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企业数字化做了那么多年问题还是“涛声依旧”

湘江数评-老杨·2025年09月02日 08:33
三个方面

为什么企业数字化做了这么多年问题还是“涛声依旧”?

到底是技术的问题还是企业管理是草台班子?老杨认为这个问题是多方面的因素,并非某一个部门或某一个岗位所能承受。 

对于技术的定位 

对于大部分传统企业而言,做数字化那就是搞技术,企业领导期望用一种技术解决所有的管理问题,既要解决标准化的问题,又要解决规范问题,还要实现降本增效,更要软件便宜,所以不难看出管理软件凭一己之力承受了太多的期望,某企业CIO在群内直言不讳的说:“指望一个数字化系统去解决企业所有的管理问题,这不是缘木求鱼吗?”从专业的角度看起来荒唐,但在大部分的传统企业里却都在发生,这就是老杨经常说的一个认知的问题,企业领导每天在会上喊拥抱数字化、拥抱AI,但真正用心去了解的又有几个?认知决定了定位,定位决定了方向,所以方向错了,数字化建设无论多努力,结果都是白费! 

对于数字化的定位,大部分传统企业都是含糊不清的,是管理转型?还是提效工具?口号喊的是“转型”,但实际上的应用级别甚至连“工具”都达不到,因为大部分企业对于数字化系统的功能应用率不足50%,有的甚至连30%都达不到,比如某企业花重金采购一套ERP,结果只用了仓储进销存,不难看出很多企业将数字化系统定义为“屠龙刀”,认为自身的管理是“功夫大师、高手”级,实际上管理功夫也就是花拳绣腿、三脚猫,屠龙刀在其手里变成了“砍柴刀”,自身管理不提升,不改进,不转变,希望用系统来“一统江湖”,改变其“江湖地位”,确实为自欺欺人。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有些领导不喜欢数字化系统,因为系统太透明,暴露了其真实的能力。 

对于价值的认知 

做数字化要以价值为中心,这是毋庸置疑的道理,但价值是什么?存在很多的误区,甚至在误区下产生了太多的扭曲。比如最直观的经济价值,很多企业老板都希望引进数字化系统以后马上就要降本增效,因为领导们都活在一个“数字化都是别人的好”的误区里,只看别人的结果,而忽略别人艰辛的过程,这就造成了对数字化价值的“神话论”、“万能论”,结果软件厂家为了迎合领导对价值的渴望,本应严谨的项目方案变成了PPT(骗骗他),开始热衷于造词运动,数字化的各种概念名词一个比一个华丽,但问题依然未能解决,某企业CIO如是说:“在这种畸形的数字化价值观下,无论甲方企业还是乙方软件公司,大家都在自欺欺人,你哄我、我骗你,项目一年又一年,系统重构一个又一个,问题一个没解决,反而遗留了一堆技术债,如此往复几年,价值何在?”。是啊,如此结果下如果哪个老板还投钱做数字化?,要么是钱多,要么就是脑子有病!当前的软件市场哀声一片,除了市场因素,很多还是软件公司自身的问题,自己做烂了这个生态与市场。 

数字化的价值需要长期主义,很多CIO都会这样说,但残酷的现实就是老板不会给你机会,一般情况下超过两年看不到效果,CIO估计都要下课。很多情况下CIO为了展示自己的价值与能力,往往也会过多的吹嘘某个项目的价值,但往往结果是“吹的越高,啪啪打脸的越疼”,因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建设过程并不是用“技术思维”一厢情愿的,老杨认为需要的“痛点思维”,只有解决了“业务痛点”,数字化才有价值,CIO的能力才会被认可,但很多时候想象很美好,现实很打脸,“把业务痛点和价值创造量化搞清楚,技术价值就清楚了。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是实际上多数业务部门不会提供真实的痛点和业务管理思路给信息部门”某企业CIO在群内吐槽道,这就让项目充满了变数及未知的风险,数字化的价值也在问题中一点点被淡化、稀释,让企业老板只看到了数字化一直在投入,并未有价值。 

对于数字化运营的缺失 

为什么这么多年大部分企业信息部门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一直在努力,但鲜有突破?从信息部门再到数科公司,缺失的就是对数字化的运营管理能力。很多CIO期望团队规模越来越大、数字化项目越来越多、服务器里的数据越来越多,岂不知这些“大”的背后全是“坑”,全是“债”,“大”的背后老板对数字化的期望值也在飙升,CIO要知道规模的背后体现不是技术,而是管理运营能力,是“造血”的能力,而非一味的“烧钱”。所以CIO要学会从技术到管理的转变,学会用技术变现: 

第一,将技术能力转变为可见的价值,也就是说让数字化价值可量化; 

第二,市场化能力,指市场化的推广、运营、盈利能力; 

以上对于大部分传统企业而言,很难!为什么?企业管理的鸿沟注定了信息部门难以逾越,某企业CIO无奈的说:“以前在公司做信息化的时候,领导嫌弃不懂业务;等我们好不容易花了大几年时间理解什么是商业,结果人家又说“你”只会纸上谈兵!感觉信息部门总是处于企业管理链条的鄙视端,想实现什么数字化运营,好难!” 

以上三点只是企业数字化为什么做不好的典型缩影,总结一下通俗点说,那就是:不是技术上的问题,就是管理问题,其实问题大家都知道,只是没到那个非改变不可的程度,没有人愿意去主动改变而已。所以做企业数字化就是在变与不变之间徘徊,这么多年变的一直是概念与名词,不变的是企业内部那道无形的“墙”。在大部分领导眼里,数字化一开始是“神话”,执行起来魔幻中带着玄幻,而结果往往都是很扯蛋,但企业管理问题的“涛声依旧”。 

最后用AI写诗一首: 

月落系统宕未眠

代码渔火对愁燃

古城旧网断联锦

夜半警报又惊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湘江数评”(ID:benpaoshuzi),作者:老杨,36氪经授权发布。

+1
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奥佳华,卖不动了?

8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