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闷头加息,全世界财富却被收割?一文看懂背后逻辑

阿祖说·2022年10月13日 16:03
“过去的40多年里,美联储6轮加息,引发了5次金融危机”

一言不合就加息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1日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75个基点。 

要知道,上次加息...还是在上次。 

那为什么美联储加息这么重要呢?

他加不加息和我们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么?

大家都在说的“美元放水又加息收割世界财富”,又是什么意思? 

这一切,得先从美联储加的这个“息”,到底是什么“息”开始说起。 

这个息,是我们平时往银行存钱的利息么?是我们去银行贷款时候收的利息么? 

都不是。 

美联储,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类似咱们的央行,也就是大哥。 

在美国,其他各种银行都是他的小弟。 

小弟们大部分都是商业银行,他们平时奋战在一线,主营业务就是拉存款进来,然后把存款拿出去赚钱。 

比方说有个小弟银行,和几个富婆聊得热火朝天,搞到了10亿存款。 

那这小弟银行,巴不得赶紧把这10亿,全部贷出去或者拿去投资,总之不能烂手里,倒给别人贴利息。 

但要真把这10亿全都拿出去周转,那就大事不妙了。 

某一天风和日丽,一个存过钱的富婆,来到小弟银行取钱,发现这钱取不出来了。 

富婆在微信群里一转发,富婆姐妹们都来了。 

于是,小弟身体还没垮,银行先被挤兑垮了。 

那作为老江湖的大哥,美联储呢,明察秋毫。定了个规矩:“不管有多少富婆给你们存款,都得放一定比例在我这,比如说5%。 上交公粮后,再有富婆挤兑你们,我来摆平。但也别忽悠我,我每隔几天就会查账。” 

这个交上去的公粮就是「法定存款准备金」。 

虽然小弟们很听话,都按规矩办事儿。但为了能尽可能的周转资金,一般都是踩着大哥的比例临界值,去交这公粮,比如说,5.01%。 

那问题来了。 

小弟作为商业银行,每天的业务很多。手头的钱有时候多有时候少,而这大哥美联储的查账和交公粮,那是隔几天就得来一波,难免出现今天钱交少了被罚款,明天钱交多了又有点亏。 

怎么办呢? 

于是,为了应对隔三差五的检查,小弟银行们每天相互借钱。 

我交多了就往出借,搞点利息;我交少了,就赶紧借一点,省的被大哥骂。 

当然,这借钱就是为了应对晚上的检查,所以就是一两天的事儿。 

因此这个利息,就叫做“隔夜拆借利率”。 

好了,终于回到主题了。美联储加息,加的这个“息”指的是“联邦基金利率”。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这个小弟银行之间周转用的“隔夜拆借利率”。 

加息为了什么

简单理解,我们可以把这个“息”,理解做小弟银行资金来源的“成本”。 

不管是小弟找小弟借,还是小弟找大哥借,总之这一加息,资金来源的成本就增加了。银行的资金来源成本变高了,那往银行存钱利息就涨了,从银行借钱利息也涨了。 

美国民众想贷款去买买买的时候,发现要付出更多的利息,购买欲望就降低了。

美国民众想去银行存钱的时候,发现存款利息变高了,就愿意把更多的钱存进银行。 

于是越来越多的美元,就乖乖的回到了美国的银行。 

当然,大哥美联储的加息,用的不是行政手段。不是说直接拿着话筒喊麦“小弟们我要加息了”,而是通过巧妙的金融手段,在市场中操作,让小弟银行们乖乖听话。 

具体细节比较复杂。总之,终于到这步了:钱,陆续都回银行了。

美联储加息的有很多复杂的目的,但其中最总要的,就是要抑制美国国内飙升到离谱的通货膨胀。 

要知道通货膨胀的本质,就是是社会中流通的货币总额,大于了市场上所有商品的价格。 

所以一波加息下来,社会上流通的货币都乖乖的回到了银行。那这通货膨胀,理论上,就会有所缓解。 

要知道,美国劳工部最新公布的数据,今年6月份美国的CPI,已经飙升到了9.1%。不但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更是创下了40年来的通胀记录。 

