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否认番茄系300亿营收,但红果试图“通吃”短剧

36氪的朋友们·2025年11月27日 17:11
红果短剧,已成为番茄系增长最快的板块之一

在互联网流量红利见顶的当下,短剧市场依然是为数不多的增长极。

有媒体报道字节跳动旗下“番茄系业务”(包含番茄小说、红果短剧、番茄畅听及悟空搜索)在2024年的收入已超过300亿元,整体利润约30亿至50亿元,并预测2025年收入将翻倍至600亿元,其中番茄小说收入超450亿元、红果短剧收入超150亿元。

随后,字节跳动方面对《科创板日报》回应:上述数据不实。

虽然公司对外界传播的营收规模予以否认,但从业务动向与行业数据来看,“番茄系”在内容生态领域的扩张速度仍然可见一斑,尤其是短剧业务——红果短剧,已成为番茄系增长最快的板块之一。

01

行业人士普遍注意到,短剧这门看似轻量的生意,正在被塑造成一个具备规模化生产机制的内容产业,而红果平台,则是试图“通吃”IP、制作、分发、变现全产业链,成为其中的“水电煤”。

在刚刚结束的2025红果创作者大会上,番茄小说总编辑谢思鹏公布了一组数据:截至2025年10月,番茄IP改编微短剧的授权收入较去年全年增长800%;目前平台已有超过6000部作品进入短剧改编流程。

这种“左手网文、右手短剧”的模式,相较传统影视行业动辄一年以上的开发周期,称得上是降维打击。番茄小说积累的超10亿条评论和海量阅读数据,成为了筛选剧本的天然漏斗。通过数据验证的IP,被迅速输送到红果的生产线,大大降低了爆款的不确定性。如《真千金她是学霸》从平台内容上线验证到改编上线,全程仅耗时64天。

现场一位制片人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短剧的核心不是制作成本低,而是试错成本低,番茄的数据体系让短剧开发变得更像产品化生产。

02

相比IP储备的扩张,更能观察新生态变迁的,是红果在创作者端的制度设计。

11月,红果短剧创作服务平台正式开放编剧自主入驻。同时,红果已推出编剧与演员的分账机制,并多次上调剧本合作的保底与分成比例,让收益更多与实际播放绑定。

平台披露的最新数据是:截至2024年10月,红果短剧单月剧本总分账破7000万元。

这一机制的本质,是将行业从传统的雇佣制推向了合伙人制。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直言,目前行业里普遍存在编剧、制作方、演员等角色之间存在沟通壁垒和信息差问题,项目流程繁琐低效,造成资源浪费。

对于处于弱势地位的演员和编剧而言,这种模式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作为行业一线从业者,宁波墨初影业CEO鲁通的观感最为直接,他所在的宁波墨初影业是红果首批入驻演员机构,新模式下,演员从单纯的执行者变成了“主创之一”,收益与作品表现挂钩,一部爆款的收益可能超过以往接拍多部戏的总和。他更坦言,以往演员最大的困扰是“选错本”,而现在通过平台筛选和运营匹配,剧本的下限有了保障。

但在业内看来,分账并非红果独有,而是整个短剧行业改善收入结构的通用方向。

“平台希望吸引优质内容,制作方希望降低前期成本,创作者希望提高长期回报。分账是满足三方目标的平衡点。”一位制作公司负责人说,他也同时提到,“分账并不能保证所有人都赚钱,真正能吃到红利的,还是少数头部创作者”。

02

值得关注的是,短剧已不仅是“短剧平台的生意”。传统长视频平台也在全面切入这一赛道,形成正面竞争格局。

爱奇艺推出“竖屏短剧中心”,同时开放给MCN和独立制片人;腾讯视频上线“火锅短剧”,强调专业制作供应链;优酷推出独立短剧品牌,并将短剧纳入会员权益体系。这些平台的共同点是:开始构建与红果类似的内容供给与分发体系,但并未形成IP到制作的闭环。

在现场,一位从长剧转入短剧的从业者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评价:“长视频平台更关注精品化、会员价值提升,而短剧对于它们而言是新增流量入口。红果则不同,它是在做一个完整产业链,就像一个短剧版本的‘阅文+腾讯影业’。”

短剧仍在高速增长的窗口期,但行业竞争焦点正从谁能投出爆款,转变为谁能让爆款成为常态。在这场竞争中,红果已经站在了牌桌的C位,但它并不是唯一的玩家,行业格局仍在快速变化中。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联社AI daily”,作者:张洋洋,36氪经授权发布。

+1
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大空头”投资者Michael Burry最近跟英伟达杠上了,接二连三地对这家AI巨头发起狙击。

1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