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要闻丨英国或将修改争议法案,能否避免两败俱伤的“硬脱欧”?

高铂宁·2020年10月19日 15:41
英国首相的那句“脱欧谈判已毫无意义”言犹在耳,本周的谈判又要开始了。

文 | 高铂宁

编辑 | 潘心怡

关键时刻,跌宕起伏的“脱欧大戏”又有了新剧情。

上周五,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发表了一个态度强硬的声明,称脱欧谈判已毫无意义,“英国可以为无协议脱欧作好准备”,意在迫使欧盟方面让步。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随即回应表示,“欧盟将继续为达成协议而努力,但并非不惜一切代价(not at any price)”。

不过,这个周末英国方面的态度又出现了软化的迹象。

周日,英国负责脱欧谈判的内阁大臣迈克尔·戈夫坦言,英国与欧盟达成贸易协议的可能性现在还不到一半,但英国仍将继续谈判。而英国媒体也放出消息称,英国可能会在关键的《内部市场法案》上作出让步。

英国脱欧过渡期将于2021年1月1日结束,贸易协议需要在此之前达成,以便双方有时间批准该协议。若未能达成贸易协议,双方贸易自2021年起将回到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贸易成本必然随之升高。

无论英国能否弥合与欧盟之间的分歧,英欧贸易的巨变必将在75天后发生,市场即将面临新的挑战,留给企业和投资者思考的时间已不多了。

英国政府或在关键问题上让步

距离英国脱欧公投已经过去了四年,仍有大量问题悬而未决。脱欧谈判为何这么难?

此前,双方的主要争议就集中在渔业权、政府援助规定和北爱尔兰贸易方面。9月份鲍里斯·约翰逊提出《内部市场法案》后,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

欧盟和不少英国官员都认为,《内部市场法案》提及北爱尔兰的条款违反了双方去年达成的退欧协议。

欧盟方面指出,这一法案不仅严重损害了双方互信,还涉嫌触犯国际法。因此,欧盟要求英国删除其中与北爱尔兰贸易相关的争议条款,否则就拒绝继续谈判。而在英国内部,除了反对党议员批评之外,前首相特蕾莎·梅等多名重要的保守党政治人物也发声呼吁修改《内部市场法案》,重建双方信任。

在诸多压力之下,有消息称,英国政府或将让步,修改《内部市场法案》。

根据英媒报道,10月19日,《内部市场法案》将进入上议院进行审议,英国议员正试图解决该法案的争议。《南华早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英国上议院不太可能在本周内完全否决该草案,但肯定会在未来几周中修改和淡化最具争议的条款。

欧盟和加拿大的协议会成为先例吗?

据市场分析人士预计,鲍里斯很可能将会放弃法案中引来纷争的部分,以寻求像当年的加拿大一样,与欧盟达成一项全面的贸易协议。

欧盟与加拿大的全面经济贸易协定(简称CETA)本周已被谈判代表多次提起。在经历了六年谈判后,CETA于2017年生效,这一协定取消了对双方交易商品的大部分关税,增加了无需额外收费即可出口的产品数量。

如果英国也能依照加拿大模式与欧盟达成全面贸易协议,那么双方大部分商品也能实现“零关税”,在边境执行开箱检查即可。

但是,正如负责脱欧谈判的英国内阁大臣迈克尔·戈夫所预测,这种可能性并不大。

约翰逊此前在声明中说,英国正在为“澳大利亚式贸易协议”做准备。其实,这就是“无协议脱欧”的另一种表述。欧盟与澳大利亚之间没有自由贸易协定,主要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进行运作,依然对商品征收关税。

这意味着,英国出口欧洲的商品价格会变得更高,更难在欧洲出售,反之亦然。对于联系紧密的欧洲与英国市场而言,无协议脱欧显然是一种双输局面,对于疫情后的经济复苏可以说是雪上加霜

市场反应平稳

尽管上周英国和欧盟“互放狠话”,英国股市和汇市都表现得相对平稳:上周,富时100指数和英镑都在升跌之间交替,富时100指数以5919.58点报收,英镑兑美元汇率收为1.28美元。

这或许是因为,脱欧谈判多年僵持不下,眼看过渡期即将结束,交易者已经学会了如何屏蔽政治噪音。不过,这种平稳可能不会持续太久。

“我很担心在11月底之前是否达成贸易协议,”丹麦丹斯克银行分析师Mikael Olai Milhoj表示, “11月的美国大选将导致所有货币波动,如果到时还没有达成协议,情况对英镑而言将会尤其糟糕。”

正如英国工业联合会(CBI)在敦促英国政府让步的公开信中所写,“只有迅速达成协议才是支持整个欧洲恢复经济的最有效方法”,市场前景仍不明朗。

过渡期的结束就在眼前,到明年1月1日,不管双方最终是达成了一个加拿大式的关税协议还是“硬着陆”,单一市场和关税同盟都将不复存在。

扫码进群

+1
4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其实在过去10余年,百度对电商一直有着深深的执念。

2020-10-19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