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细节,藏着同事要离职的信号

猎聘·2025年09月10日 15:22
5个细节,藏着同事要离职的信号。

职场里常有这样的“后知后觉”:白天还和你一起点奶茶的同事,下班突然抱着纸箱出现在电梯口。你愣在原地回想,才发现过去一两周里,他的很多举动其实都在“说”要走了——只是当时的你,没读懂那些藏在细节里的信号。 

结合身边人的经历,总结了5个最常见的离职前兆,中了2个以上,大概率是对方已经做好了离开的准备。 

突然开始“碎片化请假”,还提前赶工 

正常在职的人请假,要么是突发急事,要么是早就计划好的长假(比如婚假、年假),特点是“要么不请,要请就请够天数”。但有离职打算的人,请假逻辑会完全不一样:频次变高,时长却很短,大多是1-2天的短假。 

比如以前很少在工作日请假的同事,突然一个月里请了3次“事假”,每次请假前都会特意加班到晚上,把接下来1-2天的工作提前做完——报表赶完、会议纪要写好、对接的客户也提前打好招呼。

问起请假原因,要么说“家里有点事”,要么说“去办点手续”,含糊其辞不愿多提。 其实背后大概率是在跑面试:上午请假去见HR,下午赶回来处理紧急工作,既不耽误当前任务,也不影响下家的沟通进度。 

从“敢反驳”变成“全顺从”,不再争资源 

这种变化在小主管、项目负责人身上最明显。以前他们开会时总爱“较真”:领导说压缩项目周期,他们会立刻指出“时间不够会影响质量”;其他部门要抢他们的人手,他们会据理力争“我们的项目还没收尾”。

但如果某一天,这些“爱提意见”的人突然变了:领导说“这个方案按A版执行”,哪怕A版明显有漏洞,他也只是点头说“好,我安排”;跨部门来借人,他连问都不问自己团队的进度,直接答应“没问题,让小王过去帮忙”。 

不是他突然“佛系”了,而是他已经不在乎这份工作的结果了——毕竟很快要离开,项目做得好不好、资源够不够,对他来说已经没了意义,“顺顺利利收尾”才是他的目标。 

只做“本职工作”,多一点都不接 

基层同事要离职,最明显的信号是“边界感突然变强”。以前他可能会主动帮你分担点杂活,跨部门找他对接小事也会爽快答应;但最近你找他帮忙,他会笑着推掉:“你找小李吧,他对这块更熟”“这个流程我不太清楚,你问问运营部?” 

但你仔细观察会发现,他不是“消极怠工”——自己的核心工作(比如负责的报表、跟进的客户)还是会认真做完,甚至比以前更仔细,怕留下“工作没做好”的隐患。只是除了本职之外,能推的工作绝对不碰:额外的会议不想参加,临时的任务不想接手,连同事间帮忙带咖啡这种小事,都开始说“抱歉,我等下要忙”。 

就像之前同组的同事,离职前一周只做自己的事情,其他同事找她帮忙整理资料,她都以“要赶报告”为由拒绝,直到她提交离职申请,我们才明白她的“边界感”其实是在划清“要走的界限”。 

当着领导的面“明目张胆玩手机” 

如果同事开始在办公区大方玩手机,甚至领导走过都不收敛,大概率是已经走完了离职流程,就等时间到走人了。

以前大家玩手机都会偷偷摸摸:躲在工位角落看消息,领导一来就立刻锁屏;但要离职的人不会在意这些——毕竟“马上不是这里的员工了”,没必要再刻意伪装。

比如之前部门的老陈,离职前三天天天坐在工位上刷招聘软件,领导路过时他甚至会主动说“反正没什么事,看看下家的机会”;还有同事离职前一周,当着主管的面回复私人微信,还会笑着说“家里在帮我收拾搬家的东西”。 

这种“不在乎领导眼光”的松弛感,本质上是“已经和这家公司解绑”的信号。 

频繁被HR/领导“单独约谈” 

如果某同事最近总被HR叫去小会议室,或者领导频繁找他“私下聊天”,排除掉“涨薪、晋升”的情况,大概率是和“离职”有关。 

两种情况最常见:要么是他自己提了离职,公司在挽留——HR会先谈“薪资能不能加”,再谈“要不要调岗”,领导甚至会拉着他吃午饭,聊“团队未来的规划”,试图用感情或利益留住他;要么是公司想辞退他,双方在谈赔偿——这种约谈往往会更久,有时甚至会连续谈两三天,毕竟要协商清楚工资结算、赔偿金额等细节。 

之前同部门的同事,连续一周被HR找去谈话,一开始大家以为是要给她升职,直到她拿着离职证明说“公司要优化人员,我们谈好了赔偿”,大家才明白那些约谈的真正目的。 

其实职场里没有“突然的离开”,所有要走的决定,都是“蓄谋已久”的结果。那些藏在请假、开会、工作态度里的小变化,都是对方没说出口的“告别信号”。 

就算看出来同事要离职,也不必刻意戳破——尊重他的选择,不追问、不传播,继续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职场里最体面的相处方式。

毕竟人来人往本就是职场常态,愿我们都能在各自的选择里,找到更合适的方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猎聘”(ID:liepinwang),作者:找工作上,36氪经授权发布。

+1
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从人脑找灵感,国产非Transformer模型实现突破。

5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