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三易主,围绕秦淮数据的算力新基建资本暗战

青年投资家俱乐部·2025年09月17日 11:25
贝恩操盘秦淮数据私有化,东阳光280亿接盘。
秦淮数据
并购/合并北京市2015-08
大规模数据中心运营商
我要联系

在中国数据中心IDC行业的激荡叙事中,秦淮数据(Chindata)始终是资本竞逐的核心标的之一。从贝恩资本(Bain Capital)的精准操盘,到东阳光的跨界豪赌,其命运流转不仅折射出IDC资产的战略价值,更是一部针对算力数字新基建产业的资本、权力与产业野望的教科书级案例。

贝恩资本从入主、到上市、再私有化、并最终整体出售套现

秦淮数据的资本故事始于2019年。全球私募巨头贝恩资本以约10亿元人民币从网宿科技手中收购其控股权,并追加5.7亿美元注资,推动秦淮数据与贝恩旗下的东南亚Bridge Data Centres合并,打造泛亚算力平台,此举被视作贝恩在亚太数字基建领域的关键落子。

1. 美股上市与私有化轮回。

在贝恩操作下,秦淮数据于2020年在纳斯达克IPO,募资约5.4亿美元,市值一度接近49亿美元。招股书显示,Bain Capital Entities持股为57.17%,是第一大股东。其凭借字节跳动这一核心客户(贡献超80%营收)及在亚太新兴市场的领先地位,成为资本市场宠儿。然而,中概股环境骤变加之其对单一客户的依赖性引发担忧,其股价持续承压。至2023年初,其股价较IPO时已腰斩。

面对估值困境与旗下基金(Asia Fund IV)的退出压力,贝恩于2023年6月率先发出私有化要约,初始报价为8美元/ADS。此举却引来了“搅局者”——具备央企背景的招商资本(CMC Capital)开出3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50亿元)的更高报价,较贝恩报价高出15%。一场争夺战就此打响。

然而,由于贝恩资本通过一系列实体合计持有秦淮数据44.6%的股权,并拥有高达92.3%的投票权,其实际掌控着公司的命运。从竞价策略来讲,除非贝恩同意,否则外来资本绝无参与可能性,毫无意外的招商资本遗憾离场,贝恩以约31.6亿美元的总对价成功完成私有化,并于2023年12月将其摘牌。关于贝恩资本通过募集新一期基金(Asia Fund V)并加杠杆接盘旗下快到期基金(Asia Fund IV)的案例也是一个经典的基金管理平衡术,新老LP赚的盆满钵满。如果感兴趣的投资人多的话可以加小编微信:qingtoujia,单独拆解分享。

2. 分拆与再次出售。

私有化后,贝恩将秦淮数据业务重组分拆,国内业务成立WinTriX集团,海外业务仍归属Bridge DC。这一举动被广泛解读为顺应监管要求、为后续独立处置中国业务铺路。

2025年9月,上市公司东阳光(600673.SH)发布公告,其将与控股股东深圳东阳光实业联合其他投资方及银团,以总对价280亿元人民币收购秦淮数据中国区业务100%股权。这标志着贝恩资本历时六年的资本运作迎来终局,实现了从老基金(Fund IV)到新基金(Fund V)的接续,如交易完成后,则完成了新基金的成功套现离场。

历时六年,贝恩资本从10亿元并购,再注资装入旗下资产协同,到扶持秦淮数据美股上市,再通过旗下新旧基金的私有化收购接盘。到最终完全出售,整个过程中每个环节时机把握及操作决绝,甚至所有参与方在不同环境都赚到了相应的溢价,这是一个经典的资本接力与产业运营的教科书式案例。

盈利情况与资产价值:高增长的“优等生”

资本激烈争夺的背后,是秦淮数据坚实的业务基本面和稀缺的资产价值。秦淮数据(Chindata Group)成立于2015年,是第三方超大规模算力基础设施解决方案运营商。

根据公告披露的财务数据,秦淮数据中国区业务表现亮眼:

2024年度营收60.48亿元,净利润13.09亿元。2025年1-5月营收26.07亿元,净利润7.45亿元。其净利润率维持在20%以上,展现出强大的盈利能力。其核心优势在于:

  1. 龙头地位与稀缺资源布局:作为亚太领先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运营商,其在环首都、长三角、粤港澳及甘肃庆阳等国家算力枢纽完成核心布点,超大规模AIDC市占率超30%,环首都服务器上架率超90%。
  2. 顶级客户绑定。字节跳动是其第一大客户,贡献超80%营收,且合约长期稳定。阿里等头部云厂商亦是其客户。
  3. 卓越的技术与运营效率。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其山西灵丘基地采用先进的液冷技术,PUE(电源使用效率)低至1.128,远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奠定了其低成本运营的核心优势。

