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美元的金价,是投资新起点还是山顶?
北京时间10月7日,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公开建议投资者在资产组合中配置15%的黄金,高于世界黄金协会建议的5%-10%
“现在就像20世纪70年代(美国放弃金本位制度),投资者应该比平常持有更多的黄金。”
北京时间10月7日,桥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创始人瑞·达利欧公开建议投资者在资产组合中配置15%的黄金,高于世界黄金协会建议的5%-10%。
次日,伦敦现货黄金(COMEX黄金)价格突破4000美元/盎司大关,盘中一度触及4081美元,当日以4060.6美元的收盘价续创历史新高。
8月下旬以来,COMEX黄金价格上涨超670美元。拉长时间来看,年内黄金价格上涨已超50%。截至9月30日,黄金年内创下39个历史新高,其中9月就创下13个新高。进入10月以来,这一趋势仍在继续。
多位受访者表示,黄金ETF和全球央行购金行动是本轮金价飙涨的两大主要推手。
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9月全球黄金ETF获173亿美元资金流入,创历史最高单月流入规模。这也是黄金ETF连续第四个月实现流入。
黄金储备方面,8月全球央行恢复净买入,令全球黄金储备增加15吨。9月以来,全球多家央行宣布继续增持黄金。其中,中国央行9月净买入1.24吨,连续第11个月增持黄金。
10月6日,高盛集团发布的报告将2026年底的金价预期从4300美元大幅上调至4900美元,理由是“央行增持与私人部门分散化配置需求强劲”。
“黄金在短期出现超买并且维持了较长时间,但目前还未看到触发大跌的信号。”浙商证券宏观联席首席分析师廖博认为,金价有望再创新高。
亦有业内人士持不同观点。“高处不胜寒。”一位外资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对《财经》直言,“现在这个位置怎么说都容易打脸。”
美欧投资者大幅加仓黄金ETF
8月下旬以来,全球投资者大幅加仓黄金ETF,成为推动本轮金价飙涨的关键变量。
黄金ETF是一种基金产品,它主要投资于黄金,追踪现货黄金价格波动,并在证券市场进行交易。
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6月以来,全球黄金ETF连续四个月获得资金流入。
刚刚过去的9月,全球黄金ETF录得创纪录的173亿美元流入,一举将三季度黄金ETF资金流入量推高至260亿美元,创历史最大季度流入规模。
其中,北美与欧洲地区的基金流入量持续领跑。
黄金协会数据显示,9月北美与欧洲地区的黄金ETF分别获得106亿美元和44亿美元的资金流入,主导了当月全球黄金ETF表现。
进入10月,这一趋势仍在持续。10月9日,全球最大黄金ETF——SPDR Gold Trust持仓较上日增加1.43吨,当前持仓量为1014.58吨。
全球知名投行高盛发布报告称,近期金价突破的关键驱动力之一,是西方投资者对黄金ETF的强劲需求。
境内投资者亦在大力买入黄金ETF。
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已上市的14只黄金ETF总规模合计1700亿元,较年初增长近1000亿元。其中,四只黄金ETF产品规模突破百亿元,规模最大的华安黄金ETF达到682.63亿元,较年初增长近400亿元。
全球央行是黄金市场的另一大买家。
2022年以来,全球央行购金需求强劲,成为推动金价长期上涨的重要力量。
2022年-2024年,全球央行连续三年购金量超过1000吨,远超2010年-2021年的平均水平(473吨)。摩根大通此前预计,2025年全球央行的黄金购买量将达到900吨。
2025年上半年,全球央行购金总量为415吨,较2024年上半年的525吨减少21%,购金步伐有所放缓。尽管如此,全球央行购金仍是仅次于金饰制造的第二大黄金需求支柱。
“各经济体央行通常都是战略性黄金买家,但在购金时也不能完全无视价格因素。”世界黄金协会报告称,黄金价格上涨可能是导致各经济体央行放缓购金步伐的原因之一。
不过,世界黄金协会认为,在金价上涨的背景下,各经济体央行仍继续增持黄金,凸显了在不确定性环境下,全球央行仍持续看好黄金作为战略资产的价值。
购金需求有望持续
世界黄金协会最新发布的报告认为,政治紧张局势、美元疲软和投资需求将黄金再次推向新高。
“8月下旬,随着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8月22日杰克逊霍尔会议上释放明显的鸽派信号,金价受降息预期驱动,开启年内第二轮上涨,此后进一步受到欧洲国家债务危机、特朗普强力干涉美联储独立性等多方面因素的支撑。”光大证券首席宏观分析赵格格对《财经》表示,国庆假期期间,美国政府超长期停摆,日本高市早苗胜选,及法国总理勒科尔尼辞职,进一步削弱市场对西方国家主权货币的信心,驱动黄金价格上行。
“2024年以来,全球央行购金行动成为金价快速上涨的重要推手。”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此前接受《财经》采访时表示,这主要源于各经济体央行对美元信用的担忧。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的调查,受访央行表示继续购金的主要动机包括:重新平衡黄金的储备量、调整本国产黄金的购入量以期达到更优的黄金战略储备水平、担忧金融市场的动荡包括危机风险增加和通胀的上升等。
廖博预计,来自各经济体央行的资金有望保持净流入,其核心推动力在于信用货币与黄金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替代关系。
黄金ETF资金的大幅涌入成为近期金价上涨的新变量。
赵格格特别提到,本轮黄金ETF资金涌入主要受益于美国和欧洲资金流入,亚洲资金贡献有限。其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导致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下降。黄金ETF资金开始持续流入。
二是在当前地缘局势持续动荡、发达国家主权债务信用风险上升,投资者对信用货币体系的信任度下降,对黄金的战略性配置需求提升,将黄金作为多元化投资工具。
“欧美资金持续流入黄金ETF,显示对黄金配置需求的转变或正在从全球央行向私人投资领域扩散,旨在对抗持续累积的全球债务风险。”赵格格说。
展望未来,多位受访人士认为,驱动金价上涨的短期和长期因素仍在发挥作用。
短期来看,美欧日政坛变局所触发的主权货币信用风险仍然在持续发酵,而美国政府停摆导致降息路径或更有可能“按部就班”地延续9月指引,驱动资金通过交易黄金来押注降息预期。
“如果美联储降息突然出现变数,或美国两党超预期达成共识,可能会对当前的黄金市场带来情绪上的降温。”赵格格表示,不过今年4月中旬至8月中旬,在没有进一步利好兑现的情况下,黄金价格并没有出现大幅回调,仅是在平台期来回震荡,由此也可以看出黄金表现出较强的易涨难跌的属性。
长期来看,全球央行和私人部门有望持续增持黄金。
中信建投报告指出,未来的潜在持金需求仍然广阔。仅从央行的数据看,2025年二季度,全球平均黄金对外汇储备占比约为21%。如果全球外汇储备500亿美元以上的国家和地区皆提至21%,按3660美元/盎司伦敦黄金现价计算,潜在总购金需求约为1.3万吨,涉及潜在外汇储备调整规模约为1.5万亿美元。
赵格格认为,长期来看,黄金依然具有较强的配置价值。“在全球秩序重构、信用货币体系裂痕加深、信用频遭质疑的背景下,私人投资领域中黄金配置比例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对抗持续累积的全球债务风险。”
(作者为《财经》记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经五月花”(ID:Caijing-MayFlower),作者:唐郡,编辑:张威 袁满,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