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第一股赴港,硅基智能扭亏为盈,AI劳动力风口迎来高光时刻

港股研究社·2025年11月03日 16:43
行业领军者的崛起路径

中国MaaS市场以421.2%的同比增速爆发之际,国内最大的数字人智能体提供商硅基智能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揭开了AI数字人商业化变现的现状与前景。

据灼识咨询报告,2024年硅基智能在中国所有数字人智能体提供商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高达32.2%,全球排名第二。

此次IPO由招银国际和星展银行联席保荐,引发了市场对AI数字人赛道的高度关注。

行业领军者的崛起路径

2024年,中国AI数字人市场规模达到41.2亿元,同比增长85.3%,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在这一蓬勃发展的市场中,硅基智能凭借其独特定位和技术优势迅速崛起。

天眼查显示,成立于2017年的硅基智能,定位为数字人智能体提供商,主要提供所谓的“硅基劳动力”解决方案。

硅基智能自主研发的硅基DUIX平台集成了语音识别、实时对话、智能视觉及模型编排能力,能够将应用层需求无缝发送至适当的基础模型。

这一平台通过专门的语音生成模型、炎帝大模型及数字人生成模型,实现语音、图像及视频的流畅生成,精准支持多样化场景需求。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就2024年提供数字人智能体解决方案产生的收入而言,硅基智能在中国所有数字人智能体提供商中排名第一,在中国数字人智能体行业中占据32.2%的市场份额。

深入来看,硅基智能的商业模式核心在于其创新的“硅基劳动力”概念。公司认为AI不仅是一种工具,还可被视为一种新型的劳动力,区别于人类“碳基”劳动力。

截至2025年10月24日,公司已累计向电信、金融、医疗、教育及公共服务等40多个行业的客户提供逾8万个数字人智能体。

在技术层面,硅基智能构建了从语音识别到多模态交互的完整技术栈。公司拥有145项授权专利(含21项美国发明专利),自主研发的炎帝大模型已完成网信办备案。

其自主研发的硅基DUIX平台实现了数字人“听得清、听得懂、会思考、能表达”的全感知能力,能够将应用层需求无缝发送至适当的基础模型。

而公司的技术基石则是硅基数字人克隆平台,它能实现语音、外观及认知模式的三位一体克隆,同时嵌入行业特定的知识库。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6月,硅基智能进军全自动内容生产领域,标志着其硅基劳动力解决方案实现从AI Copilot向Autopilot的进阶,完成从AI工具服务向成果导向型解决方案的转型。

2025年8月,硅基智能开始通过提供硅基全自动内容生产实现收入,同时正探索将AI解决方案与IP价值相结合,通过推出孪生数字人并与知名IP合作。

营收增长与盈利的曙光

招股书数据显示,硅基智能的营收规模持续扩张,从2022年的2.2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6.55亿元,三年间增长近三倍。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为3.2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93亿元有所提升。

盈利方面,公司仍处于亏损收窄阶段。2022年至2024年,硅基智能的期内亏损分别为1.11亿元、9591万元和1.12亿元。

2025年上半年,公司期内亏损为829万元,相比往年同期大幅收窄。

更值得关注的是,硅基智能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为529万元,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相比之下,其在2022年至2024年间均处于调整后亏损状态,亏损额分别为4622万元、2941万元和3524万元。

从收入结构看,硅基智能的营收高度依赖于直销模式。2022年至2024年,直销收入占比始终维持在96%以上,2025年上半年该模式贡献了98.3%的收入。这种模式虽然有利于保持客户关系和控制服务质量,但也可能限制市场拓展的效率。

此外,公司的现金状况保持稳健。截至2025年6月30日,硅基智能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05亿元。

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经营现金流出净额较2024年同期收窄逾2%,显示出运营效率的改善。

长期来看,AI数字人行业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据中国互联网协会预测,2025年我国虚拟数字人核心市场规模将突破48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6400亿元。

资本市场也重新关注这一领域,截至2025年7月,虚拟数字人领域年内共发生投融资案件23起,总金额达35.07亿元。

行业快速增长的背后是技术突破与成本下探的双重驱动。在技术层面,大模型技术的融合应用显著提升了数字人的拟人化程度和交互能力。

在成本方面,京东言犀等技术创新将单个数字人的生产成本从数万元压缩至两位数,相比传统真人拍摄模式,成本降幅超过90%。

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也是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目前数字人应用已形成媒介数字人、服务数字人和行业数字人三大类别。

市场竞争格局方面,国内数字智能体市场已形成互联网巨头与垂直领域公司共同发展的格局。百度、腾讯、阿里、字节等大厂凭借AI大模型技术领跑,其数字智能体广泛应用于政务、金融及电商服务。

结语

放眼未来,随着AI大模型技术持续突破,数字人正从“花瓶”标签走向实质性赋能,成为撬动智能制造、文娱消费的新增长极。硅基智能能否借助资本市场力量,在全球数字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位置,值得市场期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港股研究社”(ID:ganggushe),作者:港股研究社,36氪经授权发布。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报道的项目

硅基智能
我要联系
中国商业化智能交互服务商

下一篇

英特尔拟收购SambaNova,加速AI芯片布局

6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