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反复抱怨,原因只有一个

张丽俊Cherry·2025年09月28日 09:44
抱怨背后是未被满足的需求,管理者需倾听、拆解、验证并回应。
只有一个
A轮北京市2015-12
专注于消费级文玩商品的聚合分发平台
我要联系

在管理工作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人:

他们总是在抱怨,讲着一些不痛快的经历。

比如,抱怨工作太多,压力太大;客户太挑剔,流程不合理;跨部门协作难,效率太低;

难道他们是心态差,是一个浑身负能量的人吗?

在我看来,事实,未必如此。

01 抱怨的背后,是没有被看见的需求

心理学认为,每一个抱怨的背后,都是内心深处未被满足的需求。

工作中,下属的抱怨,也是如此,可能背后就藏着一个需求。

这就像婴儿哭闹,表面上是在发脾气,实际上可能是在说“我饿了”、“我困了”、“我需要关注”。

所以,从这个维度来讲,抱怨不是问题,而是问题的症状。

如果一个人反复抱怨同一件事,通常意味着:要么你给的解决方案没触达核心问题,要么他根本不是在要解决方案。

根据我这些年的观察和管理经验,我发现团队里的反复抱怨,多半藏着3类未被看见的需求:

1.被认可的需求

很多管理者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是:“我只看结果,不管过程”。

他们觉得把事做好是本分,却忘了下属也是普通人。

下属需要通过 “被看见” 确认自己的价值,需要通过 “被认可” 获得继续努力的动力。

当付出一次次被忽视,抱怨就成了下属唯一的情绪出口。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做销售的同学抱怨“客户太难搞”,他是真的在抱怨客户么?

也许不是。他可能是在表达自己连续跟进一个月的坚持,却没人认可。

2. 被支持的需求

相对于管理者而言,下属永远是资源稀缺的一方,他缺乏内部人脉和外部渠道的支持,所以很多时候,管理者不提供支持,下属就难以拿到绩效。

哈佛商学院的一项研究也显示:一个人在工作中能否取得绩效,72%是由他的上级决定的,他自身决定绩效的比例只占28%。

问题是,很多人不太会做向上管理,也不知道怎么向上级需求帮助。

怎么办呢?只好用“抱怨” 的方式传递难处。

比如,下属抱怨跨部门协作太难了,是他沟通能力差么?未必是,可能就是

因为他推不动,你作为上级,帮他协调了,解决了,抱怨也就不会有了。

3. 被尊重的需求

现在的年轻下属,比老一辈更在意 “被尊重、被重视”。

他们希望自己的想法能被倾听,哪怕不被采纳;希望自己的意见能被回应,哪怕被否决。

当他们的表达一次次被忽视、被打断、被否定,抱怨就成了 “争取尊重” 的方式 。

比如,很多员工会抱怨开会没用,是真的在抱怨开会没有意义么?

很可能他只是在抱怨,自己在会议上的意见不被在意,像个透明人,没有存在感。

所以说,员工抱怨的背后,可能是未被看见的需求。

你只有看见这些需求,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02 如何从抱怨背后,看到真实需求?

作为管理者,面对下属的抱怨,最忌讳的是批评,或者是装聋作哑。

而是要做“翻译”,把模糊的抱怨翻译成具体的需求。

那么,怎么做呢?可以归纳为4个步骤:

1.先要倾听,接住情绪

很多管理者一听到抱怨,第一反应就是反驳或说教。

比如,员工抱怨客户难搞,他首先是挑下属的毛病:“别总抱怨,你怎么不想想是自己沟通能力差?”

可这么做,只会把 “沟通的门” 关上。

所以,你要注意倾听,接住他的情绪,你要让他觉得 “你站在他这边”。

接住情绪的核心,是先共情,再沟通。

不要急于判断 “谁对谁错”,先让下属把情绪发泄出来,设身处地地代入自己,聆听对方的倾诉,理解对方的难处并感同身受。

只有这样,他才愿意说出背后的真话。

2.拆解抱怨,定位需求

抱怨往往是模糊的,比如“客户太难搞了” “工作太累了”“团队氛围不好”,如果不拆解,根本找不到需求。

拆解的核心,是用提问代替判断。

丰田公司著名的“5Why”分析法,同样适用于挖掘抱怨背后的真实需求。

比如,下属抱怨客户难搞,你就可以连续追问:

问:为什么你会觉得客户“难搞”?

答:客户频繁变更需求,提出不合理的要求?

问:客户为什么这样?

答:客户觉得我们提供的产品不是他们想要的。

问:为什么不是他们想要的呢?

答:我们只介绍了我们的产品,没关注客户的需求。

问:为什么没关注客户需求呢?

答:在服务期间,我们没有随时了解客户的需求,缺少和客户高层的沟通。

问:为什么缺少和客户高层的沟通呢?

答:我们只关注做事了,没有建立客户需求沟通的渠道。

你看,通过5个连续的设问,你发现,客户不满意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建立客户需求的沟通渠道。

那么接下来,你要做的其实就是去建立一个客户沟通的机制。

3.验证假设,确认需求

有时候你拆解出来的需求,可能只是自己的猜测,而不是对方真实的需求。

比如下属抱怨 “加班太多”,你以为他需要 “减少任务”,结果他可能是希望加班要有相应的补偿,能给加班费。

所以,拆解后,一定要验证假设,确认需求。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复述需求 + 确认”。

比如,下属抱怨跨部门协作难,你拆解需求后,就可以问他:“是不是需要我帮你跟技术总监协调人手?如果是这样,我明天就去对接。”

管理者最怕 “我以为你需要,结果你不需要”,通过这个法子,可以找到下属的真需求,避免做无用功。

4. 回应需求,闭环解决

看到需求、确认需求还不够,最关键的是回应需求,解决问题。

否则,下属会觉得 “你只是听听而已,根本不打算解决”。

回应需求,通常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能立刻解决的,马上行动。

如果需求是“被认可”,那么就去表扬他,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如果需求是 “需要资源支持”,就立刻协调、帮他解决。

你能立刻回应需求,就能立刻瓦解抱怨。

第二种,不能立刻解决的,明确节点。

如果需求是 “调整考核标准”“优化流程”,没法立刻解决,一定要明确给出节点。

很多时候,下属在意的不是“需求马上被满足”,而是 “需求被重视、有进展”。

明确的节点能让他觉得问题在被解决,事情在推进。

所以,回应需求的核心,是你要有反馈,有行动。 哪怕需求暂时满足不了,只要让下属看到 “你在为他的需求努力”,抱怨就会慢慢减少。

最后,总结一下:员工反复抱怨的背后,可能是没有被看见的需求。所以,下次当下属又开始抱怨时,不妨先压下反驳的冲动,问问自己:“他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是我看见他的付出?是我认可他的价值?还是我支持他的成长?”

好的管理者,不是抱怨的终结者,而是需求的翻译官。

共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张丽俊”,作者:张丽俊,36氪经授权发布。

+1
2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特邀作者

知名组织创新专家、创业酵母创始人、《组织的力量》一书作者

报道的项目

只有一个
我要联系
专注于消费级文玩商品的聚合分发平台

下一篇

当人们提到以色列时,往往会想到"创业之国"这一标签。然而,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以色列已悄然蜕变为一个全球半导体产业强国,在重塑全球芯片版图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3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