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扩容”?这15座城市被委以重任

36氪的朋友们·2025年11月25日 10:29
为什么是这15个城市?

说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大家马上会想到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五大城市。

它们是商务部认定的五大国际消费中心,2021年7月19日,商务部部长宣布,经国务院批准,在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重庆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如今,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有了扩容迹象。

11月20日,财政部公示了一个城市名单,叫做“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试点城市”,共有15个城市入选。

这15个城市,包含首批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5个城市:上海、北京、广州、重庆、天津,还有10座消费带动作用较强的城市:南京、杭州、厦门、青岛、武汉、长沙、深圳、成都、昆明、西安。

在今年9月,财政部、商务部发布了《关于开展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支持试点城市培育建设国际化消费环境,强化“购在中国”品牌打造。

《通知》提出,支持15个左右试点城市,包括符合条件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及其他消费带动作用强、发展潜力大、境外旅客较多的城市。政策实施期为两年。实施期内,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每个城市合计补助2亿元,其他城市每个城市合计补助1亿元。

支持方向包括丰富高品质消费供给、优化涉外支付服务及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平。

有分析认为,此次试点可以看作是2021年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工作的延续与扩展。经过三年培育,首批5城在2024年已完成中期考核,而这次新增的10座城市则组成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后备梯队”。

01 

五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已通过考核?

2021年,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五座城市获批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工作。这三年来,这些城市在消费环境建设、消费品牌培育、消费场景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中期考核完成后,商务部对5城的称谓已悄然变化。在今年9月发布的《财政部 商务部关于开展国际化消费环境建设工作的通知》中,对这5个城市的提法变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而去掉了“培育建设”的表述。

这一变化或许意味着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等5个城市已经通过了初步考核,正式迈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行列。从补助资金上也能看出差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每个城市合计补助2亿元,其他试点城市每个城市合计补助1亿元。

02 

为什么是这10个城市入选?

京沪穗津渝等五大城市之外,本次新增的10个试点城市,体现了商务部在遴选过程中的多重考量。从GDP排名来看,苏州、宁波、无锡等经济强市并未入选,而西安、昆明、厦门则跻身名单。

这一选择打破了简单的“GDP论英雄”思维。试点规定“一省一市”的原则,解释了为何苏州虽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万亿,却未能入选——江苏省的名额给了南京。

深圳和成都作为消费市场的“双引擎”,2023年社零消费突破一万亿元,入选理所当然。两城不仅是区域消费中心,更是引领消费创新的重要阵地。

青岛、厦门和昆明则代表了特色消费城市的发展方向。青岛长期是韩国游客入境中国的第一目的地,海洋经济特色鲜明;厦门作为对台交流前沿,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昆明则依托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地位,打造“入境消费第一城”。

出人意料的是,GDP排名全国第16位的郑州也没有入选,而且河南也是人口大省,数据显示,2024年郑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885亿元,略微超过同为内陆省会的长沙。

03

广州

自2021年7月获批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以来,广州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首先,广州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连续四年突破万亿元,近四年平均增速达4.5%,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8157.59亿元、同比增长4.1%。

国际吸引力显著增强,2024年GaWC世界城市排名跃居第22位,2024年接待入境过夜游客501.1万人次,文旅消费达35.7亿美元。

获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过来,广州商业载体的发展明显提速,已陆续打造南站ICC、聚龙湾太古里、白鹅潭万象城、汉溪K11、番禺万象天地、九龙湖阿那亚等一大批中高端或者特色商业。

国家政策的激励,果然给力!

在此背景下,广州商业正式走出“失去的十年”,重新成为中国创新型商业的试验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战争”,作者:小鱼,36氪经授权发布。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