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花钱买什么你不懂,也不需要你懂”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inkedIn”(ID:LinkedIn-China),作者:焦太郎,36氪经授权发布。
尾款人们,双十一第二仗马上要打响,你们准备买什么?
如果我说,双十一第一战我花了2000多块,买了一个真皮的手账本,有什么想法吗?
可以预见回应将分为三派。
第一派赞同,因为大概了解真皮活页本市场,就知道这中间牵扯到“品质”、“手工”、“限量”等关键词,不算高价。
这位朋友看来也是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第二派中立,反正花的不是自己的钱,合法范围内别人爱买什么买什么。
而大多数的人,听到后的第一反应就是,为啥啊??????
一个本而已(大众认知里只需要几块钱,这里就不展开讲活页本到底分多少种、多少个价位了),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买,是大衣、包包不香吗?
前段时间我们把这个问题抛给了读者们,想看看大家有没有不被人理解的消费。
看了他们的留言我发现:
他们喜欢花钱买什么你并不懂,也并不需要你懂。
本文由LinkedIn原创,作者焦太郎。
我不爱花钱,
爱花钱的是我的爱好!
看了大家在“花钱买喜欢的东西”上给出的答案,我觉得我的投入不算啥。
有读者是买石头:
买漂亮的原料,石头玉水晶珍珠檀木碧玺翡翠大的小的有用的没用的,每次看到他们就很开心,感觉这都是朕打下的江山哈哈哈哈哈!
还有人爱好挺复古的:
我特别爱集卡,每次去超市看到带卡的东西都会买,什么方便面啊、糖啊、薯片的。
最近又爱上了买盲盒,刚刚交了双十一的订金,很多人觉得不值,花几百买个还没手掌大的小玩意,不过我就是喜欢啊,哈哈哈~
知乎用户@莫鹏举 是军事徽章迷,为了收集这些小玩意儿省吃俭用。
话说圈里一位老前辈说的好,“勋章,是男人的珠宝”。
自从开始玩章,就走上了漫长的省钱之路,现在大学了,开始吃土了.......
不过说实话真的很开心,相信对于每一个军事,历史爱好者而言,能够亲手触碰这些历史的见证,都是一种享受吧。
夜晚挑灯,细细把玩,一个个士兵的鲜血与荣誉,不屈和泪水都不再如纸上所写的那样单薄,仿佛活了起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另一位用户@Long Yu 沉迷摄影和光学器材:
要说体验,就是下水都是一点一点的,但对光学和机械的爱好还算是健康,比起玩车玩表也算比较省钱。
尤其是做工精良的光学机械产品,比如那几个leica的镜头,还有高级货枪瞄,真是不用光把玩也觉得很开心。
其实,为爱好消费,这钱到底花不花,有时候也得辩证来看。
一方面,的确是为了投入爱好,花掉了不少钱。
另一方面,这些消费却是爱好进阶的必要条件,不得已而为之。
比如,为什么大家都戏谑地说,单反穷三代,就是因为摄影这件事,必须要有客观上的设备支持,而不仅仅是靠锻炼技术就能进步。
再比如,了解水彩的都知道,好的进口棉纸和差的普通纸区别有多么大。
豆瓣上有人曾做过实验,使用相同的廉价颜料,在不同的纸张上渲染,区别显而易见。
有人或许会提出质疑,我先用不好的设备把技术练好不行吗?
但工欲善其事,有时候真的必先利其器。
所以,有时候真的不是我要花那么多钱,而是我的爱好逼我花钱啊!
花钱培养
真正的爱好vs没有爱好?
对于许多人质疑最多的一点,花这么多钱养了个爱好,能当饭吃吗?能当衣服穿吗?
