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充第一股挚达科技港股挂牌,首日大涨192%
10月10日,在香港上市的内地科技股几乎“全盘尽墨”。而万绿之间一点红,就是当日挂牌的中国家用充电桩第一股——挚达科技。
挚达科技向港交所三递招股书,终于在10月10日挂牌,开盘即大涨183.92%,截至收盘,报195.5港元,较招股价66.92港元上涨192.14%。市值来到了116.89亿港元。
挚达科技是中国较为独特的电动汽车家用充电桩解决方案提供商,所在市场市占率第一。挚达科技既提供充电桩设备,也提供安装等服务和数字化平台,还围绕家充场景提供数字能源管理,另外也有“硬核科技”傍身——开发了自动充电机器人。
较为遗憾的是,挚达科技还在寻求盈利之途。
挚达科技在招股书“亮剑”,表态“正在战略性地降低价格,以扩大我们的市场份额,保持我们的领先地位”。
“一旦竞争格局趋于稳定,我们将集中精力提高毛利率。”此外,寄望于国内电动汽车供应链竞争格局优化、创新营销、海外市场、科技产品,挚达科技希望走上盈利之途。
家充第一
对于新能源汽车和充电行业而言,挚达科技一开始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是——特斯拉的家充服务商。
确实,成立于2010年的挚达科技,一开始就是以家充桩安装服务起家。
故事起源于“沙县小吃”的发源地福建省三明市沙县。
1993年,沙县一中理科高考状元,考入了上海同济大学汽车工程系。他就是黄志明,挚达科技的创始人。
黄志明在上市仪式上讲话
黄志明在同济大学汽车工程系毕业后,曾经在上汽大众服务12年。
2010年,黄志明成立上海挚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瞄准了还几乎无人关注的充电桩行业。
那个时候,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基本还处在示范、试点运营阶段,私人消费市场还没有启动,更没有充电桩市场。
2014年开始,特斯拉进入中国,需要本地的安装服务商。黄志明抓住机会,成为特斯拉首批也是最主要的家充服务商。
后来,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启动、扩大。挚达科技也逐步拓展业务版图,既提供安装服务,也生产销售家用桩设备,还提供服务平台,也少量涉及了社区充电,并且围绕家庭充电提供了光伏+充电的能源管理方案。
挚达科技和股东中鼎合资建设了充电桩生产工厂
其业务形式和客户也在不断变化。
为车企提供家充桩及安装服务还是主营业务,但客户已经变成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主力玩家。比亚迪既是它最大客户之一,也是其股东。
不仅仅是比亚迪,2024年电动汽车销量计中国十大汽车制造商中,挚达科技为其中七家厂商提供充电桩及配件或服务。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出去,挚达科技也为它们在海外提供充电桩和安装服务。
另外,随着一些车企放弃赠送充电桩和安装服务,挚达科技也直接面向消费者售卖充电桩和安装服务。在电商平台,挚达科技是充电桩销售排列前三的品牌。
此外,挚达科技也建设了一些社区充电项目,销售家庭能源管理解决方案,开发自动充电机器人等等。
挚达科技家庭能源管理方案
至此,挚达科技在这个细分赛道成为龙头。其招股书称,2022年以来中国家用电动汽车充电桩的累计销量及销售额计,挚达科技均排名第一,市场份额分别约为13.6%及10.3%。按2024年全球家用电动汽车充电桩销量计,挚达科技排名第五,市场份额约为3.9%。按2024年中国家用电动汽车充电桩销量计,挚达科技排名第三,市场份额约为6.6%。
累计来看,挚达科技交付130万台电动汽车充电桩,并完成130万次安装及售后服务工作。
2022年-2024年间,挚达科技的收入分别为6.97亿元、6.71亿元和5.93亿元。
从排行和收入来看,挚达科技为什么出现了下降趋势呢?
龙头也难
家充桩市场中,车企基本依托第三方提供充电设备和安装服务。
但在这一市场中,价格竞争颇为激烈,产品差异客户认同度不高,竞争壁垒也不高。
根据招股书,挚达科技充电桩平均售价在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及截至2025年一季度,向汽车制造商销售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平均售价分别为711.6元、839.1元、697.9元及721.9元。
这一背景还叠加了挚达科技对于大客户比亚迪的过度依赖。
在招股书中,挚达科技披露,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各年度以及截至2025年一季度,“客户B”收入则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约38.3%、32.0%、25.0%及17.0%。
2023年中,在价格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挚达科技未能在客户B的投标中标,导致向客户B销售的电动汽车充电桩销量由2023年的8.5万台下跌至2024年的2706台,并下跌至截至2025年一季度的0台。来自客户B的收入分别为2.14亿元、人民币1.48亿及3690万元,分别占收入的32.0%、25.0%及17.0%。
这很大程度解释了挚达科技收入下降的幅度。
同时,虽然毛利率接近20%,但是因为有相对较高的经营开支,挚达科技盈利情况也很不好。
“我们自2010年起开始营运,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招股书说,挚达科技于2022年、 2023年及2024年,净亏损2510万元、5810万元及2.35亿元。
破解之道在哪里?
首先,当战还得战。挚达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也在降低价格,以扩大市场份额,保持领先地位,希望在竞争格局稳定之后,再集中精力提高毛利率。
在客户方面,挚达科技希望摆脱车企依赖,提升直面客户的零售占比。这一市场虽然也存在价格战,但总体仍然高于卖给车企的产品。2025年一季度,挚达科技零售充电桩4.02万台,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4.36倍。
在天猫搜索充电桩,挚达的产品排在最前
2024年,挚达科技零售业务收入已经达到7520万,占总收入12.7%。
鉴于零售利润率及盈利能力较高,这部分收入也将提升盈利能力。
其次,挚达在研发高毛利率产品,标志之一就是自动充电机器人——毛利率可达30%。
挚达科技于2023年10月推出首个电动汽车充电机器人产品,2024年因此产生的收入为410万元。2025年一季度,挚达科技交付了10台电动汽车充电机器人,同期产生收入人民币190万元。充电机器人的平均售价约为18.82万元。
极氪汽车的自动充电机器人主要就来自挚达。
第三,挚达科技也在积极拓展国际业务。挚达科技的产品及服务已覆盖22个国家。在泰国和巴西这两个中国以外增长迅速的电动汽车市场,挚达科技都是率先建立地位且备受认可的提供商之一。挚达科技还在泰国建设、投产了工厂,并在沙特建设合资工厂。
挚达科技泰国工厂已经投产
由于海外市场充电桩的平均售价普遍高于中国,将贡献较高盈利。
除此之外,挚达科技还希望有效管理销售成本,降低经营开支,来提升总体盈利水平。
盈利难的原因,有挚达科技自身问题,也有行业的通病对它的影响。除了前面提到的价格战,还有账期难题。
挚达科技称,2022年、2023年、2024年及截至2025年一季度,平均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分别为194天、248天、231天及163天。
这一季度的163天,挚达科技已经将其描述为“改善”。
在挚达科技寻求上市期间,中国汽车主管部门也在治理占款问题。
在国务院修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之后,主要车企均已向其供应商承诺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
中国汽车行业过度价格竞争、长期压款现象如果能改善,对于挚达科技而言,也是走向盈利的巨大助力。
这对新能源汽车行业也会是好事。毕竟,一个连龙头都不能盈利的家用充电桩行业,还怎么给整车提供积极的支持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赛博汽车”(ID:Cyber-car),作者:邱锴俊,编辑:章涟漪,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