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茶饮盯上了奥运流量|新消费焦点
文|无花果
13日一早,上班族周周点开喜茶点单小程序,发现心心念念的「夺冠纤体瓶」终于不是售罄状态,赶忙下单了一杯。
巴黎奥运会已于12日凌晨落幕,但属于新茶饮的流量争夺仍在上演。
回顾奥运期间的品牌战事,7月26日,喜茶率先联名安踏冠军推出了「夺冠纤体瓶」产品,由羽衣甘蓝、苹果、柠檬、奇亚籽等以往常见于沙拉中的原料和绿妍茶底组成,一瓶售价19元。
这款主打低脂、健康的果蔬茶,配上结合体育赛事元素设计的限定冰箱贴、手环等周边,一上线就显示出“销冠”实力,短短几日卖出超160万瓶,多地一度出现售罄情况。
凭借联名新品,喜茶在奥运带来的健康运动浪潮中率先抢占了热度。而战场的另一边,还有许多品牌选择提前“押宝”运动员。
这条路上的赢家无疑是霸王茶姬。
今年4月,霸王茶姬官宣网球运动员郑钦文成为品牌首位“健康大使”。6月,又宣布集结刘翔、汪顺、郑钦文、陈清晨、贾一凡、刘清漪、王瑞苗七位世界级运动员组成健康大使团,共同推广健康喝茶的“ABCD标识”。
随着8月3日,郑钦文在巴黎奥运会女子网球单打决赛中成功夺冠,创造历史,霸王茶姬也因为“押对人”而迎来泼天富贵。为了接住这波流量,品牌推出庆祝活动,用户猜出正确口令即可领取免单券,“为健康大使郑钦文举杯”。
截至奥运会闭幕,霸王茶姬健康大使团成员共收获了2金1铜,被许多人调侃“接霸王茶姬的事业运”。
除此之外,放眼整个新茶饮赛道,沪上阿姨邀请女排队员张常宁担任轻果茶推荐官;挪瓦咖啡官宣奥运选手吴艳妮为“低热量”健康大使;星巴克中国与知名羽毛球品牌尤尼克斯跨界合作,推出全球首款限量联名球拍……各大品牌都盯上了这波奥运流量。
无论是联名营销,还是与运动员合作,背后不难看出,新茶饮正在打入运动领域,并竭尽所能强调自身的健康属性。
在传统认知中,奶茶、咖啡等饮品一直与并不明确的热量和高糖的配置所捆绑,但这已逐渐成为过去式。
「DT商业观察」此前指出,年轻人对奶茶的态度,走过了一条马斯洛需求层次的必经之路。从最开始的饱腹、满足口感等生理需求,到现在则是“喝奶茶也要健康”。
为了实现这份对健康的追求,今年以来,新茶饮行业在健康准则上也有了更公开、更规范的尝试。
36氪注意到,喜茶在奥运前夕发布了“四真七零”的健康茶饮标准,即以“真茶、真奶、真果、真糖”为原料,全线产品符合“0奶精、0香精、0果葡糖浆、0植脂末、0氢化植物油、0反式脂肪酸、0速溶茶粉”的要求。
霸王茶姬则从6月底开始在门店推行“营养选择”标识,根据饮料中非乳源性糖、非糖甜味剂、饱和脂肪、反式脂肪的含量对饮料进行综合分级,分级从A到D级,其推荐程度逐级递减。
经常喝奶茶的周周告诉36氪,她在点单时会格外关注产品是否标注了0奶精、0反式脂肪酸等,并有意选择少糖或无糖。喜茶推出的夺冠纤体瓶因此正合她意,“看起来就很健康,没什么负担。”
另一面,随着越来越多茶饮品牌签约运动员,或与体育圈开展联名,奶茶这一曾经格格不入的饮品,也越来越频繁地被植入到运动相关场景。
「饿了么」曾进行了一个颇为有趣的统计,在四年前的欧洲杯上,奶茶在凌晨时间的订单量暴涨两倍,甚至超越了啤酒和传统能量饮料,成为更多年轻人熬夜看球的第一伴侣。
而四年后的今天,巴黎奥运会无疑让奶茶和体育运动之间,再度碰撞出更多火花。
借助奥运流量与运动员背书,新茶饮品牌进一步强调了产品的健康属性,从而打破人们对于奶茶高糖、高脂、高热量的固有印象。
参与了霸王茶姬“猜口令”活动的Rita对36氪表示,她其实并不太相信运动员平时真的会喝奶茶,但一个自信健康、有蓬勃生命力的运动员代言人,确实会让人对品牌产生健康、积极的印象。
“也算是轻松get冠军同款了。”Rita说。
36氪安徽·新消费焦点——观察新消费,洞见新未来
新消费焦点,是36氪安徽「新消费时氪」旗下子栏目,聚焦新消费领域的热点事件,观察新消费浪潮下的品牌表现,展望消费赛道的未来。
如果你希望得到36氪安徽的报道,请将你的需求发送至指定邮箱:anhuizhan@36kr.com,或拨打电话13665694581,微信号:sco113_w,我们将在24小时内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