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出差,住不起亚朵?
住进上海中心区某家亚朵,刷了近七百块钱房费的许承开始觉得有点后悔。
原木极简风的大堂确实精致,但房间怎么看也就20平方米上下;浴室干净清爽,但舟车劳顿想泡个澡的他在这里显然找不到浴缸。
放下行李的许承干脆决定靠运动去点班味儿,结果健身房实在是“迷你”,两台跑步机和一台椭圆机暂时似乎都轮不到他,没忍住跟朋友吐槽:“健身房还不如我们公司茶水间大,这价格,老一点的五星都够住了。”
即使是官方发布的健身房图片,面积也不算大|图源:亚朵旗下公众号@几木里
事实上,在公司对差旅成本管控越来越严格的情况下,他还是在600块的差旅标准上倒贴了钱才住进了这家亚朵。
在硬件配置保持着如经济型酒店一般的“克制”,价格却直逼部分高星级酒店时,亚朵的人文调性,还能说服多少打工人无视差旅报销单上溢出的数字?
打工人出差,住不起亚朵?
和许承有相似烦恼的人并不在少数。
经常从北京去成都出差的林千,最常住在亚朵的桐梓林火车南站店。而她出差最怕的就是遇到糖酒会之类的大型活动,一旦碰上,400元的省会城市差旅标准就根本住不起这家平日也要300多块一晚的亚朵了。
财务管理平台合思发布的《2024中国企业差旅管控分析报告》显示,有超过六成的企业选择了削减差旅预算。那个互联网、金融等行业企业出手“阔绰”的时代俨然是过去式了,降本增效才是当下的关键词之一,严控差旅费自然也并不例外。
而根据《财政部关于调整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住宿费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除了北京、上海以及广东部分城市外,一般公职人员出差住宿标准均在400元以下,不少企事业单位的标准也与之相近。
在这样的情况下,均价超过400元,高于多数企事业单位普通员工差旅标准的亚朵,常常就显得有些“住不起”了。
当然,亚朵的贵,是相对的。
长期关注文旅行业的景鉴智库创始人周鸣岐表示,业内较多将亚朵与华住旗下全季酒店做对比,“全季已经是中端酒店的标志性品牌,而亚朵则在此定位的基础上有一定提升,不论是单店装修还是运营成本都更高,房价自然也略高”。
以全国酒店市场供给的第一梯队北京和上海为例。在携程App上,选择最热门区域的周五到周日一晚住宿,北京“天安门广场”附近4.5公里远的亚朵酒店平台最低价相比2.9公里远的全季酒店价格高出三成以上;而在上海“外滩”,步行可达范围内的亚朵则比附近的全季贵近两成。
酒店价格有变动,价格截图当下有效,仅作参考和示意|图源:携程App截图
一位在南方某省会城市同时开有亚朵和全季的加盟商也透露,同等物业条件下,不含消防和隔墙的情况下,全季的装修成本约为12万—13万元/间,亚朵差不多每间要贵2万—3万元,而包括管理费在内的单房运营成本,全季差不多是150元/间,亚朵则约180元/间。
如果细对比财报,亚朵的“贵”就更明显了。
平均可售客房收入(RevPAR)、平均房价(ADR)和入住率(OCC)是影响酒店营收和利润的三大核心指标。以最新的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来看,亚朵三大数据分别为343元、433元以及76.4%,相比之下,起步于经济型酒店汉庭的华住则分别为235元、290元和81%。
最贵的,不一定是最赚钱的,而“略贵”的亚朵,赚钱能力绝对可圈可点。
轻资产战略下持续扩张、在大众市场地位稳固的华住集团实力强劲,今年上半年总营收约118亿元,比锦江和首旅加起来还要多;但相比之下,亚朵门店总数仅有1800多家,不到华住两成,却实现了43.74亿元的收入,排在首旅之前,6.67亿元的净利润更是超过锦江、首旅两大集团。
不过,正如打工人要想享受更好的住宿条件就有可能要自掏腰包,亚朵的贵本身也是有“代价”的。
“贵”,且“尴尬”?
