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长三角GDP领跑,房价如何?
近日,各地陆续公布了2025年前三季度经济报。
从经济总量看,前三季度,长三角三省一市的GDP超过25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接近四分之一。其中,上海GDP达40721.17亿元,同比增长5.5%,首次突破4万亿元大关;江苏GDP为102811亿元,同比增长5.4%,总量保持全国领先;浙江GDP达68495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领跑长三角;安徽GDP为39770亿元,同比增长5.4%,增速与江苏持平。
从发展增速看,三省一市均高于全国平均增速。如此体量与发展势头,体现了长三角地区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压舱石”和“领头羊”的作用,为全国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关键支撑。
不仅如此,从房地产市场来看,作为经济基础好、发展潜力佳的三大城市群之一,长三角一直是众多品牌房企纳储首选。尽管当前长三角楼市因行业大环境调整,但横向对比其他区域来看,因产业发达、居民收入水平高,长三角购房需求仍相对充足。
CRIC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长三角43个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达3209.04万平方米,较2024年同期微降5%,好于百城数据。
三省一市中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宁波、合肥等典型城市表现各有特色,上海、杭州明显较为领先。
长三角GDP超25万亿元
浙江增速领跑
各地2025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陆续揭晓。截至目前,长三角三省一市都已公布了各自的“成绩单”。
从GDP总量上来看,上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721.17亿元,首次突破4万亿元;江苏省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2811亿元;浙江省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495亿元。安徽省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770亿元。
根据发布的数据统计,三省一市前三季度的GDP已达到25.18万亿元,占全国比重的24.8%。
从增速来看,三省一市均超过了全国5.2%的水平。其中,浙江同比增长5.7%,领跑长三角地区。上海同比增长5.5%,江苏、安徽都同比增长5.4%。
从各地公布的数据来看,长三角地区工业表现较为突出。上海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7%,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制造业增速显著;江苏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超50%;浙江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安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
良好的经济增速也为居民收入增长提供了坚实基础。前三季度,上海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220元,同比增长4.3%。浙江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653元,同比名义增长4.7%。江苏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252元,同比增长4.6%。安徽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451元,同比名义增长5.4%。
长三角43城成交超3200万㎡
上海、杭州规模遥遥领先
从房地产市场来看,CRIC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长三角43个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达3209.04万平方米,较2024年同期下降5%。
同时,从全国114城商品住宅成交来看,前三季度累计同比降8%,由此可见,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长三角市场表现相对较好。
聚焦到长三角三省一市重点城市来看,上海、杭州、南京、苏州、合肥、宁波、无锡、常州等城市2025年前三季度成交规模在100万平方米以上。
其中,上海和杭州前三季度成交面积超400万平方米,明显高于其他城市。南京和苏州保持在200万平方米以上,为第二梯队。合肥前三季度成交面积为182万平方米,虽然规模相对南京、苏州等小,但累计同比却是这些城市中唯一保持增长的城市,达16%,合肥前三季度局部市场活跃度提升明显。
从房价来看,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断层领先,超8万元/平方米,其次是杭州,达3.4万元/平方米,南京、苏州、宁波三城房价接近,都在2.6-2.7万元/平方米上下,合肥成交均价与其他城市相比优势明显,仅2万元/平方米左右。
土地成交金额TOP20城市
长三角占7个
作为经济基础好、发展潜力佳的三大城市群之一,长三角也成为众多品牌房企纳储首选。
CRIC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土地成交金额TOP20城市中,长三角占了7个,分别为上海、杭州、南京、南通、苏州、合肥、宁波。这7个城市的累计土地成交金额达4768亿元,约占TOP20城市成交金额总量的50%。
其中上海和杭州土地成交金额排TOP20城市前二,成交金额分别为1959亿元和1406亿元。且平均溢价率明显较高,达19%和29%。杭州得益于新房限价的解除,2025年屡屡拍出50%以上的高溢价率,典型如钱江世纪城、城东新城等热点板块。
在整体土拍规模缩量的背景下,土地投资持续向核心城市集中。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引擎之一,长三角三省一市在不足4%的国土面积上,创造了全国近1/4的经济总量。
受益于良好的经济基础,长三角的房地产市场表现在全国也称得上是“独树一帜”。
从目前长三角各个城市的表现来看,土地成交正持续向高能级城市聚焦,尤其是上海、杭州、南京等在全国范围内成交金额也较为领先。
可以看到,当前土地市场集中度比新房市场高,土地市场集中度高也预示着未来部分城市的新房总量还会保持相对较高的水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丁祖昱评楼市”,作者:编辑部,36氪经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