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古偶剧,拍不好女将军
暑期档尾声,古偶市场成了“女将军”的天下。
改编自千山茶客小说的《锦月如歌》前脚刚完结,后脚爱奇艺新剧《与晋长安》也开播了,“女将军”古偶接连上新,大女主集体搞事业,颇有一种欣欣向荣的态势。
但还未看到“大女人”扭转古偶娇妻遍地的现状,《与晋长安》就先因为一张剧照被嘲出圈了。宋轶饰演的女将军“黎霜”迈着娇弱的小碎步追击敌人,哪里有一点描述中“骁勇善战”的样子,倒像是弱柳扶风的闺阁小姐。
女将军没有“将军样”,是这一届古偶剧无法忽视的一大问题,曾被寄希望能带动古偶女主形象革新的“女将军101”,似乎也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古偶拍不好女将军
“女将军”是当下古偶剧中炙手可热的女主设定。
自2024年起,古偶市场就迎来了一波“女将军潮”。随着观众对女性角色自我成长与自我价值的重视,越来越多女性角色强调自身主体性,搞权利、搞地位的“事业脑”大女主成为市场主流,爱、优、腾三大平台持续加码制作“女将军古偶”,当红小花几乎人手一部。
这股“女将军潮”在2025年暑期档得以兑现,《锦月如歌》《与晋长安》两部大IP改编剧接连开播,“女将军”设定确实脱离了传统古偶中的女性形象,女性角色拥有了相对独立于男主角的身份和事业,具备一定的创新意义。
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在于,这两部女将军古偶剧市场反馈并不算好,《锦月如歌》豆瓣评分仅5.4,《与晋长安》更是刚开播就惨遭吐槽,对“女将军”的塑造未能达到市场预期,导致口碑不佳、争议频出。
一是在基础的形象塑造上,无论是周也还是宋轶都更偏向传统古偶中娇弱的女性形象,而未能凸显出女将军的外形特色,角色形象塑造的缺失导致观众无法代入。
《锦月如歌》中,周也饰演武力高强、智勇双全的“女将星”禾晏,以女儿身奔赴沙场,在战火纷飞中成长为名镇一方的飞鸿将军。演员本人长相英气,男装扮相颇为出彩,但奈何身材瘦小单薄,实在没有常年征战沙场的霸气。
而《与晋长安》就更离谱了,宋轶的外形并不适配“骁勇善战”的女将军形象,更像是温婉柔情的大小姐,在剧中就连追击敌人都跑得东倒西歪,很难想象这是一位守卫边境的大将军。
事实上,以内娱女明星对身材管理的严格程度,很难找出适合扮演女将军的演员,这是客观存在的现状,不仅身材单薄瘦削,连气势都很难达到女将军的霸气飒爽,外形不合格就更别提角色塑造了。
二则是对女将军内核的塑造,只停留在单纯的人物设定上,和喊口号式的女强,并未真正凸显出女性独立的自我价值,仍然还是传统古偶的故事内核。
典型的例子就是《锦月如歌》,不能否认女将军“禾晏”确实走出了后宅,强调她在军事上的谋略与智慧,女性角色拥有了更丰满、更广阔的事业线,但却并没有独立于男主角之外。比如原著中禾晏的青琅剑,在剧中变成由男主父亲所赠,以及女主角在军营摸爬滚打、提升自我的戏份被削弱,强化与男主角的感情线,而弱化女性角色的成长线和个人弧光。
女将军之所以能够古偶市场主流,是因为这一身份设定本身就极具戏剧张力,她们智勇双全、武力高强,拥有更广阔的胸襟和视野,在以男性为主的战场上凸显女性的价值和魅力,这种反差感和爽点更能够实现女性观众的自我心理投射。
因而一旦“女强”不够强,女将军就失去了自身的戏剧张力和魅力,与传统古偶其实没有任何区别了,也失去了创新的意义。
客观来说,现阶段古偶剧对于女将军的塑造仅仅停留在人物设定上,而未能触及到这一身份下的女性形象与自我价值的成长,也未能实现女性角色内核的进阶,剧集的市场反馈也必然会出现后劲不足的情况。
女将军古偶难续热
国产古装剧其实不缺经典的女将军形象,《锦月如歌》《与晋长安》播出后反而让十几年前的老剧《穆桂英挂帅》又火了一遍。
2012年首播的《穆桂英挂帅》,以穆桂英从乡野丫头到一代巾帼英雄的成长线为主,她敢爱敢恨、聪明机敏却也纯真善良,浑身透着一股未被规训的生命力和生活气,对女将军的塑造堪称经典。
演员苗圃的外形并非五大三粗、孔武有力,她身形也偏瘦弱,剧情没有为了突出将军身份而将其形象男性化,并不刻意弱化性别,反而更强调她是以女子身份成为了三军统帅。
在疼爱自己的父亲面前,她是撒娇的小姑娘;对杨宗保一见钟情,便大胆上演“女追男”;穿上戎装铠甲,她是顶天立地、英气十足的将军,怀着孕上战场也能力退敌军,保家卫国。
既有小女儿的情态,又有大女人的英气,并不回避女性身份,这才是女将军的正确打开方式,十三年前的老剧已经做出了示范,而13年后的国产古偶剧,女性角色还只能女扮男装上战场,一对比高下立见。
其实《穆桂英挂帅》的成功之处,正是现阶段的“女将军”古偶剧所缺失的——承认女性角色的主体性。简单来说,就是女性角色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认同感。
穆桂英的行为逻辑始终以自我感受、需求与价值观为核心。喜欢杨宗保就主动追求爱情,不会因女子主动追求而感到羞耻;凯旋归朝面对皇帝,她也能说出“跪天跪地跪父母,其他的不会跪”;怀孕被阻止上战场,她的一句“难道他比天下的百姓更重要吗”掷地有声......这类充分展现角色个人弧光的情节在剧中比比皆是。
而穆桂英对女性身份的认同感在当下的古偶剧中更是少见,她高度认同自己的女性身份,并直言“男人跟女人就得平起平坐”,面对“女子不得挂帅”“女性伺候男性”这些时代局限,也能以自身实力与行为进行反驳。对于身处后宅、思想落后的公主、婆婆,她并未贬低对方,而是通过自身带动其他女性思想转变,充分体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
具备主观能动性和自我认同感的女性角色穆桂英,在剧中也真正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立于男主的事业和权力地位。
事实上,女将军上战场是必备技能,故事创作难度并不大,但对女将军内核的处理能否脱离传统古偶娇妻的窠臼,真正塑造出具备自我主体性的大女主,才是观众想看到的女将军,也是能带动古偶剧女性形象革新的关键所在。
目前的“女将军101”中,《锦月如歌》和《与晋长安》都没有触及到女将军的内核,武力值确实提升了,但大女主内核还没有真正强大起来,甚至还在通过与其他普通女性“雌竞”来凸显女将军的与众不同,也很难真正打动普通女性观众。
女将军作为拥有至高权利与事业的女性形象,不应该沦落为追赶女性主义潮流的工具人,而是真正成为引领女性故事的最佳设定,希望陆续上线的“女将军101”能够给市场带来惊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眸娱”,作者:眸娱,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