前述加盟商目前分别有一家全季和亚朵正在装修之中,他提到,自家开业的酒店里同区位全季的入住率确实更高,但如果物业条件比较好的话更推荐开亚朵,“溢价能力高”。
怎么做到的?亚朵常以“细节”为人称道。
亚朵创始人王海军出身“华住系”,深谙连锁酒店的经营与管理,而第一家亚朵就打出了“人文酒店”的标签,之后更开始强调“人文、温暖、有趣”的生活方式,主张打造生活、工作、社交之外的“第四空间”。
出差频次颇高的吴康,只要在差旅标准内会优先选择亚朵,“办理入住时,就会有人给我端一杯蜂蜜水”。亚朵的衣物送洗服务更是对出差党友好,而住一些国际酒店集团旗下酒店时,即使是高星会员的他也常常要为此付费。
架上堆满待洗或洗净的衣物|图源:受访者提供
还有被很多人提及的亚朵早餐,“一是种类比较多,二是不像有些连锁酒店多是预制的面点”。
图源:小红书@亚朵
亚朵虽贵,却把连锁酒店常常很难顾及的细节服务做出了特色,以至于被有的网友形容为“中年人的迪士尼”“酒店界的阿那亚”。
亚洲旅宿大数据研究院中国区负责人高松元认为,亚朵抓住了中高端酒店细分赛道崛起的关键时机,主打人文特色,早年还开创了“IP酒店”潮流,与吴晓波、知乎、虎扑、网易云音乐等在当时较有影响力的IP合作,迅速占领了目标人群的心智,是酒店领域文化结合商业发展的优秀模板。
可是亚朵的高溢价在消费者端就是很直观的高房价。
周鸣岐表示,更具设计感的环境、精致的人文氛围以及在床品、早餐等细节和服务上的把控都是亚朵的核心优势,但大环境的变化让定位中高端的亚朵显得“尴尬”起来。
他进一步指出,落到酒店经营者身上,“卡成本”可能就成了比保持品味更重要的事情,“越要保持个性化,成本自然就越高”。
而正奔着年底2000家店目标而去的亚朵,主业正在越来越“轻”,减少重资产的自有及租赁酒店,大力发展加盟业务,今年上半年管理加盟酒店收入同比提升25%,是集团营收的最大头。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特许经营与连锁经营专家李维华表示,亚朵作为连锁酒店较好地实现了所谓“大同小异”,即保持一定的核心标准,如环境氛围、床品选取等,同时又能呈现一定的产品和服务差异化。
但连锁终究是要不断复制的,连锁酒店最常见的拓店方式就是加盟,相比直营显然速度更快、效率更高,轻资产模式对于品牌方来说风险也更小,但对于品牌的管理能力要求也更高,极易在服务、价格等方面失控。
几个月前引发热议的“医院枕套事件”就曾让亚朵陷入巨大的舆论危机,不久前贵阳一亚朵轻居酒店也因哄抬价格被有关部门立案调查,据报道,该酒店“超享标准房”单日价格高达四位数。
尽管不少受访者对相关负面事件表示理解,认为连锁酒店在管理上难免疏漏,但李维华指出,对于强调人文情怀的亚朵来说,要想继续“温暖”更多人心恐怕不仅要花力气在公关层面消除影响,更要花大成本在管理上提升效率。
不仅如此,就连亚朵一度引以为特色的个性化服务也在慢慢成为行业标配。
免费洗衣、深夜粥品,有的还会准备数据线、防噪声耳塞、儿童拖鞋等贴心客房小物,越来越多定位各异的酒店都开始“卷”细节、“卷”服务,在标准化的“大同”之后,更多人加入了拼“小异”的行列。
还贵得下去吗?
最近,全国多地高星级酒店出现摆摊潮,比如广州老牌五星级酒店白云宾馆就从早餐卖到了晚餐,万豪集团旗下的长沙梅溪湖金茂豪华精选酒店也摆摊卖起了卤味。
压力不言自明。当前我国酒店行业进入了存量整合阶段,据酒店数据分析机构STR数据,今年上半年行业平均三大指标仍有一定下降。
生意不好做了,就连亚朵也贵不下去了。
第二季度,亚朵的RevPAR同比减少4.3%,ADR降低约8元,OCC也同比下滑2%,王海军也在业绩电话会上表示“尽管行业承压,亚朵通过产品迭代和零售业务创新保持营收增长,但RevPAR下滑反映了市场竞争加剧和消费降级的双重挑战。”
正如亚朵在努力开店,且将定位略低的亚朵轻居视作当下的战略重点,周鸣岐表示,亚朵、华住已经是业内“优等生”,它们的核心指标也有所下降,那么要想维持较好的资本市场表现,必然只能选择扩张与下沉。
“那么如何控制好点位,保证单店效率,同时能在下沉市场保持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就是亚朵更迫切需要考虑的事了。”周鸣岐说道。
只不过,更贵、更强调个性化的亚朵走这两条路恐怕比华住更难。
高松元也认为,比起“老大哥”华住,亚朵的短板比较明显,“经济型酒店才是真正的‘压舱石’,华住不仅有汉庭这个压舱石,还有多个定位明显不同的品牌,在战略上十分灵活,拥有强大的供应链优势,而亚朵的多元化就难多了,甚至有可能‘不成功便成仁’”。
那么今年二季度占总营收比例已接近四成,看起来蒸蒸日上的零售业务,未来有没有机会为亚朵“兜底”呢?
整个2024年,亚朵星球主打产品“深睡枕PRO”卖出了超过380万只。据“亚朵星球”官方小程序,即使以1.0版本的309元/只来看,靠着这款枕头亚朵一年收入超过11亿元。
而在亚朵旗下零售品牌“亚朵星球”的天猫旗舰店上,按照销量排序,200元上下的单只记忆枕和400多元的第2代深睡枕PRO都显示已售“60万+”。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亚朵似乎很可能拥有第二个爆品,亚朵星球天猫旗舰店的2025年新款深睡被Pro 2.0累计销量已达到“20万+”。而相关新品不仅带动了毛利率的提升,也让亚朵将全年零售收入指引从同比增长50%上调到了60%。
国信证券测算认为,2024—2030年亚朵第三方线上渠道的复合增长率约为32%,叠加自由渠道和多品类产品后,GMV或将接近150亿元。若是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亚朵未必不能靠着家居床品活出另一片天。
但高松元对此表示谨慎的乐观,在他看来,零售业务从产品端来看缺乏更深层次的美学、科技上的开拓,在品类上也有一定的局限,目前亚朵卖枕头、被子还是存在一定的情感溢价,但认知红利总会消失,最终还要看亚朵能不能在品牌、品质层面为产品建立起真正的价值。
毕竟,做零售本来也并非亚朵的发明,对于酒店同行们也早已不新鲜。就在今年3月,会员数接近2.9亿的华住也发布了“华住会M3记忆枕”,在天猫华住会旗舰店也已经有了“8000+”销量,“华住商城”内更是有除了酒店同款产品外的各类产品可供选择。
不过周鸣岐倒是觉得亚朵的零售业务相对还算比较“稳”,“床品当然都能做,但是投入产出比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有意思报告”,作者:梁婷婷,编辑:田纳西,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