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记笔记的思维模式,让你事半功倍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好的笔记App可以完美地满足大多数日常需求,但却总是少了几个“必要”的功能?为什么拥有各种功能强大的笔记软件,我们仍然难以建立一个连贯的系统呢?
当然,我们知道不同的工具适用于不同的场景。例如,Pocket或Instapaper等稍后阅读(read-it-later)软件显然与日历软件有着不同的用途。但在Evernote和Notion之间,却存在很大的灰色地带。在众多看似雷同的产品和日常生活中多样性的需求之间,我们缺少的可能是一个简单的思维模式,来对工具进行分析和归类。
本文介绍的四种思维模式是由不同的“情绪”或“心态”启发的。在这个系统中,至少有四种这样的思维模式:高效、好奇、想象力和反思。
提高工作效率
Craft适合高效的思维模式
最普遍的思维模式是提高工作效率。在这种模式下,我主要关注在日常工作和家庭中的责任,完成我对自己和他人的承诺,有自己的优先级,记录完成目标所需的信息。请注意,“提高工作效率”并不仅仅是关于工作——也可以是提高玩的效率。
提高效率涉及到各种颗粒度的日期(日、周、月等)、人员、项目、团队、事件、会议、主题和责任领域。我用高效的笔记工具来跟踪任务、记日期、收集即时有用的资源等,这类笔记工具在这些方面有突出的功能。
保持好奇心
Roam Research适合好奇的思维模式
第二种思维模式是好奇心。在这种模式下,我有兴趣记录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学习了什么和做了什么,以便提升自己,无论是成为一个更好的公民,还是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伴侣等等。这样做的方法是收集和连接想法,通过用我自己的语言来写,抓住本质,连点成线。
时间仍然是这种思维模式的一个相关维度(这样可以观察到进步的过程),但对于我收集的各种主题、话题、感兴趣的人和其他特定领域的信息来说,时间只是一个次要的维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这里收集的信息成为我珍贵的“知识库”。
以学习为重点的笔记工具在信息捕获、信息组织和知识分类方面具有优势。用于此目的的笔记软件受益于层次和关联关系,这意味着除了文件夹之外,链接、标记和反向引用等辅助功能也很有用。
激发想象力
Mymind适合激发想象力的思维模式
第三种思维模式就像做梦,是灵魂和身体相遇的地方。在这种模式下,我最关心的是收集具有审美、美感和智慧的东西。我收集这类东西的目的是建立一种心灵的宫殿或禅意的花园,我可以随时回来,刷新和激发我的情绪。
用来做梦的工具是那些艺术和创造性类型的工具。通常具有创建美术板、情绪板、滑动文件和其他视觉安排的功能。在这里,组织非常松散,只需要一个大的 “桶”或 “池子”来收集图片、引语、调色板、链接、截图等,这里充满了 “意外的发现”。
内省思考
Day One适合反思的思维模式
第四种思维模式是私人的。在这种模式下,我独自面对内心深处的想法和感受,我在日记中做的笔记,记录每天发生的事情,同时又写下我对这些事件的主观体验。希望、恐惧、喜悦、挫折,以及各种各样的情感都在这些私人页面上展现出来。
对于日记工具,最重要的功能是隐私,比如端到端加密和密码锁,因为我的日记内容除了我自己之外,任何人都不能访问。保持这样一个私人密室的完整性是至关重要的,否则我不会把我最脆弱的一面托付给它,因为自我审查会抑制反思。
更多软件推荐
如果上面的选择不符合你的喜好,还有更多的选择。
高效:Craft, NotePlan, Agenda, Amplenote, Reflect, Stashpad, Evernote, Google Keep, OneNote, Trello, Notion
好奇心:Roam Research, capacity, RemNote, Supernotes, Notion, Obsidian, Heptabase, DevonThink
想象力:mymind, Milanote, Raindrop.io, Pile, Google Photos, Apple Photos
反思:Day One, Everlog, Moleskine Journey
如果你想尽可能少的使用APP,那么Notion可能是目前市场上最通用的软件。
总结
这是我目前用来构建我与笔记工具关系的四种模式。当然,这些模式都不存在于真空中,在实践中总会有某种程度的重叠。我尽量保持这四种模式,希望能够很容易地为任何给定的场景选择“最适合”的模式。
译者:蒂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