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德华”开启付费模式,中产父母育儿外包有了升级版?

日晞视野·2025年08月14日 19:26
高学历的大学生化身“付费版德华”

最近,暑期时期大量的大学生纷纷开始求职,一种新型职业闯入了中产家庭的的视野——高学历的大学生化身“付费版德华”,替家长带娃、辅导作业、甚至陪玩陪学,按小时收费。

这场育儿焦虑下催生的“新蓝海”,使得这样的高性价比的兼职活动流行起来。

图片来源:《父母爱情》剧照

许多中产家庭的家长们也开始在社交平台上蜂拥而至:“坐标北京海淀,求能教编程的‘德华’!”“上海浦东需要一位带娃+遛狗的男大学生,会打篮球优先。”

他们的需求五花八门,但核心却高度一致——想用大学生的“高性价比”智力劳动,来填补自己因工作忙碌去解决缺失的育儿时间。

但当“亲情陪伴”被明码标价,看似是双方互赢的局面,事实上却是当代中产家庭的缩影。

他们既渴望用金钱购买效率,又无法回避一个疑问:这场育儿方式的本质,到底是“外包服务”的满足,还是父母亲手传递的温暖?

德华有着自己的育儿效率学

艾媒网数据显示,中产父母对于托育服务的需求较高的主要原因来源于居住地附件缺乏合适的玩伴或者教育环境的需求较高

这就使得双职工父母们疲于应对“暑假孩子没人管”的经典难题,老一辈带娃又力不从心,专业机构的收费价格已经可以达到上万。

另一方面,大学生们在暑假求职时发现,由于求职与岗位的供不应求,比起刷盘子、买奶茶,带娃简直是“知识变现”的新市场——既能够发挥自己的知识刷简历,又能够高性价比的获得零花钱,所以这样也就为双方提供了双赢的条件。

数据来源:艾媒咨询 图片来源:艾媒咨询 | 2025年中国托育行业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但是家长们在筛选合适的帮手时,他们也会注重学生的教育水平、拥有带娃经验以及耐心度等各个方面。

能力越强,能够获得这份工作的机率就越大,也就和其他求职要求没有不同了!

当然,面对这份工作的各方面要求,作为“孩子王”的大学生们也就成为了带娃届的六边形战士。

普通保姆或许只能管吃喝,但“985德华”能教奥数和练口语,甚至还拥有带孩子读原版绘本、做科学实验等,拥有更加多元化的育儿教育方法。

成都某刚回归职场的母亲表示,大学生的接受度以及领悟要比普通的家教保姆更高,我们就更加希望能够给孩子找一个高质量的陪伴者,而他们拥有着高时间、高质量的育儿条件,所以这样的人才才让我们愿意去付费。

但这样的兼职与传统的育儿相比,价格却比专业家教以及保姆便宜近一半——这种“高学历、高性价比”的带娃模式,低成本高回报的服务,就让这部分市场变得越来越广阔了!

据艾媒咨询2025年中国婴幼儿托育服务的不满意度调查当中显示,其中受访者对服务不满意的主要因素包括费用高、师资力量欠缺

数据来源:艾媒咨询  图片来源:艾媒咨询 | 2025-2026年中国婴幼儿托育市场运行数据及趋势报告

并且,上海一位家长晒出的账本显示:雇一名住家保姆月薪8000元以及专业家教每小时200元,而“高校学生”打包价只有5000元/月,直接省下30%成本。

所以,大学生就正好解决了家长们的不满意问题。

这种“育儿资源整合”的背后,是中产家庭在时间和金钱的压力下的精打细算,不是专业人员请不起,而是大学生们更有性价比。

双赢下的新一轮剥削?

时薪50-260元,比普通兼职更“值钱”,但暗含的隐性成本是难以量化的

一位兼职的大学生说,工资都是定时日结发放的,26天就有5000元左右,但需要做的事情还是比较复杂的。

要了解这个孩子的生活习惯、学习水平、情感需求等各个方面,所以,并不是一份看似简单的工作。

这场情绪劳动需要处理的不仅仅只是吃喝等日常需求,既要当老师,又要当玩伴,甚至要处理孩子的分离焦虑。

图片来源:小红书

实际上,这样表面上轻松又赚钱的带娃兼职并不是看起来那么好的,在任职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难缠”的家长以及事情。

但是当这样的兼职没有全方位的保障时,就形成了模糊的边界线,导致大学生在兼职时没有自我权益捍卫的条件。

调查显示,超30%的兼职者遭遇过家长临时加任务(如要求代做幼儿园手工作业),却不加工资,作为大学生来说也难以拒绝。

“我们签的是兼职合同,但家长默认我们是‘全能育儿AI’。”就逐渐演变为了一场“隐形剥削”

“妈妈,你为什么不能一直陪着我?”当孩子问出这样的问题时,程女士有着满满的愧疚感,对父母而言,“外包育儿”实在是现实所迫。

他们为了稳定工作,用金钱买下了时间与陪伴,但当孩子分享秘密的对象变成“姐姐老师”,父母的角色就慢慢变得边缘化了。

儿童心理学表明了孩子健康的心智来源的是儿时情感需求的满足,当父母对孩子有着足够的积极关注时,才能使得他们认为自己在父母的心中有着极高的重要性。

“德华”的存在,像一根扎在时代育儿焦虑上的银针。它既能缓解了中产家庭的燃眉之急,也刺破了我们不愿直面的真相:有些责任无法外包,有些陪伴不该标价

这样的模式出现的争议的背后,本质是现代社会的物质压力挤压了人文关怀的缩影,不仅剥削了大学生的就业需求,也剥夺了家长与孩子之间密切的联系。

我们应该知道在孩子的自己小世界里,并没有“性价比”和“人生价值”。

育儿焦虑下的失控人生

大多数中产家长认为,专业的事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做,但是我们越是追求“专业化育儿”,越是在亲手瓦解“家庭教育”的本质。

面对中产家庭的时间贫困,这些助手的出现为他们制造出了完美育儿的“幻境”。

越来越多的一二线城市家庭选择去追求精英式教育,例如,0-3岁:985学历月嫂+双语启蒙师;3-6岁:国际幼儿园+STEM私教;6-12岁:“清北教师”课后托管+奥运冠军体育教练......

他们对这样的“成功路径”有着强烈的痴迷度,这样的育儿方案背后,是父母认为孩子未来人生有着不确定性。

“我知道孩子不需要这么多‘配置’,但我不敢赌——万一他将来怪我‘当初为什么不给我最好的’?”

随着经济压力的不断上涨,这些焦虑的背后,不仅仅埋藏的是对以前自己所拥有的资源短缺的一场弥补,更是目前每个家庭针对教育的不断内卷现状。

或许真正的解决方案,不是更完美的外包服务,而是拥有让职场容得下接孩子的早退,让房价撑得起陪伴的时间,让教育不再是军备竞赛,让大学生有更多机会的社会支持系统

参考资料:

1. 王小欢的通识教育 — — 别让“中产育儿观”毁掉孩子:警惕这四个精英教育误区

2. 人物 — — 中产父母,高价抢大学生带娃

3. 大河报 — — 郑州大学生暑假兼职带娃火了!有人日入200元成“孩子王”,有家长一个月出价5000元包吃包住包旅游

4. 艾媒咨询 | 2025年中国托育行业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5.艾媒咨询 | 2025-2026年中国婴幼儿托育市场运行数据及趋势报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日晞视野”,作者:日晞视野,36氪经授权发布。

+1
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勒紧AI奔跑的缰绳

1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