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专营店占餐饮门店总量仅5.78%,主要集中高线城市

红餐网·2025年08月29日 21:23
日订单破亿,商家承压平台扶持

基于当前餐饮外卖行业的发展趋势,红餐产业研究院发布了《2025餐饮外卖发展趋势报告》。

自今年年初开始,新外卖大战成为了全国热点。各平台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不断加大补贴力度,从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这些平台下单购买外卖,外卖订单量迅猛攀升。美团、淘宝闪购等具有代表性的平台,相继对外宣布在订单高峰期的时候日订单数量突破了1亿单。

这一次外卖大战,不仅改变了外卖平台的格局,也让餐饮行业剧变。

一方面,巨量订单带来的商机,让餐饮商家放下迟疑积极投入外卖市场,期望借线上化经营开辟新的增长路径。事实也的确如此,线上化已经成为餐饮行业近几年寻求增量的重要手段。

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餐饮业数字化发展报告》指出,在线外卖服务通过拓展消费能力、丰富餐饮消费场景、增加消费时段、满足即时需求等方式,创造餐饮消费需求,拓展餐饮服务范围,推动餐饮业蓬勃发展。

另一方面,如火如荼的外卖大战的背后,也藏着破坏行业生态健康的隐忧。商家被迫参与补贴活动,利润空间遭到严重挤压,同时消费者因外卖补贴低价转向线上下单,其消费心理发生转变,导致堂食客流下降显著,门店经营受到较大冲击。

由于餐饮外卖行业不断发展,餐饮行业内持续涌现外卖专营店的食品安全问题,一些散点经营的外卖专营店甚至对整个餐饮行业线上化生态的健康发展构成严峻挑战。

基于当前餐饮外卖行业的发展趋势,红餐产业研究院发布了《2025餐饮外卖发展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本报告将深入剖析在外卖商战的激烈竞争下,餐饮外卖行业当前的发展趋势。

餐饮行业通过外卖寻增量,堂食店线上化比例持续上升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全国餐饮收入达到55718亿元,虽然同比增长5.3%,但其增速相较于疫情前的双位数增长已显著放缓,并且全年发展呈现出明显的波动性与不稳定性。

在餐饮市场逐步复苏的同时,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企查查数据显示,2024全国餐饮相关企业存量达到了1680.6万家,同比增长7.8%,竞争激烈。但与此同时,全国餐饮企业的新注册量为357.4万家,同比下滑了13.7%,这也是近五年来餐饮企业注册量增速首次出现负增长,行业的新入局者日趋谨慎

在餐饮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的同时,数据显示,全国在线餐饮增速持续领先行业大盘。2024全年在线餐饮增速与全国餐饮增速最大差距近20%。线上渠道突破地理限制、创造增量需求,已成为餐饮商家争夺增量空间的核心战场。

具体来看,不少连锁餐饮品牌的外卖业务正逐渐占据重要地位

海底捞发布的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海底捞外卖业务收入增长近60%。除了传统火锅外卖,主打“一人食”场景的海底捞“下饭火锅菜”外卖增长迅速,上半年贡献超过55%的外卖收入。

小菜园2024年财报数据显示,2024 年小菜园外卖业务收入同比增加 34.4% 至 20.05 亿元,占总营收的 38.5%,外卖订单数量也由 2023 年的 1890 万笔增加至 2024 年的 2900 万笔,外卖业务成为推动公司整体收入增长的关键因素。

在这种背景下,越来越多餐饮外卖商家拥抱线上化。红餐大数据综合多个平台数据发现,从2022年至2025年,堂食商家开通外卖比例呈持续上涨趋势,2025年已经超过52%,三年间比例翻倍增长。

近年来,不少连锁品牌开始尝试“品牌卫星店”的模式,这种专做外卖的卫星店优势显著,面积小、投资轻,能够降低运营成本,与堂食店互补,快速抢占市场增量空间。目前,海底捞、老乡鸡、全聚德、东来顺、外婆家等800个品牌已与美团合作,共建超5500家卫星店。

外卖专营店占比仅5%,集中分布在高线城市

事实上,随着餐饮行业线上化进程的加速,外卖市场的增量空间持续释放,越来越多餐饮商家将 “外卖专营店” 作为切入赛道的优先选择。

相较于传统堂食店,这类门店无需租赁核心地段的高昂商铺,多选址于租金便宜的写字楼、社区居民楼或产业园配套空间,省去了堂食所需的桌椅陈列、室内设计等投入,缩减人力成本,有效缓解了中小商家的经营压力。

低成本运营的背后,因为缺乏堂食,外卖专营店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引发了广泛关注。

红餐网结合全国餐饮行业大数据,并组织调研团队深入从高线城市到县城等10 余个区域进行实地走访,结果显示,外卖专营店在外卖经营商家中整体占比约为5.78%。

其中,外卖专营店主要分为品牌线上连锁店、美食城档口店及散点经营的纯外卖店,门店可即食自提的店铺不被统计在内。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存在业、存续状态的外卖相关企业超350.4万家。按照红餐网的数据模型,预计全国有外卖专营店20万左右。 

山西电视台今年8月的报道显示,山西全省外卖平台24家,外卖商户59774家,无堂食外卖1393家,其中无堂食外卖占比2.3%。这一数据也符合红餐网的数据模型。

经过红餐产业研究院在多个城市对美团外卖上商家进行走访调研,外卖专营店的占比在各个城市略有不同,但平均来看符合5.78%的综合占比。

值得注意的是,外卖专营店主要依托流量存活,在高线城市分布较多,占比73.91%。在部分下沉市场,受消费者的堂食习惯和投入成本的影响,外卖专营店的占比在所有餐饮线上店中占比不高。

不过,根据业内调研,不少消费者在实际的外卖体验中,对外卖专营店的认可度并不高。艾瑞咨询的调研显示,在外卖消费中,超过61%消费者表示关注是否有实体门店。在这里,实体门店可以理解为有堂食条件的传统堂食门店(如商场门店、社区店)或即提堂食门店等。

实体门店是外卖线上消费的关注核心。但激烈的外卖大战下,订单上涨却并没有带来线下实体经济健康的生态发展。

西贝餐饮集团创始人贾国龙谈起外卖大战时表示:这种不惜代价、掠夺式的扩张,正“疯狂”破坏整个餐饮生态的根基——剥夺商家定价权、制造巨量包装资源浪费、挤压餐饮行业微薄利润。

立信咨询的调研显示,外卖商战影响了消费者的就餐方式,“外卖增加,堂食减少”的趋势明显。

从这一角度来看,线上的低价竞争导致堂食客流锐减,翻台率下降,租金与人力成本却持续高企,堂食收入明显受损。众多餐饮经营者面临线上不赚钱、线下被分流的双重压力。

有自媒体走访了10余家餐饮门店,调研显示,最受影响的,是偏轻体量快餐向的例如灌汤包、肉夹馍、面类、麻辣烫这一类餐品,有商家表示,“ 堂食大概少了一半”。

目前,已有外卖平台针对受到冲击的线下实体商家提出了扶持计划。美团于8月5日启动中小商户发展扶持计划,发放助力金,预计年底新增覆盖超10万家餐饮小店,单店最高5万元 。同时通过“堂食提振计划”,向全量会员发放进店消费券,助力餐饮商家门店客流量、营业额提量增质。

结  语

长期来看,线上化是当下餐饮行业转型发展的长期趋势。但需要生态链上的各方,包括餐饮商家、外卖平台等协同发力,让无序竞争的行业回归正常。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红餐网”,作者:笛子,36氪经授权发布。

+1
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日子不好过的良品铺子,需要讲出新故事。

4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