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第一城,又一个万亿产业来了
在近日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上海市科委透露,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持续增长,从2021年7617.14亿元增长至2024年9847.0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8.94%;2025年上半年达5005.66亿元,预计今年将突破1万亿元。
数据还显示,上海生物医药制造业产值从2021年1712亿元增至2024年2011.6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6.9%。截至2024年末,上海生物医药规上企业达2183家,涵盖制造、服务、批发等多个行业。国际排名前20位的药企和排名前20位的医疗器械企业中,各有19家在上海设立总部、生产中心或研发中心。
作为我国“经济第一城”,上海已构建电子信息、汽车、高端装备、软件和信息服务四大万亿级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破万亿,意味着上海将迎来又一个万亿产业。
作为国内最早布局生物医药产业的城市之一,早在1993年,上海就将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2020年,上海市“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推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倍增”。2024年,上海又启动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包括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母基金以及未来产业基金,总规模1000亿元。
根据《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的目标,到2025年,上海将初步建成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核心承载地,包括6个百亿元级产业园区,产业规模超1万亿元。
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去年,上海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1.8万亿元,其中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占据“半壁江山”。
此前公开数据显示,上海已形成完整的生物医药产业链和“生态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逾8万家,其中30多家企业登陆科创板,排名全国第一。
2024年,上海7个1类创新药、15个第三类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分别占全国的17.5%、32.6%。海外授权许可交易金额超过5亿美元的项目15项,交易额198.3亿美元,同比增长30.5%,排名全国第一。
眼下,上海已站在跨越生物医药万亿产业规模的当口,全球生物医药产业也处在深度调整阶段,上海如何更进一步?
据上海市科委最新透露,上海将全力推动基础研究、孵化转化、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落地生产、推广应用全链条加速,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加快建设世界级生物医药创新高地和产业集群。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进化论”,作者:刘艳美,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