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达丰、嘉禾兴2家民企在成都杀出来了

未来城不落·2025年09月11日 10:34
成都这2家民企,一个捅破22万/㎡天花板,一个3年拿地60亿。

今年的成都楼市超出了多数人的预期,两个从四川地市闯出来的民企,把市场搅得沸沸扬扬:一个是第一次做豪宅,就把成都新房单价飙到22.1万/㎡;另一个成立才5年,三年在成都拿地花了60亿,近郊市场被它攥得死死的。

今天我们不聊大道理,就扒扒这两家“黑马”的路径。

头部房企在下滑,民企却冲上来

先承认,成都还是二线楼市里的“尖子生”。

今年1-7月商品住宅成交金额1477亿,同比涨7%。但从五月开始,这颗“尖子生”就有点“掉链子”,7月成交金额直接同比降低27%。

更有意思的是“玩家格局”的变化。

头部房企“缩量”。成都TOP20全口径销售额里,全国化头部房企占了60%的市场份额大头,但几乎头部房企销售额都在下滑,TOP20里的头部企业,同比平均跌11%。

部分民企“冲”。除了靠麓湖常年稳居榜单的万华,另外两家民企直接“杀”进了TOP20。润达丰滨江排第8,要是把全国前20大房企剔除,直接冲到第2,销售业绩同比暴涨731%;嘉禾兴地产排第15,剔除头部房企后直升第6,同比增速402%。

2025年1-8月成都全口径销售数据(亿翰整理,不代表排行榜全貌)

当全国房企还在“只关注核心”时,部分本土民企已经偷偷踩“油门”了。

近一年拿地权益金额前列的还是华润、建发等头部国央企,拿地权益金额都超20亿,多集中在成华、锦江、金牛这些核心区。

民企中嘉禾兴最典型,今年拿了4宗地,双流、温江各落一子,新都拿地2宗,成了成都拿地数量最多的企业;其次是润达丰,去年拿地3宗,权益金额超30亿。

2025年1-8月成都权益拿地金额TOP10(亿翰整理)

润达丰捅破豪宅天花板,嘉禾兴攥死近郊刚需

对于在成都突围,润达丰和嘉禾兴是两个极端。

润达丰:从“刚需之王”到“豪宅新贵”,第一次做顶豪就飙到22万/㎡

谁能想到,前几年靠“高赠送刚需盘”站稳脚跟的润达丰,今年直接跳进豪宅圈“炸场”?

它的起点一点不“豪”:2002年在达州做项目,2015年才第一次进成都,第一个项目是滨江和城——当时靠“高赠送”圈粉,128㎡实得153㎡;后面滨江睿城113㎡更是可以实得200㎡,单价1-2万/㎡,总价几十万到一两百万,典型的“刚需玩家”。

润达丰滨江布局图(图源网络)

2024年,它直接换了赛道。润达丰高调推出“缦华系”,一口气上了3个千万级豪宅——交子缦华、丽世缦华、悦蓉九州。

拿地透着“狠劲”,交子缦华2024年4月以23400元/㎡楼面价拿的,溢价率33.91%;后又以26000元/㎡拿了林家坝地块,溢价率超44%,直接刷新片区地价;丽世缦华2024年9月经过100多轮竞价,花9亿拿地,楼面价24300元/㎡,溢价率87%。

2025年3月,交子缦华取证,16.98万/㎡刷新成都新房最高单价;今年6月,丽世缦华一期取证,最高单价22.1万/㎡,总价5661万——直接把成都豪宅的“上限”捅破了。

它能成,靠的是“刚需盘的优点+豪宅的配置”。

挖人:从龙湖挖来多个高管,从产品、营销、运营、管理等对标一线豪宅人员配置。

产品:一个是“豪”,如丽世缦华全域采用顶级石材,全行业第一个用防弹玻璃,全屋采用国际顶奢品牌精装标准,每户配备4个花园等等;第二是“高得房率”,作为大平层产品,丽世缦华得房率145%,悦蓉九州实得率超170%,交子缦华二期大平层得房率达130%,周边项目大概85%-95%,直接多40%利用空间。

嘉禾兴:从“资中起家”到“近郊霸主”,3年拿地60亿

如果润达丰是“往上冲”,那嘉禾兴就是“往下扎”。

它的起点更“草根”。2019年底才成立,在成都注册公司,老板严兴桃从内江资中县闯出来,早期在简阳、资中做项目,2023年才正式进成都。

拿地“稳”。三年拿了12宗,花了60亿,全在温江、双流、新都、郫都、青阳这些成都二圈层的近郊——2023年4宗259亩,2024年4宗200亩,今年又4宗,每年雷打不动4宗地,楼面价基本都控制在4000-9000元/m²。

资金“实”。别人靠融资拿地,它在案场摆公示板:“如嘉禾凤栖和鸣项目直接表明自有资金占比超70%,不融资不贷款”。作为家族化企业,全款拿地直接给购房者吃“定心丸”。除此之外,还通过合作分摊风险,比如和国企空港兴城联合拿地,和海南瀚雅、华颐幸福合作开发。

嘉禾兴地产项目位置示意图(图源网络)

它的产品踩中“刚需刚改”痛点。

得房率“高”,大部分项目达110%以上,刚需的预算能拿到高端改善的面积。比如,嘉禾滨湖颂143㎡实得约为180㎡,嘉禾桂府公摊仅15%,得房率约113%;嘉禾滨湖颂非新规产品143㎡得房率约98%,新规产品中部分户型得房率可达110%-120%,嘉禾凤栖和鸣139㎡得房率约116%。

交付速度“快”,拿地到开盘最快只要2个月,其中嘉禾・凤栖和鸣2025年4月拿地,6月就启动开盘销售,8月开放园林示范区,半年就封顶。

产品配置“够”,刚需盘的价格,至少给你改善盘的配置。几个项目的主力户型集中在100-143㎡,如嘉禾兴城和颂打造“一环两中庭”的景观格局,配置下沉式鎏金会所;嘉禾凤栖和鸣打造片区首个集合大型体育场馆、健身博览以及休闲式公园、商业配套的一站式TOD项目,配备约1130㎡下沉会所,而这个项目小高层总价也就200多万。

服务品质“高”,几乎所有项目都引入龙湖、绿城等知名物业,保障服务品质。

最后,说句实在的:成都楼市从来不是“只有一条路能走”。

它们的故事里,没有“运气”,只有“精准”——知道市场缺什么,自己能做什么。这或许就是“黑马”的逻辑:不是跟着别人走,而是找到自己的缺口,狠狠扎进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亿翰智库”,作者:说真话的盘姐,36氪经授权发布。

+1
2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本地生活战火再起。

5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