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反复抱怨,原因只有一个
在管理工作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人:
他们总是在抱怨,讲着一些不痛快的经历。
比如,抱怨工作太多,压力太大;客户太挑剔,流程不合理;跨部门协作难,效率太低;
难道他们是心态差,是一个浑身负能量的人吗?
在我看来,事实,未必如此。
01 抱怨的背后,是没有被看见的需求
心理学认为,每一个抱怨的背后,都是内心深处未被满足的需求。
工作中,下属的抱怨,也是如此,可能背后就藏着一个需求。
这就像婴儿哭闹,表面上是在发脾气,实际上可能是在说“我饿了”、“我困了”、“我需要关注”。
所以,从这个维度来讲,抱怨不是问题,而是问题的症状。
如果一个人反复抱怨同一件事,通常意味着:要么你给的解决方案没触达核心问题,要么他根本不是在要解决方案。
根据我这些年的观察和管理经验,我发现团队里的反复抱怨,多半藏着3类未被看见的需求:
1.被认可的需求
很多管理者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是:“我只看结果,不管过程”。
他们觉得把事做好是本分,却忘了下属也是普通人。
下属需要通过 “被看见” 确认自己的价值,需要通过 “被认可” 获得继续努力的动力。
当付出一次次被忽视,抱怨就成了下属唯一的情绪出口。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做销售的同学抱怨“客户太难搞”,他是真的在抱怨客户么?
也许不是。他可能是在表达自己连续跟进一个月的坚持,却没人认可。
2. 被支持的需求
相对于管理者而言,下属永远是资源稀缺的一方,他缺乏内部人脉和外部渠道的支持,所以很多时候,管理者不提供支持,下属就难以拿到绩效。
哈佛商学院的一项研究也显示:一个人在工作中能否取得绩效,72%是由他的上级决定的,他自身决定绩效的比例只占28%。
问题是,很多人不太会做向上管理,也不知道怎么向上级需求帮助。
怎么办呢?只好用“抱怨” 的方式传递难处。
比如,下属抱怨跨部门协作太难了,是他沟通能力差么?未必是,可能就是
因为他推不动,你作为上级,帮他协调了,解决了,抱怨也就不会有了。
3. 被尊重的需求
现在的年轻下属,比老一辈更在意 “被尊重、被重视”。
他们希望自己的想法能被倾听,哪怕不被采纳;希望自己的意见能被回应,哪怕被否决。
当他们的表达一次次被忽视、被打断、被否定,抱怨就成了 “争取尊重” 的方式 。
比如,很多员工会抱怨开会没用,是真的在抱怨开会没有意义么?
很可能他只是在抱怨,自己在会议上的意见不被在意,像个透明人,没有存在感。
所以说,员工抱怨的背后,可能是未被看见的需求。
你只有看见这些需求,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02 如何从抱怨背后,看到真实需求?
作为管理者,面对下属的抱怨,最忌讳的是批评,或者是装聋作哑。
而是要做“翻译”,把模糊的抱怨翻译成具体的需求。
那么,怎么做呢?可以归纳为4个步骤:
1.先要倾听,接住情绪
很多管理者一听到抱怨,第一反应就是反驳或说教。
比如,员工抱怨客户难搞,他首先是挑下属的毛病:“别总抱怨,你怎么不想想是自己沟通能力差?”
可这么做,只会把 “沟通的门” 关上。
所以,你要注意倾听,接住他的情绪,你要让他觉得 “你站在他这边”。
接住情绪的核心,是先共情,再沟通。
不要急于判断 “谁对谁错”,先让下属把情绪发泄出来,设身处地地代入自己,聆听对方的倾诉,理解对方的难处并感同身受。
只有这样,他才愿意说出背后的真话。
2.拆解抱怨,定位需求
抱怨往往是模糊的,比如“客户太难搞了” “工作太累了”“团队氛围不好”,如果不拆解,根本找不到需求。
拆解的核心,是用提问代替判断。
丰田公司著名的“5Why”分析法,同样适用于挖掘抱怨背后的真实需求。
比如,下属抱怨客户难搞,你就可以连续追问:
问:为什么你会觉得客户“难搞”?
答:客户频繁变更需求,提出不合理的要求?
问:客户为什么这样?
答:客户觉得我们提供的产品不是他们想要的。
问:为什么不是他们想要的呢?
答:我们只介绍了我们的产品,没关注客户的需求。
问:为什么没关注客户需求呢?
答:在服务期间,我们没有随时了解客户的需求,缺少和客户高层的沟通。
问:为什么缺少和客户高层的沟通呢?
答:我们只关注做事了,没有建立客户需求沟通的渠道。
你看,通过5个连续的设问,你发现,客户不满意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建立客户需求的沟通渠道。
那么接下来,你要做的其实就是去建立一个客户沟通的机制。
3.验证假设,确认需求
有时候你拆解出来的需求,可能只是自己的猜测,而不是对方真实的需求。
比如下属抱怨 “加班太多”,你以为他需要 “减少任务”,结果他可能是希望加班要有相应的补偿,能给加班费。
所以,拆解后,一定要验证假设,确认需求。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复述需求 + 确认”。
比如,下属抱怨跨部门协作难,你拆解需求后,就可以问他:“是不是需要我帮你跟技术总监协调人手?如果是这样,我明天就去对接。”
管理者最怕 “我以为你需要,结果你不需要”,通过这个法子,可以找到下属的真需求,避免做无用功。
4. 回应需求,闭环解决
看到需求、确认需求还不够,最关键的是回应需求,解决问题。
否则,下属会觉得 “你只是听听而已,根本不打算解决”。
回应需求,通常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能立刻解决的,马上行动。
如果需求是“被认可”,那么就去表扬他,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如果需求是 “需要资源支持”,就立刻协调、帮他解决。
你能立刻回应需求,就能立刻瓦解抱怨。
第二种,不能立刻解决的,明确节点。
如果需求是 “调整考核标准”“优化流程”,没法立刻解决,一定要明确给出节点。
很多时候,下属在意的不是“需求马上被满足”,而是 “需求被重视、有进展”。
明确的节点能让他觉得问题在被解决,事情在推进。
所以,回应需求的核心,是你要有反馈,有行动。 哪怕需求暂时满足不了,只要让下属看到 “你在为他的需求努力”,抱怨就会慢慢减少。
最后,总结一下:员工反复抱怨的背后,可能是没有被看见的需求。所以,下次当下属又开始抱怨时,不妨先压下反驳的冲动,问问自己:“他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是我看见他的付出?是我认可他的价值?还是我支持他的成长?”
好的管理者,不是抱怨的终结者,而是需求的翻译官。
共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张丽俊”,作者:张丽俊,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