东阳光接盘方案:一场精心设计的资本运作

东阳光的收购是一场典型的杠杆并购,交易结构复杂而精巧。

根据东阳光(600673):东阳光关于与关联方共同增资合资公司用于收购秦淮数据中国100%股权暨关联交易的公告。

广东东阳光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阳光”)与关联方深圳市东阳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东阳光实业”)拟共同增资宜昌东数一号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东数一号”),增资金额分别为 35 亿元、40 亿元(以下简称“本次增资”)。同时,东数一号通过全资孙公司宜昌东数三号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东数三号”)拟收购秦淮数据中国区业务经营主体(以下简称“秦淮数据中国”或“标的公司”)100% 股权(以下简称“本次收购”,与本次增资合称“本次交易”)。

本次交易完成后,东阳光成为东数一号的参股股东,间接持有标的公司参股股权。为完成本次收购,东数一号通过设立及持有东创未来 100% 股权,东创未来设立及持有东数三号 100% 股权,最终由东数三号作为交易主体进行协议签署及受让标的公司股权。为具体实施本次交易,东数一号将前述增资款出资至下属全资子公司上海东创未来数据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东创未来”),东创未来已与银团签署并购贷款合同,东创未来拟将相关贷款及出资款进一步出资至其全资子公司东数三号,由东数三号作为最终交易主体收购秦淮数据中国 100% 股权,交易作价为人民币 280 亿元。

本次收购由东数三号作为直接买方,收购秦淮数据中国 100% 股权,具体卖方和标的公司如下:

收购主体:交易通过三层SPV结构完成。东阳光与控股股东先向“东数一号”(宜昌东数一号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增资75亿元(东阳光出35亿,控股股东出40亿),东数一号再通过全资子公司“东创未来”获取银团并购贷款,最终由“东数三号”作为主体完成收购。

资金安排:总对价280亿元中,除75亿股权出资外,其余资金来源于银团并购贷款以及其他持续引入的投资方。东阳光在公告中明确,交易完成后其最终间接持股比例将不超过30%。

协同效应:东阳光主营电子新材料、化工等业务,近年来重点布局液冷、电容器等算力上游环节。此次收购是其从“零部件”向“运营服务”延伸的关键一步,旨在构建“绿电-元器件-液冷-IDC-应用”的全产业链生态。

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

机遇:REITs之路与全产业链协同。

收购完成后,秦淮数据最大的想象空间在于筹备公募REITs。2025年,万国数据、润泽科技的IDC REITs项目上市即获数百倍认购,火爆异常。摆脱外资身份后,秦淮数据稳定的现金流和优质资产完全符合REITs发行条件,有望借此盘活资产、降低负债,开启轻资产运营新模式。

此外,与东阳光的协同值得期待。东阳光在广东韶关、内蒙古乌兰察布等地的清洁能源储备,可为秦淮提供低成本绿电;其在液冷材料、零部件方面的技术积累,可助力秦淮进一步降低PUE,强化技术壁垒。

挑战:大客户依赖与资金压力。

大客户依赖症。尽管字节跳动的业务支撑了高增长,但过度依赖单一客户仍是潜在风险。一旦合约发生变动,将对营收造成巨大冲击。

激烈的行业竞争。IDC行业价格战激烈,“内卷”严重。能否持续获得大订单、保持高上架率,是永恒的挑战。

东阳光自身的财务压力。截至2025年中期,东阳光货币资金64.16亿元,短期债务超111亿元。此次交易虽未由上市公司直接承债,但其控股股东高比例质押股权,且交易本身杠杆率高,后续的资金链安全至关重要。

结语

秦淮数据的资本故事,是不同时期资本对数字基础设施价值判断的缩影。在算力时代新基建高歌猛进的发展趋势下,贝恩资抓住契机在完成了其作为财务投资者从控股、到上市、再私有化及完全出售套现的完美退出。

如果交易完成,东阳光的接手的是一个:绿色能源+智能制造+算力新基建的产业梦想。如今,接力棒已经传递,东阳光能否驾驭这场280亿的资本豪赌,将决定秦淮数据是成为其转型的基石,还是沉重的负担。这一切,都需要时间给出答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青年投资家俱乐部”(ID:TheYoungInvestorClub),作者:智算观察组,36氪经授权发布。

+1
2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报道的项目

秦淮数据
我要联系
大规模数据中心运营商

下一篇

观众有了更大的选择面

3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