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证明:每天只需5分钟就能让你多活12年

神译局·2025年11月21日 07:18
想象“最完美的自己”。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每天花5分钟想象“最完美的自己”能让你更乐观。研究表明乐观者寿命更长。本文来自编译,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图片来源:Volodymyr Kryshtal/Getty Images]

你对长寿的关注或许源于创业动机,毕竟追求长寿健康的人群构成庞大市场。但更可能的是,你对长寿的追求源于个人愿望。我们都渴望拥有更长久、更健康的生命。

问题在于,延长寿命的建议门槛似乎高不可攀。一项研究指出,需进行150至300分钟的中等至剧烈运动才能“抵消”久坐带来的死亡风险。另一项研究发现,每周慢跑五天、每次30至40分钟,才能使身体“衰老进程”减缓九岁。

所幸存在更简便的延寿途径。两项分别历时10年与30年的研究表明,即便考虑健康状况及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高度乐观”仍与寿命延长11%至15%相关。

正如研究者所写:

在诸多潜在健康资产的心理社会因素(如社会融入度)中,乐观主义与多种健康结果(包括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延缓肺功能衰退及减少早逝概率)存在最强且最稳定的关联。

研究人员推测,乐观情绪可能促进更健康的生物行为过程,最终延长寿命,因为乐观直接影响目标转化为行为的过程。

我们逐项解析。“社会融入”与寿命延长存在直接关联。

发表于《PLOS Medicine》上的一项对近150项研究的综述发现:无论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及死因如何,社交纽带紧密者比疏离者生存概率高出50%。结交并维系几位挚友,你很可能活得更久。

然而,乐观也与长寿直接相关,因为乐观者往往行为模式不同:虽然人人都有目标,但处于乐观度较低端的人群极少尝试实现目标。既然感觉旅程不可能完成,何必启程?

研究人员指出,乐观主义能“直接促进目标转化为行为”。当旅程看似可行时,启程便容易得多。

听起来不错。但问题在于,明知应保持乐观(哪怕只是为了延年益寿)与真正变得乐观是两回事。人生没有可随意切换的“乐观开关”。

或许并非如此。研究表明,人类乐观倾向的设定值约有25%由基因决定。

这意味着75%的乐观程度可通过塑造与学习获得。

例如《行为治疗与实验精神病学杂志》发表的研究显示,参与者连续两周每天花五分钟想象“最完美的自己”,其乐观程度会显著提升。

若你对可视化练习不感冒(我也一样),不妨尝试另一种方法。正如吉姆·罗恩所言,我们是与之相处最久的五个人平均值的体现,因此只需多接触乐观人士。他们会给予更多鼓励与支持,其热情自然也会感染你。

若群体活动非你所好(确实不太适合我),不妨退后一步审视自身心态。人们通常分为两类:

  • 固定型思维者认为智力、能力与技能是与生俱来的固定属性,认为这些特质注定无法改变。他们可能说:"我处理得不好。我天生就不适合当领导者。"

  • 成长型思维者则认为智力、能力和技能可通过努力培养。他们可能会说:“这次处理得不太好,下次我会准备得更充分。”

秉持成长型思维的人深信:成功源于努力与实践,而非天赋。

回想你曾克服的挑战,达成的目标,以及那些自我怀疑却仍坚持的时刻。既然你做到过,那么你还能再次做到。

这本质上就是成长型思维。拥抱成长型思维吧,你不仅会更成功,还更有可能活得更久。

这优势无可匹敌。

译者:Teresa

+1
2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真正的挑战,或许才刚刚开始。

11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