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核桃”出资10亿,做LP了

36氪的朋友们·2025年10月18日 07:55
看中了财务回报之外的“隐形福利”?

10月16日晚间,上市公司养元饮品发布公告称,公司以自有资金向芜湖闻名泉泓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增资10亿元,增资完成后,该基金总规模由30亿元增至40亿元。

提到养元饮品,大家或许有些陌生,但其拳头产品“六个核桃”可谓家喻户晓,那句‌“经常用脑,多喝六个核桃”的广告词,‌几乎伴随了一代人的成长。

与大多数上市消费企业类似,养元饮品近年来也在通过参与私募股权投资寻求新的增长点。典型案例就是2023年12月,通过泉泓投资向半导体龙头长控集团投资16亿元。

这笔“跨界投资”也在近期为养元饮品股价带来了提振。9月底,长控集团宣布完成股份制改革,市场预计其将在2026年二季度前向证监会提交科创板上市申请,募资规模或达300亿-400亿元。消息一出,养元饮品股价应声上涨,一周时间涨超60%,并创下历史新高。虽然目前稍有回落,但仍以365亿的市值处于历史高位。

此次公司选择继续向泉泓投资追加投资,或许正是看中了投资所带来的超出财务回报之外的“隐形福利”。

30年国民饮料,跨界做投资

养元饮品的前身是河北元源保健品饮料,由衡水电力实业总公司和衡水电业局劳动服务公司于1997年共同成立。然而,由于经营不善,不到两年后该公司便被河北老白干集团兼并。但老白干集团的介入并未给养元饮品的发展带来实质性改善。

转机出现在2005年。当时,以姚奎章为核心的58名员工,以309.49万元的总价从老白干集团手中收购了养元饮品的全部产权。

同年,私有化后的养元饮品创立了“六个核桃”品牌,并借助衡水老白干的销售渠道铺货,迅速打开市场,仅用一年时间就实现了3000万元的销售额。

2009年,公司进一步将产品卖点明确聚焦于“健脑益智”功能,推出了日后家喻户晓的经典广告语——“经常用脑,多喝六个核桃”。同时,养元饮品投入6000万元,邀请著名主持人陈鲁豫担任品牌代言人,并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广告片。

这一系列营销举措推动了公司业绩的快速增长。公开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1年间,养元饮品的年营收增幅接近100%。到2015年,公司营业收入达到91.17亿元,净利润约26.2亿元,创下历史峰值。

然而,自此之后,公司收入增长开始显现疲态。2016年至2021年,养元饮品的营收同比变化幅度分别为-2.38%、-13.03%、5.21%、-8.41%、-40.65%和55.99%。六年中仅有两年实现正增长,2021年的营收规模仅为2015年的76%。

面对主营业务增长乏力,养元饮品开始积极探索新的增长曲线。与许多消费品上市公司的选择相似,除了拓展产品品类和营销渠道之外,企业也开始试水私募股权投资领域。

投中嘉川CVSource数据显示,早在2015年,养元饮品就作为LP投资了由元潮创投管理的高胜康睿基金。该基金规模1.38亿元,主要投向高科技、节能环保、新能源、医疗等领域,已投企业包括浩泰智能、弘业电气以及丰泽股份。

2021年5月,养元饮品又联合闻名基金共同发起设立了泉泓投资(也就是本次增资的主角),该基金初始规模30亿元。其中,养元饮品作为LP认缴出资29.97亿元,闻名基金出资300万元并担任GP。

截至目前,泉泓投资已经出手了长控集团、阵量智能、衡川新能源、瑞浦兰钧、紫光华智、紫薇宇通以及新潮传媒7家企业,共计出资29.54亿元。

今年8月,养元饮品发布了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65亿元,同比下降16.19%;实现归母净利润7.44亿元,同比下降27.76%。

虽然业绩表现欠佳,但其却手握大量现金流——财报显示,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7亿元,报告期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达14.59亿元。

充裕的现金流,或许正是养元饮品持续向一级市场出资的底气。

消费上市公司,纷纷化身LP

现如今,跨界投资已成为消费类上市公司寻求增长的重要战略路径。

以养元所处的饮品市场为例。近日,蜜雪冰城刚发布公告,宣布以2.97亿元收购“鲜啤福鹿家”53%股权,正式进军现打鲜啤赛道。此外,乳业两大巨头——蒙牛、伊利,也在近期分别成立创投业投资基金公司。

事实上,早在2019年,伊利就成立了CVC健瓴资本,截至目前,健瓴资本管理规模超40亿元,分别为健瓴风险投资基金1期、健瓴母基金、健瓴创新种子基金及美元风险投资基金。

蒙牛方面,则是在2021年设立了全资孵化器平台和唯一的CVC基金——蒙牛创投,机构主要围绕蒙牛营养、食品生态链去做产业投资,布局方向包括老年经济、营养、健康生命科技、生物科技以及合成生物制造多个领域。

而如果将视线进一步扩大至整个消费品市场,参与者数量更是不胜枚举。

就在昨日(10月16日),宠物卫生护理龙头依依股份发布公告称,为持续完善公司宠物行业的投资布局,拟出资7020万元参设创投基金,出资比例44.8448%,基金管理人为金鼎资本。

两天之前,依依股份刚发布停牌公告,称正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交易标的为宠物粮知名品牌 “高爷家”。

更早之前,洽洽食品则是作为LP参与出资设立了长沙绿叶水果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洽洽做投资最早可追溯到2021年,当时公司及旗下全资子公司创味作为LP参与出资了三只基金,间接投资了网红茶饮品牌书亦烧仙草。同年12月,联合上海复星高科技等5家机构,共同投资设立复星洽洽科技消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于消费与科技领域。

从上述案例不难发现,很多老牌消费企业大举进军投资领域的“起点”都集中在2021年前后,当时正是一级市场消费投资最热的时候。如今传统餐饮和零食品牌已不再是消费投资的主流,但产业资本的脚步却未停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P波谱”,作者:王满华,36氪经授权发布。

+1
22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一年售出300万件。

5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