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票房千万,盲盒销量仅30+,初音未来的商业“双杀”

娱乐资本论·2025年10月31日 08:45
初音未来,没有演唱会就没有未来。

在当今多元化的娱乐时代,那位拥有葱绿色双马尾的虚拟歌姬初音未来,曾以震撼的全息演唱会打破虚拟与现实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文化浪潮。从被邀请当做Lady Gaga的演唱会嘉宾,到演唱会开遍全球几十个城市。

初音未来在中国的受众体量也并不算小。2012年在中国台北,共一万张门票售出近八成,其中最高票价(2900新台币)的门票在开卖后一小时內就售罄,再次证明了其强大的市场号召力。2019年的"未来有你"中国巡回演唱会,在现场吸引了超过一万名观众,同时通过线上直播收获了百万级别的观看量。

然而,当演唱会的光环褪去,这位超级数字偶像的IP生命力正面临严峻考验。其首部大电影《世界计划:无法歌唱的初音未来》上映5天,票房止步于1962万,市场反响未达预期。

同期推出的各类IP衍生品,从联名衣物到生活日用,销量也大多难以破百,景象惨淡。这一切似乎都在印证一个残酷的论断,离开了演唱会的核心体验,初音未来的商业价值与破圈魅力,正在迅速褪色。

1

从电子音源到世界偶像,初音未来的破圈之路

初音未来的故事始于2007年。当时她仅仅是Crypton Future Media公司推出的一款VOCALOID语音合成程序的音源库,一个被赋予“来自未来的最初声音”之名的虚拟形象。然而,一切因互联网创作社群的热情而改变。

得益于VOCALOID技术的开放性和同人创作的自由氛围,全球无数音乐制作人、插画师和视频创作者开始以初音未来为核心进行二次创作。标志性的《世界第一的公主殿下》、《千本樱》等歌曲病毒式传播,魔性的“甩葱歌”表情包火遍大江南北。

真正的转折点是2010年全息投影演唱会的成功举办。当3D建模的初音未来以近乎真实的姿态在舞台上载歌载舞时,她彻底打破了虚拟与现实的壁垒。粉丝们挥舞着荧光棒,齐声跟唱,现场的热情不亚于任何一位真人巨星。从此,初音未来从一个网络文化符号,正式步入了主流大众的视野,成为一个横跨音乐、动画、游戏、时尚的超级IP,其影响力绵延十余年而不衰。

大银幕新篇《世界计划:无法歌唱的初音未来》,整个影片设定包含了"现实世界"和由人们"真实心念"构成的虚拟世界"SEKAI"。主题围绕初音未来等虚拟歌手在"SEKAI"中帮助人们找到自己真实的情感。

影片故事源于少女星乃一歌在唱片行偶然听到一首从未听过的初音未来的歌曲,并意外在屏幕上看到了一个陌生的初音未来。

随后,这位初音未来出现在一歌的手机里,并向她倾诉了自己的烦恼,即无论怎么努力,自己的歌声都无法传达给他人。于是二者联手,初音未来与少年少女们共同寻找"心声"、开启克服困境的新篇章。

电影也延续了初音未来作为虚拟歌姬的经典形象和路线,老粉丝能够从中感受到熟悉的情感纽带和初音未来与粉丝之间的互动方式。影片直接承袭了手游《世界计划 彩色舞台 feat. 初音未来》的世界观和角色,大量登场角色和团体都源自该游戏。

根据《世界计划:无法歌唱的初音未来》猫眼电影想看数据,我们总结出初音未来 IP的粉丝画像。总体来说,初音未来粉丝的男女比例较为相似,女性比例稍高,占据54.7%,男性占比45.3%,25岁-34岁这个年龄区间是初音未来的主要受众,其次是35岁-39岁的这个年龄区间,这也足以证明初音未来作为一个老ip的绵长生命力。

并且这些粉丝的活跃地区大多居于二线和四线城市,四线城市受众占比38.1%,三线城市占比16.6%,二线城市占比33.8%,一线城市占比11.4%。

从各方评价和信息看,这部电影更像是一份献给游戏玩家和初音未来老粉丝的"礼物"。影片的票房走势是典型的高开低走,首日凭借粉丝的热情支持夺得日冠,但次日票房便大幅下滑超过60%。这清晰地表明,其吸引力主要集中在核心粉丝群体。对于不熟悉游戏《世界计划》或初音未来这一IP的普通观众来说,存在一定的认知门槛,导致路人观众的购票意愿不强。

必须承认,初音未来IP在中国内地的核心粉丝基数,与《宝可梦》或《名侦探柯南》这类大众IP相比,规模相对有限。在粉丝群体完成首轮观影消费后,若内容本身缺乏足够的话题性或破圈口碑,票房增长自然会迅速乏力。有观点也指出,当下年轻人的娱乐消费选择日益多元化,电影本身已不再是文化娱乐消费的首选,这也是所有电影都需要面对的挑战。

