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首次以市委、市政府名义表彰企业家
有人说,深圳是宠“企”的天花板,是中国首屈一指的“企业家友好型城市”。
例如,深圳是全国首个法定设立“企业家日”的城市,从2019年开始,深圳把每年的11月1日定为企业家日。
最近,深圳对企业家的重视再次升级,在今年的“企业家日”上,深圳首次以市委、市政府名义表彰企业家和企业,授予60位企业高管或创始人“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授予30家企业“深圳市光彩事业贡献奖”。
下面是具体名单:
图源:深圳发布
总的来看,深圳此次表彰既覆盖行业龙头,也囊括细分领域的中小企业,形成“头部引领+中小突围”的梯队格局,精准折射出其民营经济“大而强、小而精”的生态优势。
民营经济在深圳有着什么样的份量?
根据深圳市工商联数据,截至2025年6月底,深圳市民营企业超270万户,总量和创业密度继续稳居全国第一,因此深圳有“民营经济第一城”的称号。
另外,深圳民营经济贡献全市约40%的固定资产投资、50%以上的税收、近60%的GDP、70%以上的进出口额、80%的技术创新、90%以上的市场主体和就业岗位。
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深圳有10家企业上榜,分别是中国平安(第47)、华为(第83)、比亚迪(第91)、腾讯(第116)、招商银行(第193)、万科(第319)、顺丰(第393)、深投控(第414)、中国电子(第427)、立讯精密(第423),深圳也是民企世界500强最多的城市之一。
深圳为何会成为企业家沃土?
答案是"敢为天下先"的制度创新。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深圳诞生了全国第一张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第一个股份制企业、第一个土地使用权拍卖案例,为企业家成长提供了肥沃土壤。
"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包容精神吸引八方英才,而设立"深圳企业家日"等举措则体现了社会对创业者的尊崇。
另外,完善的产业链、活跃的资本市场与"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城市氛围,共同造就了企业家这一深圳的"土特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战争”,作者:小鱼,36氪经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