来,我们再复习一下乔布斯的名言:
“热爱你的事业是成就伟大事业的唯一途径… 不要将就。”
虽然现在爱好和事业之间,没必要强硬地扯上关系,但是,至少有爱好了,就应该去发展一下,说不准就能演变成事业呢。
然而普遍的认知是,爱好有可能发展为事业,但产生效益之前都应该是免费的。否则就变成了消费主义,变成了享乐。
仔细想想,从很久前到现在,似乎从没有过这样的便宜事。
小时候上课外班都要一节课几百几百地交课时费,更别提学乐器的都要花上万购置基础装备。
而这些所谓“特长”的下场,就是在亲戚朋友聚会时能够表演个节目,或是作为考试加分项短暂地灿烂,然后学业结束后便被彻底遗忘。
与其这样,为什么不花钱去投入一项你真正有热情的事呢,哪怕最后它只是作为爱好存在,至少过程中也会带来不少乐趣。
更有可能产生盈利性价值。
韩寒有一次接受采访时说:
说实话,当时写书除了表达自己想表达的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比赛。
有可能我写小说积累两年要比积累一年好,但有时候等不了,积累一年就必须得把书写掉,因为需要版税。
如果没有迫在眉睫的比赛,韩寒可能不至于用一年一本的速度疯狂出书,也就没办法倒逼他短时间内疯狂输入。
那么很多他的犀利段子和妙语连珠,很可能也就不复存在了。
幸好当时韩寒只是默默地玩着赛车,没有大肆宣扬寻求认可,这样除了辍学外,至少他还剩下了天才少年这个称号。
否则,不上学再加上玩赛车,家长们应该会坚决封杀这位在哪个领域都不务正业的作家。
我们手账圈有位标杆人物,以文具收藏家的身份闻名b站,叫不是闷。
人在新西兰,运输如此不方便,还在没有淘宝这样购物平台的前提下,艰苦卓绝地购入日本和欧洲文具,精神简直令人动容。
她甚至在家里打造了一间文具屋,专门存放自己购置的所有文具。
当然了,对于如此小众的爱好,免不了遭受质疑。
她也在一期视频中分享过自己的消费原则,那些对别人高价爱好不理解的人,要么是觉得你买的物品不值,要么是觉得自己不值。
你属于哪一种呢?
也正是因为她对市面上几乎所有的文具品牌都了如指掌,日本品牌进入中国需要推广时,总是会提前给她寄去试用品,邀请她拍摄视频。
这里更不需要多提各种美妆博主和时尚博主了。
但凡你擅长的领域涉及消费品,那么你大概率没可能在没有金钱支出的前提下,就成为某个领域的资深玩家或意见领袖。
为兴趣花钱时,
我们在买什么?
我们对别人某些爱好的大额消费不理解,有时候是因为并未深入了解其中的价值,而粗暴地将之等同于普通的炫耀性消费了。
炫耀性消费是美国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凡勃仑提出的概念,指以表现财富或收入为目的而花费于商品或劳务的消费行为。
而这么多年消费趋势更迭演变,“买买买”这个简单的动作,也早已延伸出多重含义。
LVMH 的老板Bernard Arnaud十分喜爱的哲学家Gilles Lipovetsky在他的新书《超现代时代》(Hypermodern Times)中创造了这样一个词:“超消费”。
这种消费已经普及到生活各个方面,它鼓励人们不要为提高社会地位而是为活得更快乐而消费。
知乎有位用户很好的总结了为爱好消费的人群心态,别的地方可以省吃俭用,但产生愉悦的地方坚决不凑合。
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问到是否还会坚持你现在花钱的爱好,88%的人都表示会继续。
节约固然可贵,但理性消费的前提下,能够用自己的劳动换取所爱,是件多么幸运的事。
更何况,买来的每件物品,或多或少会镌刻着创造者的思想、创意和情感。而打上了自己的痕迹,又会为这样东西带来不同的面相。
还拿开头我提到的活页本举例,之前我只知道这是比利时一家皮具作坊手工缝制的,因为耗时费力,所以都是售完即止的限量款,价格也偏高。
后来在网上看到一位爱好做皮具的小姐姐,提到她购买的山羊皮0.4㎡就要300元。
更不要提各种设计费、切割工具和手工费,瞬间我就理解了为什么我的本子单价这么高。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777050
我们的确需要通过消费来解答“我是谁”的问题,但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许并不那么粗暴和简单。
写在最后
多抓鱼有一次在推送里写道,人能达到的最高标准才算是人性,我们对于利他目标的追求,我们对艺术之美的感知,我们对无尽宇宙的探索,这些才是人的特质。
即使短期内没有任何收益,也似乎看不到未来,但也许就是为了开心本身。获取物品和为他们打上属于自己的独特印记,本身就是件开心的事。
我们也在不断地消费与丢弃中学会,去定义你买到的东西,而不是让它来定义你。
职场灵魂12问
最近(很穷的)编辑部拿到一批爱奇艺月卡,为了感谢你萌一直以来的支持,准备连续12天在头条发起投票。
参与方法很简单:投票,且在评论区留下投票理由(否则我们无法联系到你)。
我们会每天选出30位以上优质留言者(是不是很豪hhh),私信你爱奇艺月卡!
观点不分对错,无论你选哪个,都有可能中奖,快battle起来吧:)
本文由LinkedIn原创,作者焦太郎。
文中图片、封面图片来自影视截图及网络。如因版权等有疑问,请于本文刊发30日内联系LinkedIn。LinkedIn欢迎各类广告品牌合作,发邮件至Imschina-sales@linkedin.com获取更多信息。
©2020 领英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