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斯莱斯等顶级豪车退群,海外品牌自救,这届广州车展还有哪些趋势?
“行业竞争在年后会更理性、更健康。”广州车展首日,某车企CEO对记者说。
年末国内最后一场A级车展正在广州进行。与往年相比,今年广州车展少了些明星高管和重磅新车,多的是主销车型、销售人员和带货主播。参展车企的大多动作都集中在营销和卖车上。
图源:时代周报记者摄
“这是一场很务实的车展。”一位业内人士这样总结:“尽管车展现场的‘火药味’依旧浓烈,但多是产品性能、品质的比拼,而不是过去几年的‘价格拉锯’。”
理性、务实是本届广州车展的主流趋势。无论是自主品牌把卷价格变成卷价值、还是海外品牌以自主品牌为师、亦或是车企放下身段求助头部供应商,车企开始更强调自我提升。消费者的选择也更理性,开始更关注产品品质。
在回归理性的大趋势下,今年广州车展上车企还呈现出了多个特点:如华为合作品牌增加、海外品牌深度本土化、产业集中度提高等多个特点。在本届广州车展的喧嚣之下,来年国内汽车产业的脉络逐渐清晰。
价格战转向价值战
在反对“价格战”的呼声之下,车企的竞争回到了产品力上面。
如今年下半年,三排六座SUV这个细分赛道异军突起。仅从年中到广州车展,就有超10款这类新车走向市场。岚图泰山、智己LS9、小鹏X9更是在广州车展当周上市。
这类车型均是D级(大型)汽车,售价多在20万-50万元。无论是售价还是定位,都超过了目前国内的主销车型。车企为什么突然集中推出这类新车呢?
图源:时代周报记者摄
在业内看来,这个趋势的背后是车企从“价格战”到“价值战”的转变。这些车空间更大、 配置更高、功能更多,既能把自主品牌从“价格战”的泥潭里拉上来、提高其均价,又比传统D级油车的百万元级售价更有性价比。
车企的中低端车型也在纷纷加量不减价。如年后比亚迪、长安汽车、吉利汽车等为新品配备辅助驾驶系统,小鹏汽车、零跑汽车等给新车提供更多功能或配置等。这在本届广州车展上更为集中,多家车企在更新产品时,没有选择降价、而是选择提高配置。
与此同时,新车频频降价的情况明显减少。
海外品牌更接地气
海外品牌也更加务实,开始实际意义上的本土化转型。
本届广州车展上,奔驰、宝马、奥迪以及上汽通用多海外品牌(或合资品牌)的展出车型中,不乏国内研发团队主导开发的产品,如上汽通用别克至境L7、东风日产N7、广汽丰田铂智3X。这些品牌高管在今年均多次强调本土研发的重要性。
图源:时代周报记者摄
即便是奔驰、宝马、奥迪等海外豪华品牌,也在与本土供应商加强合作。如奔驰、宝马的部分新车采用国内自动驾驶公司Momenta的技术方案;奥迪A5L搭载了华为的辅助驾驶功能等。
上汽通用甚至推出了近年合资品牌的首款增程汽车——别克至境L7,这是上汽通用顺应国内增程汽车发展趋势的做法。这辆车还采用了近期最新的大电池方案,提供Momenta的辅助驾驶功能,与自主品牌产品的方案十分接近。
这些品牌的定价也不再端着。如东风日产N7定价11.99万-14.99万元,比长安启源A07、东风奕派007等同类车型还低。车展首日上市的奥迪A5L售价25.58万元起,较老款替代车型降低3万元。
华为车业务进入深水区
在经历几年的观察和思考后,越来越多车企开始深度绑定华为。
如在车展首日,岚图汽车CEO卢放再次强调了与华为合作的重要性:“我们与华为的合作是坚定的、深入的。”阿维塔方面也表示,计划在所有门店上挂“华为乾崑智驾”的标志。
图源:时代周报记者摄
更有甚者,继赛力斯、北汽集团、奇瑞汽车、江淮汽车、上汽集团后,车展期间又有2家车企宣布跟华为合作打造新品牌:分别是东风汽车与华为合作的“奕境”、广汽集团与华为合作的“启境”。
不过与前5家合作车企不同,这2家车企与华为的合作并非智选车模式,华为方合作主体也不是华为终端,而是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在本届广州车展上,华为终端与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分别搭台参展,前者展出智选车的5个品牌车型,后者展出搭载华为辅助驾驶等功能的海内外品牌车型。
截至目前,国内三大汽车央企、三大汽车国企均与华为达成深度合作。对于华为而言,两大汽车业务板块后续是竞是合、还是亦竞亦合,有待观察。
“淘汰赛”正提高产业集中度
今年广州车展上,产业集中度在大幅提高,主要表现就是不少品牌缺席车展。
比如劳斯莱斯、宾利、兰博基尼、法拉利、迈凯伦、玛莎拉蒂、阿斯顿·马丁等顶级豪车品牌,已经连续多年没来参与。对于以售车为主的广州车展,这些品牌缺席在意料之中。
但北京现代、东风标致、一汽奔腾、东风风行等品牌此次也未参展。这些品牌有一个共同点,即市场表现不够乐观。如北京现代月销量跌至1万辆上下、一汽奔腾主要靠入门A00级小车走量,东风标致、东风风行的销量表现不佳。
图源:时代周报记者摄
其余没在今年参展的品牌大致还能分为两个类型:
一是国内销量有限的海外品牌,如捷豹路虎、捷尼赛思、雪佛兰等;另一类是出现经营困难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如哪吒汽车、极越汽车、远航汽车、极星汽车、威马汽车等。
本届广州车展也有新的身影,如上汽尚界、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东风奕派科技等,但这些均是大型车企集团或科技巨头推出的新品牌,本质上是巨头的延伸。这就导致本届广州车展的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也是当下国内汽车产业的缩影。
随着淘汰赛的进行,明年或许还有玩家缺席。
消费者买车更务实
行业在回归理性,消费者也更加务实。
以小米汽车展台为例:小米汽车于去年北京车展、去年广州车展、今年上海车展上都备受关注。彼时或是有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到场,或是有新车展出、或是处于舆论中心,小米汽车展台围观者不绝。
但本届广州车展上,在派发车模等小礼品之外,小米汽车展台没有里三层外三层的拥挤。观众或是向工作人员了解车辆售价、配置,或是坐入车辆体验,更聚焦产品本身。
图源:时代周报记者摄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比亚迪、鸿蒙智行、理想汽车等品牌展台。不少消费者表示,车企的营销方式花样百出,但自己更关注自己的需求和产品的匹配度,而不是为情怀买单。
在业内人士看来,过去几年国内汽车产品的快速迭代改变了不少消费者的购车节奏,也透支了部分消费者的钱包。随着汽车成熟度的提高和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产品认知的加深,消费者在选车购车时会更加理性。
这与当下的产业发展趋势也保持一致。
多方观点认为,明年汽车产业竞争依旧剧烈,但车企的发展策略和产品技术成熟度会进一步完善,市场的选择也会更加理性。从“价格战”到“价值战”,今明两年国内汽车产业正在悄然转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时代周报”(ID:timeweekly),作者:武凯,编辑:刘学,36氪经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