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从“味觉高地”向“产业高地”崛起的重庆小面
编者按:10月26日,“全‘面’链动·跨越山海——高质量推动重庆小面供应链产业发展”沙龙活动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次活动是2024重庆市食品及农产品加工高质量发展产业生态大会中的行业生态沙龙之一。重庆市大渡口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刘振对重庆小面产业进行了推介,以下为演讲全文。
重庆市大渡口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刘振做产业推介
大家上午好!昨天我们乘着全市食品及农产品高质量发展产业生态大会东风,在大渡口区举办行了第2024重庆小面推广消费季暨第四届中国·重庆小面文化节开幕仪式。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以面会友、论面兴业,持续掀起重庆小面产业发展热潮,让重庆小面独特魅力跨越山海、传达四方。
一面之缘
重庆小面是重庆最具特色的美食名片。无论本地市民还是外地游客,许多人的一天都从一碗小面开始。一碗麻辣鲜香、热气腾腾的小面,不仅满足了千万食客的胃,也唤醒了这座城市的魂。
正如重庆小面的粉丝们所言:一碗小面,二两刚好,三种味道,四方来要,五张凳子,六人来吃,七味调料,八勺辣椒,九九留香,十分美好。
目前,仅重庆市就拥有8.4万家线下实体小面店,日售出约1300万碗,线下门店年营收额达400亿元。一碗重庆小面联动着农工商、一二三产业优质资源,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别开生面
党中央高度重视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特色产业是地方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的一大实招。重庆市更是将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纳入“33618”现代制造业产业集群体系,作为五千亿级支柱产业集群进行重点打造。
在重庆市经济信息委、重庆市农业农村委等市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大渡口区从2021年起抢抓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机遇,聚焦品牌化、规模化、标准化、数字化思路,坚持一、二、三产联动,加快培育发展重庆小面产业,共同打造独具重庆辨识度的产业名片。
我们完善一系列标准体系,注册区域公用品牌商标,让小面品牌得到有力保护。/我们开设“重庆小面重庆造”天猫官方旗舰店,在京东、抖音、等平台建立小面品牌线上销售专区;打造重庆小面专业产业园区,建立安享绿色食材供应链体系,为小面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我们连续举办中国重庆小面文化节,建成全国唯一的重庆小面主题博览馆和重庆小面体验中心,让小面文化实现有效提升。呼啦面馆、井谷园、味之海、道友食品、向料食品等一大批重点企业加速聚集,一大批全网爆品火爆上市。
此外,趁着“渝品出海”东风,我们启动了重庆小面出海计划,借助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等渠道,推动重庆小面预包装产品远销到30余个国家和地区,三个月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重庆小面走出重庆,跨越山海,不断向外界传递着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新重庆的气度、热度和温度。
历经三年多的发展,我们已累计引育小面上下游企业69家,打造小面独立品牌47个,2023年全产业营收突破50亿元,预计2024年将突破100亿元,一条上中下游、主配协同的产业链已初具规模。随着重庆小面产业陆续入选国家级“重点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集群”“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名单,做好一碗“重庆小面”不仅是重庆人自己的选择,更成为国家赋予重庆的重要使命。
天天见面
大渡口区,历史上因义渡而得名,诚信重义、开放大度的义渡精神是这座城市的精神内核。/未来,我们将继续做好重庆小面产业的“摆渡人”,在市级各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携手各区县,联动众企业,高质量推动重庆小面供应链产业发展,努力实现重庆小面从“味觉高地”跃升为“产业高地”。
未来,我们将以全市食品产业生态大会为契机,瞄准千亿目标,制定行动计划,三年一个台阶,全面整合“政府、产业、学院、研发、媒体、企业、咨询、资本”等八方资源,/着力实施品牌企业培育工程,持续升级供应链体系,不断深化数字化水平,更加重视品牌质量管理,系统加强产业要素保障,不断强链、补链、延链,着力壮大产业规模,加快实现重庆小面产业跨越式发展。
面向天下
重庆小面起于民,兴于市,盛于今朝。我们真诚期待,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的征程中,与大家共同开启重庆小面高质量发展之旅,携手并进、共创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