当然,美联储加息解决通胀,这只是理论上。实际的金融市场,远比这个逻辑要复杂。 

就比方说,最近的几轮加息,其实并没有把这美国国内的通胀,给按住了,人家该涨还是涨。但美联储还是硬着头皮,选择加息。 

也就是在美元和美股之间,选择了美元。 

这背后的原因很复杂,当然也包括通过“美元潮汐”,来收割世界财富。 

美元出征,寸草不生

有句话叫做“老美一加息,全球大喘息”。 

因为美元不仅是美国的货币,更是世界的货币。 

学术届对此也有个雅号,美元霸权。仔细品一下这个“霸”字。意思就是你愿不愿意,你都得用。 

美元早期和黄金捆绑,玩崩了之后,最近这几十年又和石油捆绑。靠着中东一帮小老弟们的托举,美元在全球市场都有着充分的渗透。 

因此,掌握着「世界货币」主动权的美国,还顺便学会了一个大招:24小时连夜印钞。 

这地球上流通着多少美元,那都是我说了算。 

要想来多点,那就开启印钞机,顺便搭配个降息和量化宽松,把美元放出去

想要来少点,那就关上印钞机去加息,顺便搭配个缩表,把美元收回来。

这印钞机的一开一关,美元的一放一收。美联储的放水和抽水,就形成了所谓的“美元潮汐”。 

那美元潮汐是怎么收割,全世界的财富呢? 

先来说说高水位的时候,也就是美联储降息、印钞、大放水的时候。 

这时候美国市场上流通的美元多,多了就不值钱。更何况降息的时候,借钱也便宜。 

所以这时候美国本土的美元,就会流向全球各地,去异国他乡的新兴市场,追求更高的投资回报。 

比如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像是越南这种好地方,去投资工厂、投资房地产,甚至直接进入到越南的股市。 

那得到美元投资的这些地方,经济自然是一路起飞,一片繁荣。 

可老美会一直这么给人做嫁衣吗? 

很快就到了收割的时间。 

当这些新兴市场的发展,到达一定瓶颈放缓之后,美联储就会结束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就是不放水了,不降息了,印钞机也不开了。 

这时候,就进入到了低水位的状态,开启了大家熟悉的美联储加息周期。 

你想想看,还躺在越南市场的那批美元,他们会怎么想? 

俩选择,要么继续呆着不动,但市场不怎么发展了;要么回到美国的银行,那边儿加息后的利息可不少。 

所以怎么选?必定是回到美国的市场。 

那这下可好,新兴市场里的资金大规模撤出,离出现市场泡沫就只有一步之遥。 

而美元一撤,其他资本一看情况不对,也会跟着抛盘,甚至发生踩踏。工厂停工、房地产暴跌、股市暴跌。 

再严重点,就是金融危机。 

上世纪80年代初。墨西哥、巴西、阿根廷,都是这美元潮汐镰刀下的韭菜。 

这一波高水位,一波低水位,一放一抽,就会把经过的地方,洗劫一空。正所谓美元出征,寸草不生。 

但是这还没完,你在海边看过潮汐么? 

潮汐的精髓就在于:停不下来。 

被收割过一波之后的国家,各种资产直接跌入谷底。而老百姓的生活,也会因为货币贬值,而大幅倒退。 

这时候的美国,拿着从全世界套现离场赚到的钱,以救世主的形象,再次降临在这些崩盘的国家面前。 

美国会用白菜价,抄底这个崩盘国家的核心资产,控制该国的核心经济命脉。 

然后静静地等待下一轮加息。反复数轮,彻底榨干到破产,或者收编为傀儡国,才肯罢休。 

那各个国家就这么心甘情愿被拿捏吗? 

当然不。 

去美元化,已经是新的方向和共识了。 

这些我们以后再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阿祖说”(ID:AzuTalk),作者:队长,36氪经授权发布。

+1
16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特邀作者

商业逻辑|财经干货|社会洞察 【微信公众号:阿祖说】

下一篇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