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超!运河玖院一周网签388套,“通州第一神盘 ”被真相了

未来可栖·2025年09月26日 17:26
全靠同行衬托

今年下半年,北京通州的楼市很高光。

7月20日,招商朝棠揽阅开盘,官宣海报的口径是劲销18.6亿,拿到北京7月普宅销冠。8月30日,项目二期开盘,官宣“二开二罄”,去化率超95%。因此,被誉为“通州第一神盘”

通州第一神盘

9月20日,中建运河玖院开盘,不到一周就网签了388套,不出意外将会是北京楼市9月销冠。

运河玖院一出,朝棠揽阅的“神盘”神话被打破了。从第一期开盘至今两个多月,朝棠揽阅一期、二期,一共领了三个预售证,合计760套房源,迄今网签380套。

这个速度,不仅被“后来者”运河玖院远远甩在身后,同时还被赛出了“水分”。

市场的质疑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数据水分有多大?朝棠揽阅一期开盘宣传去化率90%,二期开盘去化率95%。

查阅北京市住建委官网,可以看到朝棠揽阅一期预售证包含6栋楼,504套房源。开盘迄今超过2个月,实际的网签去化率61.1%。二期8月29日取证,30日开盘,迄今接近1个月,实际网签去化率28.1%

官宣口径仅一期开盘就卖出18.6亿,二期开盘又售罄。但实际上,截至9月21日,一期、二期一共网签19.05亿。

客观说,朝棠揽阅卖得不错,但调子起得太高,实际数据与宣传口径差得比较远,真正热销的运河玖院一开盘,它立马就被比下去了。

项目位置图

口号喊大了,终究会露出真相。

口号喊大了,容易扯破嗓子……

朝棠揽阅的位置更靠近北京主城区,距离朝阳只有1300米,被开发商招商称为“双核CBD交汇”。具体的配套条件也很好,“项目步行区间内,更拥有学、铁、商、河、医等全优配套”。而运河玖院的位置在北运河东,距市中心更远。

但运河玖院不仅卖得比朝棠揽阅更好,还卖得更贵。

运河玖院 期房签约统计

朝棠揽阅一期 期房签约统计

而且,朝棠揽阅的网签数据有明显的滑坡迹象,后续乏力。项目7月网签175套,8月网签94套,9月至今网签97套——有近一半的网签是一期开盘后集中网签的,8月开始快速下滑,所以项目“眼疾手快”在8月底推出二期,去“拉数据”。

通过小户型“拉高数据”就是市场对朝棠揽阅的第二个质疑。项目距离朝阳比较近,在定位上也主打朝阳等市区的外溢客群,走的是刚需路线。

这个定位,实际上是以朝阳的朝青、三间房板块的几个项目为参照系,主动把自己变成它们的生态下位,让朝阳项目去“吃大鱼”(改善客群),自己“吃小鱼”(刚需客群)。

不知道在做这个定位之前,项目团队有没有真正调研过通州市场,因为在以小面积段户型为主瞄准朝阳外溢刚需的同时,就相当于放弃了大部分通州本地的改善需求。

可能项目团队默认朝阳人的消费力比通州要旺盛。之后,项目的策划、宣传动作也是按这个逻辑线推进的,主打低总价、全功能小户型卖点。就连名字都忍不住“朝棠”。

对刚需客群的拿捏,朝棠揽阅实际上做得不错。项目卖得最好的是面积89㎡以下户型,总价在550万以内,主打小面积段三居室,甚至把69㎡也做成了三居室。虽然居住体验不会很好,但确实能打动对功能空间有需求的刚需。

不过,在一期的规划中,朝棠揽阅又展示了它“想当然”的一面。为了不牺牲过多的利润,朝棠揽阅还是做了大量100㎡以上户型。其中,101㎡户型卖得还可以,但或许是因为定位过于鲜明,面积更大的120㎡户型卖不动。

一期3号楼,108套大户型,网签+预订只有27套。剩下的大概率会变成长期库存,不得不做成“特价房”,违背原来提升项目利润的初衷。

朝棠揽阅一期3号楼网签情况(图源:北京市住建委官网)

这种“结构性热销”,是开发企业比较讨厌的现象,乍一看销售业绩很好,操盘手获得了名和利,但随着时间推移,会有部分房源变成滞销库存,拖累项目的实际利润。

在朝棠揽阅身上,滞销的还是用来拉利润的大户型,这说明项目的初期定位出现了问题。

所以,朝棠揽阅在二期紧急调规,把大量的120㎡户型改成了69㎡和89㎡小面积段产品。但热销的势头已经开始下滑了。

9月25日,北京住建委的官网显示,朝棠揽阅一期6栋楼只有17套房源被预定,待转网签。二期去化速度也不及一期。

据说,朝棠揽阅除了产品定位出现偏差之外,在渠道方面也被“绑架”了

可能是因为贝好家是项目的股东方之一(招商蛇口、贝好家、中海地产合作开发),朝棠揽阅用了链家的独家渠道,佣金最高给到4个点——在北京的热销项目上,这么高的渠道费用是鲜见的

相比之下,运河玖院的渠道佣金比例只有2个点,是朝棠揽阅的一半,且开盘前只用了抖音和部分自媒体。

目前营销费用中,渠道费已经是主要的支出成本之一,过高的渠道费会极大稀释项目利润。

业内人士推测,在朝棠揽阅上发生的一系列乱象,或许与招商蛇口北京营销条线频繁的人事变动有关。

两个月前,招商蛇口北京公司前任营销总于海波闪电辞职,从加盟到离任仅5个月。随后,北京公司营销总一职由北京公司常务副总符申超兼任。一年内三次换帅。

之前有分析认为,于海波的离职可能与团队磨合困境、业绩压力未达预期以及战略布局与资源分配等因素有关。

2025年初,招商蛇口北京公司还进行了总经理的更换,原招商蛇口华东干将吕传来离开华东区域,出任招商蛇口北京公司总经理。6月,集团进行整体的组织架构调整,全面取消区域公司层级,从原有的“集团 - 区域 - 城市”三级管控转变为“集团 - 城市”二级管控模式,这也可能对北京项目的人事安排和资源分配产生了一定影响。

北京楼市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中建、中海、华润三家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招商蛇口上半年加大在北京的投资力度,拿地金额89亿元,位列市场第5。但目前在销售业绩上仍全面落后于中建智地、中海、华润、越秀等几家头部企业。

在招商蛇口内部,北京所在的北部地区开发毛利率也相对较低。产品力有底子的招商,还需要在人力、资源和决策体系方面系统捋一捋,避免陷入喊得很响、但回报很低的操盘困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未来可栖”,作者:小时,36氪经授权发布。

+1
14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