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竞争,如何拿到强国“密钥”?科大硅谷大讲堂第十二期开讲
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机械革命、电气革命、信息革命的此起彼伏,技术变革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经济兴衰。
当前,随着传统生产要素的效能逐渐减弱,中国经济正式迈向了“新质生产力”时代,风险投资范式也在随之转变,集成电路、生物技术、智能制造、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科技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属于“硬科技”的黄金时代来了。
长周期、高投入的硬科技是如何成为大国竞合的前沿阵地的?
硬科技的茁壮成长对于中国未来又意味着什么?
价值巨大且高度专业的硬科技又应该如何进行投资?
3月28日,“硬科技”理念提出者、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作客科大硅谷大讲堂,并以“硬科技:大国竞争的前沿”为主题进行分享与答疑。
科大硅谷大讲堂第十二期由科大硅谷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合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导,科大硅谷服务平台有限公司、中国科大科技商学院、科大硅谷全球校友事务部、合肥创新院科创企业成长管理学院主办,安徽省院士专家联谊会、安徽省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安徽省人工智能协会、36氪安徽协办。
科大硅谷大讲堂第十二期正式开讲!
三大转折点直指硬科技
抓住经济周期中的发展机遇,才能在大国竞争中拔得头筹。
分享伊始,米磊博士分别从科技发展趋势、中国经济转型以及大国崛起三个角度解读了中国为什么要锚定“硬科技”。
清晰地识别底层技术的发展趋势,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预见未来走向和投资趋势。
回顾人类近代史,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蒸汽机,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机与内燃机,再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计算机与互联网,科技无疑是核心推动力。
纵观其演进规律,我们可以概括为 “机、电、光、算”:即200多年前的机械革命、100多年前电气革命,60多年前信息革命,以及未来100年的“光+AI+新能源+生命科学”革命。这意味着任何能够率先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国家,或将率先引领下一轮的经济增长。
米磊博士指出,经济周期是由技术周期决定的。当前,全球正处于上一轮科技革命——信息化革命的衰退阶段,本质上是摩尔定律接近极限,导致集成电路带动的信息化红利基本消失,全球亟待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来拉动经济复苏。
其次,中国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就需要从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三大要素出发,全面提升。一方面需要培育新型劳动者队伍,从以“体力”为基础的人口红利转向以“脑力”为基础的创新红利。另一方面,要孕育一大批更智能、更高效、更低碳、更安全的新型生产工具,如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工业机器人等。此外,要推动科技创新不断拓展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范围,走向深空、深海、深地、深蓝,并不断创造新的物质资料,提高生产率。
最后,谁能够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谁就能够率先走出目前的经济衰退。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新机遇。
米磊博士正在做分享
“彩虹曲线”助力中国制造
众所周知,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体现了一个国家的财富创造能力和综合国力,历代世界强国都是制造业强国。
米磊博士还提到,硬科技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根,制造业是经济的树干和树枝,服务业是经济的树叶——在硬科技的根上长出制造业,在制造业的干上长出来的服务业。试想,如果一棵大树的根基不够硬,树干不够粗壮的话,树叶就不会茂盛,经济是不可能繁荣的。
对此,米磊博士认为,“微笑曲线”主要解释了中低端制造业的现象,“微笑曲线”对于高端制造业的解释是失效的,因为“微笑曲线”忽视了制造业与技术的不可分离性。因此,当“微笑曲线”与“硬科技”融合后,将知识价值赋予产品和服务,就能走向高端制造和服务,“微笑曲线”就会变为“彩虹曲线”。在时代的召唤下,中国必须坚定地发展硬科技,并拥抱“彩虹曲线”。
合肥创新院副院长谢成军为米磊博士颁发奖牌
新的投资范式:ESK
近年来,硬科技领域的投资热潮兴起。然而,投资者的大量涌入也带来了市场噪音,包括企业能力不达标、企业发展方向受资本影响而扭曲、以及对企业赋能不足等问题,如何真正地践行价值投资,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对此,米磊认为,投资“硬科技”,不仅需要看懂企业的技术能力和市场潜力,也要关注它们的知识潜力。现场,米磊提出了“价值投资3.0投资体系”,即知识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三位一体的“ESK价值投资”模型。
“ESG投资是价值投资2.0阶段,它关注了经济收益之外的环保与社会等重大议题。ESK是价值投资的3.0阶段,是未来式投资,因为ESK不仅关注了经济、社会价值,还关注到了知识价值这一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核心要素。”
理念的更新离不开实践。对此,米磊所在的中科创星科技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中科创星”)打造了重要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为科技企业提供价值专业化设备,提供小试和中试的平台,有效降低企业创新创业的成本,提高他们的成功率。
作为培育安徽科创的重要平台,科大硅谷同样重视科技成果的“知识价值”,践行“硬科技”的价值投资理念。自成立一年多来,科大硅谷围绕成果转化、人才政策、项目引进、投融资模式等7个方面,开展了27项各类改革,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数据显示,仅2023年,科大硅谷布局9家海内外创新中心,新增落地科技项目超800个,新增创业就业人才超万名,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3家,新增瞪羚、潜在独角兽、独角兽等高成长企业265家。
此外,为了多维度地赋能安徽科创发展,科大硅谷打造了“科大硅谷大讲堂”系列活动,已连续举办十一期,讲课嘉宾有两院院士、投资大咖、企业负责人等,讲课主题既涵盖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安徽主导产业与前沿领域,又聚焦科技天使投资、企业科创生态等细分命题,不断为安徽政企学研注入新思想、新活力。
未来,科大硅谷凭借强大的产业背景与智库力量,将为企业行业乃至区域经济发展积蓄起更多能量,助力中国获取“强国密钥”。
36氪安徽——在安徽观察世界,在长三角链接全球。
这里是36氪安徽,我们是安徽的新经济媒体。立足安徽,辐射长三角,为创业者、投资人以及财经、科技、新经济领域从业者提供深度报道。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如果你希望得到36氪安徽的报道,或转载相关文章,请将你的需求和BP发送至指定邮箱:wangshun@36kr.com,或拨打电话15720512216,微信号:shunshun4671,我们将在24小时内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