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当保安?
曾经被“看不起”的保安岗位,如今越来越成为年轻人眼里的“香饽饽”。
与此同时,国内的保安数量,也在暴增。
据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保安从业人员约400万;到了2023年,保安人数增加到了676万。
这什么概念呢?
相当于,每200个人里面,就有一个是保安。
其中,30岁以下的保安从业者,占比已超过60%。
这一比例,较传统观念中保安职业的“中老年化”形成鲜明对比。
这说明了,保安,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心中,可以接受的职业。
为什么年轻人想当保安?
1、门槛低,高“回报”,没有内卷
保安的门槛真的很低。
既不要求高学历,也不需要特别的技能,有手有脚基本都能干。
相比之下,你去公司打工,要会PPT、会Excel、会开会、会做心理建设,甚至连“会笑”都成了一项隐形技能。
而且,在这个连送外卖,都要看评分的时代,保安的工作就显得佛系多了。
没有动不动,就拉进群的“钉钉加班任务”,也没有绩效考核,更没有那些搞得人头皮发麻的“年中总结”。
更妙的是,保安的工作流动性大,随时想换地方可以换,完全没有那种“被绑定”的焦虑感。
总之,在这里,没有KPI,不用996,上班只为下班。
虽然赚得少,但付出的也不多。
但是,要想当一个高收入的保安,也不是没有。
首先,你得学会如何选择。
比如,在沿海发达城市当保安,收入就比内地高。
再比如,在什么场所当保安,收入也不一样。
以广州、深圳为例:
在小区、商场、工厂、学校当保安,月收入普遍3000~5000。
在营销中心、活动现场、写字楼当保安,月收入5000~7000。
在俱乐部,公馆,高级会所,夜场等场合当保安,月收入能到7000~12000。
还有就是带技能上岗,例如消防业务技能、交通管理技能、基本的英语沟通技能等,收入也能高一些。
另外,形象突出的保安,比普通的保安更吃香、更好当。
可相比高薪,选择当保安的年轻人,更看重日子简单,时间自由,不用为了多赚那几千块钱,牺牲健康、放弃兴趣爱好,甚至连跟家人吃顿饭的时间都没有。
这种性价比,在他们眼里很值得。
2、当保安,成为年轻人的职业跳板
有不少年轻人,当保安基本都是兼职、过渡、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他们当着保安,却又不像个保安。
他们不愿意虚度人生哪怕一分一秒,是真正的时间杀手,他们穿着保安的制服,在保安之外的领域开枝散叶。
一天上12个小时班,11个小时都在忙自己的事。
因为当保安的隐形时间很多,他们自由支配用在了学习上。
有时,他们把备考题目写在单词本上,晨送晚迎时抽空翻看背诵。
“站着的两小时就没那么无聊,而且还背了些内容,其他时间就坐着系统复习。”有个当保安的小伙子说道。
于是,“野心勃勃”的年轻人,经常把中控室,变成私人的自习室。
他们在这里考研、考公、考教资,减轻了脱产备考的压力,还享受着带薪GAP的福利。
当保安,让不少普通年轻人“咸鱼翻身”。
尤其是北大保安。
据不完全统计,过去20多年,北大保安队先后有500余名保安出道逆袭。
上一秒他是保安,下一秒就变身超级学霸、技术大牛。
进入北大之前,人均高中学历;进入北大之后,985大学本科毕业。
网络上,一些玩梗青年形容保安:
“打工只是过渡,保安才是归宿”
“轻舟已过万重山,终究还得干保安”
“20岁当保安,少走40年弯路”
但实际上,保安却是大家“职业路上的短择”。
他们在这个期间学习、沉淀,另寻出路,在“躺平”的行业里,暗自向上。
他们在看大门时,也在看自己的未来。
他们还想再努力一把,给毛坯的人生,做点精装。
当保安的性价比,无从计算
保安的服务类型,包括门卫、巡逻、守护、安检、安全技术防范、安全风险评估、消防中控值守,甚至还包括武装押运等等业务类型。
其中任何一项,都包含了不可预估的风险。
比如,有名3岁男童,不慎落入污水井,64岁保安张军行,跳入井中托举孩子,自己则因体力不支沉入井底牺牲。
再比如,湖南保安熊衡露,与歹徒搏斗受伤牺牲,后又将器官捐献救助他人。
去年,一名校车引导员,因阻拦犯罪嫌疑人,被刺伤牺牲。
没事的时候,你怎么摸鱼都问题不大;但有事的时候,“挺身而出”就是保安从业者的使命,也是他们难以回避的风险。
虽然,不少人对保安还是带有“有色眼镜”,但保安对维护社会秩序的意义,绝不容忽视。
年轻人选择当保安,是想追求一个性价比高的工作。
但实际上,当保安的性价比,无从计算。
而且,随着时代的进程,保安不止是“治安”的功能。
进入2010年代,中国城市犯罪率逐年下降,可保安公司和从业人数却一路上升。
看上去是不是很矛盾?
其实说明了一件事:
保安早就不只是“防盗”,而是城市中产的一种心理与身份装置。
对小区业主来说:
保安 + 围墙 + 摄像头 + 门禁系统,不只是安全设施,更是“我住的是小区,不是城中村”的身份象征。
保安队伍的年龄、制服、精神面貌,已经被开发商和中介当成“楼盘气质”的一部分,用来抬高房价和租金——你以为在看绿化,其实在看“保安颜值”。
换句话说,哪怕客观治安在好转,中产阶层的焦虑并不会自动下降,保安的作用,就从“挡危险”,变成了“安业主的心”和“显业主的身价”。
最后
在这个内卷严重的社会里,选择当保安,活得从容一点,也算是一种智慧。
但年轻的朋友们也要明白,你可以选择做保安,但别忘了给自己留点成长的空间。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想换个方向,那些曾经的积累,就是你的“超能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晓芳说职场”(ID:XF-SZC),作者:王晓芳团队,36氪经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