。然而,这仅仅是各大酒店集团重视经济型酒店的A面,经济型酒店真正重要的点在哪?各大酒店集团需要通过经济型酒店来解决什么问题?
/ 规模发展布局是“面子”
回看国内酒店集团的格局其实在2000年后逐步形成的,其中主要的发展起源就是经济型酒店。
锦江之星已经发展到了第五代,酒店市场也早已不是经济酒店统治国内加盟市场的时代,锦江之星也归类为锦江国际集团旗下的一个很小的板块。但锦江之星一直是锦江国际集团旗下经济型品牌的增长引擎。
7天酒店也是如此,由郑南雁在2004年提出,成为业内第一个可以通过网络、电话、短信和手机多渠道预订酒店品牌,互联网基因明显。后被锦江国际集团收购,成为集团旗下覆盖最广、历史悠久的国民级经济型酒店品牌。
2002年6月,季琦作为携程旅行网董事会成员与首旅集团,成立合资公司,互相牵头创建了如家快捷酒店,后反复权衡之后起名为“如家”。之后由于季琦带领初期的三十多家如家酒店,业绩并没有达到预期,便转而创办了汉庭酒店。
诸如此类的经济型品牌还有很多,它们都是最早酒店集团发展壮大的见证者,如庞大帝国的“老臣”,它们的规模化发展到底如何,是国内酒店集团发展高低评判的重要维度。
根据2024年国内头部酒店集团的开业数据来看,经济型酒店的规模占比仍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华住去年实现了“千城万店”的重要里程碑,其中50%为经济型酒店;锦江国际集团经济型酒店占比39.24%,尽管较2023年的41.33%有所下滑,但份额依旧不低;首旅如家酒店集团经济型酒店占比27.6%,规模占比也不小。
/ 数智化系统的高低是“里子”
过去,经济型酒店的“黄金十年”依靠低廉的价格与干净舒适的标准,就能有消费者前来入住。但是,如今仅靠价格来吸引消费者已无法满足,经济型酒店产品需要从售卖“空间系统”中跳出来,完成一整套产品的系统性组装,这背后所依托的是酒店集团们强大的数智化系统平台,是酒店集团们的“隐形心脏”。
以酒店数智化系统中重要的供应链平台为例,不少酒店集团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酒店供应链,涵盖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全链路革新。锦江全球采购平台(GPP)便是如此,分散在不同供应商手中的产品信息,被数字化成区块链上的一个个数据模块。数据不再是静态的单向记录,而是流动的双向反馈,采购方与供应商打破了传统的零和博弈,成为信息透明平台的新型协作伙伴。
2015年,华住也意识到了供应链的重要性,用EXCEL表格的方式,为加盟商提供供应链上的项目产品、价格及联系方式等信息。后来,随着门店迅速增加,跟着业务走的供应链形式已不能满足与日俱增的需求,于是重新打造供应链模式,接入数字化系统,华住易购诞生。目前,华住易购已接入3000多家优质供应商,超5万种酒店供应链产品。
标准化、数字化的供应链平台,将经济型酒店的推倒重塑,成为一种最大范围内的试错可能,成为市场需求响应的后排保障。或许,某一天酒店集团在发掘新的市场需求时,可以主动向供应链提出方案,抓住最新一波市场红利,缩短长线的酒店孵化过程。这也是酒店集团们通过强大的数智化系统,积极响应市场,能领跑行业的有力保障。
/ 品牌影响力是“底气”
从2023年到2024年,尽管中国酒店业在整体需求疲软、RevPAR(每间可售房收入)下滑,但连锁品牌签约的数量却逆势上涨。2024年,中国经济型酒店的连锁化率为29.96%,县域酒店连锁化率不足15%,但2024年县级市新开业酒店增速达34%(地级市21%)。三四线城市单房投资成本约6-8万元,回报周期较一二线缩短1.5-2年。
这意味着,经济型酒店中大量单体酒店未被整合,具有广袤的蓝海市场。同时下沉市场中越来越多单体酒店被经济型连锁品牌整合,并深受下沉市场投资人的青睐,单体经济型酒店市场逐步收窄。
在此背景下,不少中小单体酒店要么打不过就加入,要么成为经济连锁品牌存量翻牌的一员,而这些都需要靠酒店集团们对自身经济品牌影响力的把控。截至2025年4月,汉庭在全国有4139家门店,占了华住经济型酒店的60%以上,可见汉庭的品牌影响力,是华住品牌连锁化扩张的“底气”。
在最近发布的2024年《HOTELS》杂志“全球酒店集团205”强榜单中也可以发现,上榜的经济型连锁品牌均是国内头部酒店集团主推的、耳熟能详的品牌。如位列第28的锦江之星;位列第33的7天酒店、位列第16的如家酒店……
可见,即使是头部酒店集团,真正拥有影响力的经济连锁品牌也不多。或许在市场逐步整合单体酒店并推进连锁化率的进程下,能让消费者叫得出名字的经济连锁品牌也就不到10个,而真正具有决定影响力的品牌或许只有5个。
经济型酒店是酒店集团平台化后,最适合标准化、最可控的业务单元。它不仅承接了消费者对于底层住宿需求的回归,也是各大酒店集团打出结实名片的“试验场”,更是投资者在市场波动下,依然信任的稳健投资产品。
曾经,经济型酒店敲开了中国酒店集团发展的大门,现在经济型酒店依旧背负着数字化时代下,产品革新的使命。当经济型酒店赛道被国内酒店集团做成更稳、更透明、更清晰的生意,才会能轻易的穿越市场周期,走在行业的最前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空间秘探”,作者:秦敏慧,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