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网红点心门店全关,健康烘焙是伪命题?

红餐网·2025年09月29日 20:08
“健康牌”不好打。

上海网红点心门店全关,怎么了?

“怎么都没了啊,我爱的仙豆糕。”近期,有上海网友发帖称,姜先生仙仙豆糕门店全关了。

姜先生仙仙豆糕2019年于上海创立,以“低糖低脂,绿色健康”为特色,曾进驻了环球港、长宁龙之梦、大悦城、来福士等上海一众中高端商场。有消费者评价,“每次路过,十次有九次都在排队!”

近两年,健康、减糖成为烘焙赛道趋势,但一批主打低糖、低脂、健康的烘焙品牌处境却不容乐观。

门店全关,所属公司已经申请注销

2019年6月,姜先生仙仙豆糕在上海开出首家门店,主打仙仙豆糕单品。

“仙豆糕”是一款老北京传统小吃,由黑豆、绿豆、雪山黑肾豆、花豆和花生豆这五种豆类混合而成的点心。

姜先生仙仙豆糕在“仙豆糕”这款传统点心基础上,提出了“低糖低脂,绿色健康”的理念。比如声称采用高品质食材,少油少糖纯手作。其原料包括越南紫薯、埃曼塔乳酪、玛瑙红豆等,同时仙豆糕烘烤的过程中不放油慢烘。

姜先生仙仙豆糕还设置了开放式透明厨房,产品都是纯手工制作,顾客能看到店员现场手工揉捏馅料,使用特殊模具卡出小方块的全过程。

据大众点评,姜仙生仙仙豆糕有10余种口味,除了经典的五谷原味,还有肉松麻薯、紫薯乳酪、葡萄香米、鲜香芋头、红豆等网红口味,一个“小方块”的售价为6-9元,人均消费为20多元。  

△图片来源:姜先生仙仙豆糕官方公众号

过去几年,在“新中式”“健康”风潮持续影响下,姜先生仙仙豆糕也迎来了高光时刻。

在上海工作的陈丽(化名)告诉红餐网,2020年,她每次去上海环球港买姜先生仙仙豆糕,都要排上近半个小时队。“有时候遇到代购,排队更久。”

随后两年,姜先生仙仙豆糕进驻了上海环球港、大悦城、来福士、长宁龙之梦等中高端购物中心,进一步扩大了知名度。同时,其还走出上海,在杭州、嘉兴等城市开店,高峰时期门店近20家

然而好景不长,近两年,姜先生仙仙豆糕逐渐开始走下坡路,上海、杭州、嘉兴等地门店相继关门。据公开信息,今年初,姜先生仙仙豆糕仅剩上海世纪汇和嘉定万达广场两家门店。9月初,姜先生仙仙豆糕最后一家店歇业,全国已无门店。

值得一提的是,红餐网查阅企查查发现,姜先生仙仙豆糕所属的企业西安倍鲜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已经于7月29日新增了注销备案,目前仍在走注销流程。

△图片来源:企查查截图

不止姜先生仙仙豆糕,红餐网注意到,市面上一批主打健康、低糖、低脂的烘焙品牌日子也不好过。

比如桃禧满满,2022年8月成立,以“低糖”“益生菌”等概念切入烘焙市场,半年内迅速蹿红,不仅登上了多个平台的热门榜单,还获得数百万天使轮融资。但近两年,桃禧满满一边开店一边关店,大众点评显示,目前其仅有13家门店

主打“零蔗糖”概念的鹤所,2022年-2023年一年内曾拿下2轮融资,投资方分别为奈雪的茶旗下投资公司“美好自有力量”以及麟阁创投。彼时,鹤所曾表示,所融资金将用于加速门店拓张、产品研发和组织升级等。但鹤所高峰时期仅在北京、天津、沈阳3个城市开出7家门店。今年以来,鹤所悄然关闭了多家门店,据大众点评,目前仅剩北京2家、天津1家门店正常营业

△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除了这些主打“健康烘焙”概念的品牌,红餐网发现,部分曾经将“健康”作为品牌定位的烘焙店,也不再提及这一概念。

比如当下高人气的祐禾,2016年创立时定位为“高端健康现烤面包连锁品牌”。近两年,祐禾仍有健康面包系列产品,但在品牌宣传时鲜少提及“健康”,而是突出“原料好”“新鲜现烤”等。

曾经以健康生日蛋糕为特色的广东烘焙品牌BAKE&THINGS焙可星,今年4月将品牌定位调整为“展示和贩售现场焙烤的一切”。

健康烘焙是伪概念?

为何餐饮行业的健康风潮愈演愈烈,不少品牌也热衷于推出低糖减脂的烘焙产品,但真正打起“健康”这张牌,却没想象中容易呢?

曾有12年烘焙行业从业经历的张军(化名)告诉红餐网,很多产品打着健康烘焙的旗号,实际只是概念性添加健康原料

张军表示,所谓的健康烘焙产品,多是通过替换或减少面粉、糖、黄油这些核心成分,来达到宣传的“低糖”“低脂”“无添加”等健康特性,比如用糖醇和天然甜味剂作为代糖,但少量添加/替换“健康原料”达不到真正让人健康饮食的目的。

再加上烘焙产品在消费者心智中,原本就是味觉享受和即时满足感的产品,当核心原材料面粉、黄油、糖等大幅度替换或者比例调整后,对于制作工艺的考验和要求也更高,同时也不可避免在口味、风味上作出一定程度的牺牲,这可能会导致产品概念好,但市场不买单,复购率低

“真正原材料和制作工艺都非常健康的面包,并不好吃,美味和健康的平衡很难做。”上海一精品烘焙店老板Nancy(化名)坦言,其曾在面包中尝试融入一些无添加面粉和谷物类原料,做出来的成品口感相对干硬,而国内消费者普遍喜欢口感偏软的面包,最终这款产品销量表现很一般。

从另一个角度看,健康的原料往往意味着更高的成本,因此健康烘焙产品的价格也相对较高。

像鹤所,一份三星拿破仑卖28元,一个黑芝麻碱水面包卖12元,人均消费在45元左右。对比来看,北京多家烘焙店同类型拿破仑产品的售价在14-25元。

尽管消费者越来越在意“配料表”“原材料”,但想让他们真正买单,并不容易。

Nancy直言,在商业模式上,能完美解决这个矛盾的烘焙产品少之又少,大多数尝试都倒在了口感和成本的关卡上

种种因素叠加,也让定位“健康”的烘焙品牌陷入了一个尴尬的中间地带。

对于追求极致健康的消费者,他们会倾向于选择真正健康绿色有机的食品,而不是“相对健康”的烘焙产品;对于追求口感和性价比的消费者,他们的快乐在大多数普通烘焙店里就能得到满足。

目前来看,想要打出“健康”这张牌,烘焙品牌恐怕还是要找到更多价值点。比如强调健康、新鲜的原麦山丘,还通过标注面包出炉时间、现场切割等方式满足消费者对新鲜、品质的需求。

又比如今年走红的“中药面包”,通过加入黄芪、当归、茯苓、枸杞等药食同源的原料,使其成为“功能性产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红餐网”,作者:李金枝,36氪经授权发布。

+1
4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行业里的每一位从业者,都绕不开新一轮选择与考验。

2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