2

量产的商品与沉寂的市场,初音未来IP的衍生品困境

根据小娱目前统计的表格来看,初音未来IP衍生品还是存在同质化问题。这样的产品堆积出售很难拉动整体的周边销量。

同时,不仅是初音未来,还有一大批IP衍生品面临的问题是预售的商品量较大,并且从购买到实际发货中间隔了很长一段时间。比如这次初音未来很多预售商品要在2026年陆续发货。

在初音未来的IP生态中,具备收藏价值的模型与手办仍被视为核心部分,但当前市场表现并不乐观。以良笑社(GoodSmile)的“粘土人”为例,其400元的单价虽获得100余件销量,在近期众多衍生品中已属表现相对较好,反映出经典产品线在疲软市场中的某种延续性以及在二次元受众中持久的吸引力。

该系列凭借Q版造型与可替换配件,在可爱风格与可玩性之间形成了某种平衡,成为部分粉丝的入门选择。

与此同时,萌羽moeyu的各类挂件、官方旗舰店的徽章与亚克力立牌等低价产品,承担着维持IP基础热度与吸引轻度用户的角色。它们以低单价与多品类覆盖日常消费场景,但实际销量与市场反响普遍平淡。

从近期IP衍生的整体布局来看,初音未来的衍生品已广泛渗透至生活领域。服饰方面,联名外套、斜挎包与钱包等产品试图将IP元素融入日常穿搭。数码领域则与华硕旗下ROG合作,推出涵盖主机、外设在内的全套主题设备,可视为一次规模较大的破圈尝试。该系列在先前也通过快闪店等形式营造社群氛围,但实际销售转化与长期热度并没有太好的回馈。

此外,衍生品也呈现出实用化趋势,从毛绒挂饰、宠物地毯到纸巾盒与桌面收纳等日用品不一而足。尽管品类齐全,覆盖生活多个角落,但其设计逻辑正从“收藏导向”逐步转向“实用导向”,反映出IP在寻求更广泛受众时所面临的现实挑战。

在跨界合作方面,初音未来与卡游公司的合作具备渠道拓展意义。卡游作为集换式卡牌领域的头部企业,拥有大量线下销售点位,理论上能够帮助IP触达更多青少年群体。此类合作也显示出初音未来试图进入电竞、潮流等不同圈层的意愿。

尽管初音未来在衍生品开发上展现出种类繁多、覆盖广泛的特性,其市场表现始终未能突破核心粉丝圈层。除少数经典系列外,多数产品销量处于低位,未能形成有效的破圈传播。在社交平台上,相关新品的讨论度也持续低迷,话题热度有限。初音未来在维持现有粉丝基础的同时,如何提升衍生品的市场吸引力与社群声量,仍是其未来发展所面临的难题。

3

没有演唱会狂欢,何来周边回声?

此次《世界计划:无法歌唱的初音未来》大电影,整体反响平淡,未能跳出核心粉丝圈层,更像是一场圈内自嗨。影片上映至今票房未破两千万,网络评价也褒贬不一,整体风评不高。

在这样的市场认知基础上,即便配合电影上映推出了一系列IP衍生品,其销量也难以借势提升。相比之下,打造如演唱会等线下互动场景,将周边衍生与沉浸式体验深度结合,或许是突破当前困局、实现IP扩圈的一条更可持续之路。

线下演唱会活动,尤其是快闪商店的设置,已经成为拉动IP衍生产品销量和扩大IP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一个典型的例子是BanG Dream通过线下演唱会及其活动拉动周边消费。2025年2月,为配合Roselia乐队在上海的演唱会,主办方在南京路的新世界城提前开设了快闪商店。

那次活动的客单价接近1000元,粉丝购买的商品种类丰富,包括集换式徽章、亚克力版画、双面镭射票等,既有东京场的周边,也有上海场的专属商品。这类活动通过预约制的方式,不仅提高了现场的购物体验,也显著拉动了周边销售。

五月天IP的成功运营,正是通过深度挖掘与粉丝的情感联结,推动了粉丝之间的互动与“共创”。他们在各地巡演期间开设的STAYREAL PARK快闪店,成为了粉丝们“朝圣”的必经之地。而粉丝文化中的“互黑”(交换周边)传统,进一步增强了粉丝的参与感和归属感,促使更多粉丝自发制作和交换歌词贴纸、徽章等物品。

这些案例都可以给初音未来的IP宣传提供一种可持续的运营和盈利模式参考,相较于传统的电影宣发带动周边销量模式,这种线下活动不仅能够吸引大量粉丝的参与,还能有效带动周边产品的购买,扩展IP的影响力,真正实现从购买到共创的情感转化。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作者:娱子酱团队,36氪经授权发布。

+1
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游戏机们的共同敌人,已经存在了十余年

11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