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姆卖22.8元一袋农夫山泉冰块成今夏头号价格刺客,“艾莎公主亲自给我冻吗?”
年年夏天都有意想不到的价格刺客。三年前还是钟薛高,今年是冰块。
山姆最近上新的农夫山泉食用冰,2kg一袋,售价22块8。
你拎着结实的大冰袋时还倍感满足,换算一下就发现了不对劲:一袋冰的重量只相当于4瓶矿泉水,相当于同样500ml的水,冻成冰后就涨价到了5块7一瓶。
“难道是艾莎公主亲手给我冻的冰块,农夫山泉才有勇气卖这么贵?”
农夫山泉表示,冰贵,主要贵在水源和工艺。官方介绍的页面上写着,这款产品选用“千岛湖水源”,并采用“超低速缓冻工艺”。
但你知道“水源贵”只是个噱头——2块钱的矿泉水照样是长白山上留下来的,但成本里塑料瓶一项就占了60%,水本身加上处理成本只有0.03元,远川研究所曾指出。
比照着矿泉水的定价,这个22块9的冰袋没拿塑料瓶装,袋子上也没什么黑科技“取冰设计”,连包装费的借口你都没法替农夫山泉找。
把冰卖得越来越贵的,不只有农夫山泉。
消费降级的年代,打工人把“买杯冰自制咖啡”当省钱小妙招,进了便利店才发现一杯冰怎么比你单买咖啡都要贵。
711、罗森这个夏天都把冰杯摆在了冰柜货架显眼处,你看着满柜清透的冰块心情大悦,付款时意识到自己小瞧了站上C位的“夏日限定单品”——便利店冰杯的价格通常从3块5到十多块不等。
去年,农夫山泉就推出了冰杯,在便利店售卖,一杯160g的农夫山泉冰杯零售价在3到4.5元。今年的大包装冰袋比起杯装,甚至算得上食用冰中的性价比产品。
冰杯还有800种卖得更贵的方法。
做成特殊形状的冰会更贵:普通冰块还停留在4-5元价格带,一杯“冰球”则8元起步。
比起普通冰,冰球的好处是体积大,化得慢,“还能给你一种手上拿的是威士忌的贵气感。”
冰杯的价格太超出预料,有人付款后赶忙认真阅读了配料表,生怕如今的冰已经发展出工业合成物,结果发现配料里确实只有水。身价上去了,冰杯还贴心地标了营养成分——真正的0糖0脂0卡,减脂期也能吃。
图源:小红书@是石榴也是十六
冰要是加上不同口味,价格的想象空间更是无限:711一杯柠檬芭乐果泥冰杯卖你9块9,价格和咖啡相当,分量只有128g,不知道的以为是网红主理人限定调配的口味冰。
你从此再也不能怪瑞幸给你往咖啡液里加了太多冰,指不定你喝完剩下的那半杯没化完的“咖啡冰”放进便利店还能再多卖5块钱。
盒马最近同样上新了食用冰。一袋750g的冰要6块5,在一众9块9冰杯中,中产超市的袋装冰甚至显得亲切。
于是你明白了为啥古茗、蜜雪冰城推出1元冰杯被称为“冰杯救星”。即便“1块钱”在你的印象里应该是一杯“纯净水制品”的正常价。
只是1块钱冰杯,你次次去抢次次断货。去年蜜雪冰城的1元冰杯上线后遭到疯抢,买的人太多导致店里其他饮品都“无冰可用”。仅仅上架一天后,雪王紧急发布道歉声明,“临时下架或暂停售卖冰杯”。
古茗上个月推出的1元冰水则更直接:冰加水。大约是考虑到成本,你甚至无法要求店员给你打满杯冰。1元的冰水成了“古茗最具性价比单品”:加上Manner的5元浓缩就是一份冰美式,在里面搁上两颗话梅和一根棒棒糖就做成了韩女必备“梅子冰”。
冰杯的价格也随着冰杯的消费热情高涨。供应711、罗森、美宜佳的制造商“冰力达”,冰杯年销量一度从2022年之前的100万到200万杯爆涨至2023年的5000万杯。
图源: 小红书@simi小姐姐
归根到底,冰块再怎么珍贵,再怎么“夏日必备”,也终究是水做的,凭啥冻上了就身价倍涨?
商业制冰工艺是主要原因。
有媒体向山姆询问农夫山泉食用冰的定价问题,山姆客服中心的答复是,“该冰块制作工艺技术特殊,采用24至32小时超低速缓慢冻结工艺。相较普通流水制冰工艺,该冰块在相同环境下融化速度可降低20%。”
对于大部分市面上售卖的冰杯、食用冰袋也一样,商业制冰工艺能保证冰融化更慢,不是简单地放进冰箱“冻一下”。
所以你会发现外面买的冰杯,通常比你自己冻的冰块化得慢一些。这是由于商业制冰冷冻时间也比自制冰更长,根据工艺不同,商业制冰可在-8至-10℃冷冻48~72小时不等。另一方面,和家庭制冰相比,商业制冰使用了过滤了杂质的水。
和矿泉水相比,冰块的制作和冷链运输成本也更高。
对于便利店里的冰杯,包材、仓储、运输占总成本的五成以上。《经济观察报》写道,和普通塑料瓶不一样,冷冻环境要求的杯子必须使用抗冻材质,韧性和弹性需满足长期冷冻不变脆。而生产球形的“老冰”,制作时间更长,成本也会更高一些。
「新消费」的意思是啥消费品都可以重新再做一遍,冰块也可以卖出更高境界。
比如国外一家刚成立两年的北极冰公司 (Arctic Ice) ,它从格陵兰岛漂浮冰山上采集冰块装入冷藏集装箱,抵达迪拜后,北极冰公司的工人会把冰块雕刻成球形,然后装进三角形的礼品盒里,礼品盒里还配有一把小钳子,六块冰块的包装盒售价100美元。
在迪拜金融区的餐厅里,你能花48美元,喝上一杯使用了这种格陵兰冰块冰镇的鸡尾酒。目标受众愿意为之买单,因为据北极冰公司宣传,这种冰块不含灰尘和细菌,而且融化速度更慢。
当然打工人也有自己的“集冰”方式:“下次可以把瑞幸喝剩下的冰都攒起来冻上,要用的时候拿一块。”
参考资料:
1.北京商报《“冰杯刺客”出没:比普通饮料还贵,实为透明塑料杯里装上冰块》,2024.07
2.经济观察报《卖冰大火,农夫山泉们的“搭子”生意》,2025.06
3.Foodaily《都是冻一下,日韩的冰杯凭啥每年能卖出几十亿?》,2024.07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ista氢商业”(ID:Qingshangye666),作者:肘子,编辑:橘总,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