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cci下滑、BV逆势热卖...解读开云集团第一季度财报7大要点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BoF时装商业评论”(ID:Business_of_Fashion),36氪经授权发布。
作者:Chantal Fernandez
原标题:《BV逆势热卖、更大折扣...解读开云集团第一季度财报7大要点》
法国巴黎——新冠疫情对Gucci并不友好。
奢侈品集团开云(Kering)周二披露,由于新冠病毒肺炎迫使集团关闭门店,消费者削减奢侈品开支,Gucci这个集团的支柱品牌第一季度全球收入下降22% 。相比之下,Saint Laurent的销售额下降了13% ,而Bottega Veneta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 ,当时Daniel Lee的设计几乎没有上市。
销量下滑多少主要要看每个品牌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国市场。开云集团的品牌在1月和2月的大部分时间里关闭了其在中国的门店,也在这个最重要的市场减少了广告投放。大多数门店在季度末开始重新开放,但同时欧洲和北美的大部分地区开始关闭门店。截至3月底,开云品牌在全球范围内关闭了53%的门店。
开云集团整体业绩下滑15.4% ,表现与其竞争对手LVMH类似,后者表示今年前三个月的销售额也下滑了15% 。尽管LVMH的高管表示,他们对销售将迅速反弹持乐观态度,但开云集团首席财务官Jean-Marc Duplaix对于全球经济会如何复苏,表示不能下定论。
Duplaix 在与分析师举行的电话会议上表示,从在哪里开设门店,到与第三方零售商的关系,疫情已促使开云重新思考其零售战略的各个方面。
以下,是我们总结的关于开云此次财报的7大要点。
1.Gucci下滑更厉害是因为对亚洲的依赖
Gucci过去几年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亚洲需求激增的推动。今年早些时候,当该地区大部分门店关闭时,这种情况发生了逆转。
今年第一季度,Gucci 37%的销售额来自亚太地区,那里的零售收入下降了32%。门店的关闭促进了电商的发展,目前电商业务占其零售额的9.5%。Duplaix表示,在恢复销售增长方面,Gucci“在中国大陆处于领先地位”。
今年1月和2月,北美有一些好消息传来。在经历了充满挑战的2019年之后,Gucci的销售额增长了两位数。去年,在面罩事件之后,该品牌收紧了营销,其销售额在北美地区下降了低个位数百分点。
2.疫情给Gucci更多削减批发业务的理由
百货公司是今年受打击最严重的零售渠道之一,据报道,Neiman Marcus百货正考虑申请破产。Gucci已经减少了对批发的依赖,85%的销售额来自自己的渠道。
但 Duplaix 表示,为了更好地控制折扣和未来的其它库存问题,今年这一比例将有所提高。“排他性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他说。
3.Saint Laurent的麻烦才刚刚开始
与Gucci不同,该品牌的大部分销售额来自西欧。因此,尽管Saint Laurent在亚洲的零售额同比下降了34% ,但由于北美的销售额持平,该品牌本身的销售额仅下降了12.6% 。
但该品牌第二季度可能会出现下滑,美国和欧洲的门店仍将关闭,届时它将无法用亚洲市场的反弹来抵消收入的损失。Saint Laurent目前尚未像Gucci那样,在中国提供电商服务,但该品牌的网站预计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推出。
●经过Daniel Lee创意更新的Bottega Veneta,第一季度“躺赢” | 图片来源:品牌
4.Bottega Veneta的热潮仍在继续
尽管Gucci的大部分销售依赖于亚洲市场,但仅仅经过一年的艺术革新,Bottega Veneta在这一季度就实现了10.3%的同比增长。品牌主要受益于批发业务,这一块同比增长55% 。尽管今年第一季度Gucci和Saint Laurent的所有地区和渠道(电子商务除外)都出现下滑,但Bottega Veneta仅在日本和亚太地区出现下滑。尽管2019年第一季度的比较点可能极低,但对于喜欢更低调奢华的消费者而言,这一结果对该品牌来说是个好兆头。
5.比以往更多的折扣即将到来
困扰整个行业的库存过剩问题,即使开云集团也不能幸免于。因为产品存放在封闭的商店和拥挤的仓库中。虽然开云集团将推迟秋季发货,以便给春夏系列更多时间销售,但Duplaix表示,在未来几个月,所有品牌的特定季节商品都将获得比往常更多的折扣。
6.旅游模式转变或意味着重新考虑门店网络
Duplaix表示,公司正在考虑如何长期削减旅游业务,特别是在旗舰店开设地点方面的业务。旅游业在中国游客海外消费中占很大比重。不过他表示,现在进一步阐述还为时过早。
与LVMH一样,开云集团也看到了“消费回流”的加速,中国奢侈品消费者在国内的购买量超过了往常。这种行为的永久性转变,可能令人对欧洲旗舰店的价值产生怀疑。
7.目前,并购交易暂时被搁置
对于奢侈品集团而言,不稳定性可能是它们通过投机性交易加强对市场控制的好时机。但 Duplaix 表示,收购在短期内“不是优先考虑的事情” ,但从长远来看,该公司仍对收购持开放态度。他说:首先,公司需要恢复正常运营,关注客户和供应商的健康和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