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靠辣条,卫龙撑得起600亿估值吗?

青年投资家俱乐部·2021年11月30日 16:55
上市行,但光靠辣条可不行。

今年4月,卫龙获得由CPE源峰和高瓴联合领投,红杉中国、腾讯、云锋基金等知名机构跟投的36亿元Pre-IPO融资,而在此次融资后,卫龙的估值达600亿元。近日,卫龙也在两次递交上市申请后终于通过了港交所上市聆讯。

据了解,卫龙于今年5月12日就曾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不过按照港交所主板上市规则,申请企业递表时间超过6个月未获批,其招股书就会自动呈现失效状态。在招股书失效前最后一天即11月12日卫龙便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此次从递表到通过上市聆讯只用了两天时间。

01一家做辣条的凭什么上市?

卫龙做辣条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

2001年,仅有高中文凭的湖南小哥刘卫平带着弟弟刘福平,从平江一路北上,在河南漯河开了一家面筋小作坊。这就是卫龙的前身。刘卫平虽是草根出身却硬生生把市场上贴有“垃圾食品”标签、单价五毛的辣条,做到了单价五块、年营收超40亿元。

根据卫龙的招股书,卫龙的产品组合非常简单,仅仅包括调味面制品、蔬菜制品、豆制品及其他产品共三大类。其中,公司的主要营收来自于前两者。2020年,卫龙调味面制品及蔬菜制品产生的年零售额均超过10亿元,其中,四大拳头产品大面筋、魔芋爽、亲嘴烧和小面筋产生的年零售额均超过5亿元。

数据显示,卫龙的调味面制品在销量上仍占绝对优势。2018年-2021年上半年,卫龙销售调味面制品15.55万吨、17.33万吨、17.95万吨以及9.47万吨。

卫龙在招股书中也表示,得益于调味面制品的售价上升以及产品组合改变,公司毛利及毛利率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数据显示,卫龙公司毛利率由2018年的34.7%增至2019年的37.1%,并进一步增至2020年的38%。

近年业绩稳步增长也是卫龙敢于上市的底气。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卫龙的总收益年复合增长率达22.4%。净利润分别为4.76亿元、6.58亿元、8.19亿元,其中,2020年净利润率为19.9%,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这一数据高于2020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约10%的平均净利润率。

02卫龙值不值得投资?

招股书显示,卫龙是中国最大的辣味休闲食品企业,拥有强劲的增长势头和颇具影响力的品牌。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按2020年零售额计,卫龙在中国辣味休闲食品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5.7%,是排在第二名企业的3.8倍。同时,卫龙辣条还深受“Z世代”的喜爱。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卫龙95%的消费者年龄为35岁及以下,55%的消费者年龄为25岁及以下。

值得一提的是,卫龙近两年来一直在大力布局电商渠道。招股书显示,卫龙的线上渠道收益由2019年2.5亿增加至2020年3.8亿。2020年上半年至2021年上半年,线上渠道产生收益增加41.6%,线上收益的增长,主要系2021年上半年以来,公司不断增加网络广告以及与新的电子平台的合作。

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卫龙营收分别为27.52亿元、33.85亿元和41.2亿元,其竞品公司三只松鼠、洽洽食品、良品铺子等在2020年的营收已分别达到97.94亿、52.89亿和78.94亿元。但卫龙的估值却远高于这三家上市企业,原因或许在于卫龙的净利润率:2018年至2020年,卫龙的净利润分别为4.76亿元、6.58亿元、8.19亿元,净利率分别为17.3%、19.4%和19.9%。2020年,三只松鼠、洽洽食品、良品铺子净利润分别为3.01亿元、7.90亿和3.44亿元,净利率为3.07%、15.22%、4.36%,远低于卫龙。

对于“值不值得投资”这个问题,资本也用真金白银交出了答案。卫龙公司招股书显示,中信产业基金(CPE源峰)、CWL、高瓴资本、腾讯、云峰基金、红杉资本中国基金、DucklingFund L.P、厚生投资、海松资本、上海泓漯等10家投资者共认购卫龙1.47亿股,已经支付对价金额6.59亿美元。

03上市行,光靠辣条可不行

虽离正式IPO仅差临门一脚,但卫龙的增长困境也是长期存在的。卫龙招股书显示,其产品SKU非常少——除了大面筋、魔芋爽、亲嘴烧和小面筋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爆款产品。这也暴露出卫龙当前最大的问题:产品线过于单一。根据其招股书,从2018年至2020年,卫龙至少有超过65%的营收来自于“辣味食品”。

虽然近些年卫龙在不断拓展新产品的边界,但是依然由调味面制品占据主导地位,业务结构并不均衡。就长期而言,依赖单一的产品结构并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同时,无论工艺产品线如何改进,高糖、盐、油依旧是卫龙旗下大部分产品难以摆脱的“特点”,辣条更是如此,好吃与健康本来就难以两全,而食品安全问题更是不容忽视的。

数据显示,作为卫龙产品的重要生产企业,平平食品涉及的133起司法案件中,排在首位的即是产品责任纠纷,达48起。据了解,平平食品还曾于2015年因生产的亲嘴烧、大面筋产品不合格,被漯河市质检局责令其停止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并罚没款合计8.57万元;2018年,卫龙部分产品因添加了山梨酸及其钾盐、脱氢乙酸及其钠盐,被原湖北省食药监局判定抽检不合格;2019年315晚会曝光辣条食品生产乱象后,卫龙等一众辣条生产企业再度被推向风口浪尖;截至发稿日期,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仍有470条投诉结果,投诉多关于食品安全方面。

除了浮于表面的产品单一问题之外,卫龙在渠道端也经历着“大象转身”的艰难。招股书显示,卫龙目前9成收益来源于线下经销商,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卫龙的经销商销售网络覆盖62.5万多个零售终端,其中约80%位于低线城市。

不仅如此,过去几年,卫龙的经销商更换也颇为频繁:在2018年初982家,终止430家;2019年初1849家,终止554家;2020年初2592家,终止2132家。卫龙在低线城市布局广泛,主要受制于产品的单一性,而低线城市的经销商,在管理上相对较难。这就形成了一个负面的循环。

对此,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渠道来看,卫龙目前在一二线城市覆盖率相对偏低。此外,从线上与线下一体化经营角度来看,其线上渠道也有拓展空间。整体来看,企业未来如能补齐线上与线下短板,拓展一线城市增长量,会有一定增长空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青年投资家俱乐部”(ID:TheYoungInvestorClub),作者:葛泓雨,36氪经授权发布。

+1
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