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优腾拼“厨艺”,美食综艺何时重回爆款行列?
爱优腾厨综虽迟但到。
2024年,一档韩国美食竞技节目《黑白厨师:料理阶级战争》登上网飞非英语剧集播放冠军,以厨师烹饪对抗为主题、延续了《鱿鱼游戏》“大逃杀”规则的真人秀火遍全球。
跟随着全球市场的厨综创作风向,国内长视频也开始集中发力美食竞技综艺,近期腾讯视频的《一饭封神》和优酷的《炙热游戏:百厨大战》先后上线开打,爱奇艺的《美味的胜利》、抖音的《闪光厨神》也均在制作中。
不同于过去的美食综艺多以温和治愈风格为主,新一代的厨综竞技性更强,受网飞韩综《黑白厨师》影响,目前腾讯视频和优酷播出的两档美食竞技综艺均沿用了百人大逃杀和阶级比拼的形式,为观众带来了更多新鲜感。
新的节目模式和规则确实唤醒了市场,创作视角的拓宽也为美食题材注入了新鲜血液,在平台的争相入局、密集更新下,美食综艺又能否重回巅峰时期呢?
美食综艺的盛衰
国产美食综艺有过相当一段辉煌的时期。
2012年,央视推出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现象级爆火,以地域打开中国的美食江湖,以具体人物故事为线索串联起中国的美食生态,通过食物来展现民族的人文情怀,唤起了全球观众对中国美食乃至中国文化的兴趣和关注。
相比于传统的美食节目仅仅聚焦于食物本身,《舌尖上的中国》更看见了民族人文,从普通劳动者的视角去呈现整个民族美食文化的积淀,正是这种由人见美食的手法打开了国产美食综艺的创作思路。
而同一年央视推出的《厨王争霸》则进一步提升了美食综艺的竞技性和娱乐性,节目邀请了国内外顶尖厨师进行厨艺对决,通过美食的比拼来实现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兼具娱乐价值与文化价值,在当年可以说让观众眼前一亮。
在央视美食节目的引领带动下,国产美食综艺的创作开始加速,并与逐渐兴起的明星真人秀相结合,分化出了两个不同的赛道:
一是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代表的传统美食纪录片,追求更专业化与圈层化的美食文化科普。
比如《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离开央视转而投向鹅厂的怀抱,打造了美食探索纪录片《风味人间》系列,聚焦于中国美食的流变下民族的迁徙变化,同样兼具民族人文情怀。
腾讯视频携手陈晓卿打造的聚焦早餐文化的《早餐中国》系列、B站以烧烤文化为主题打造的《风味一串》系列、爱奇艺以火锅文化为主题打造的《天下一锅》等,细分赛道深耕圈层内容,以美食见人文,更注重文化的传递。
二是将美食与真人秀相结合打造的“美食+”综艺,相对来说娱乐性更强,这也是国产美食综艺的主要形态。
比如围绕谢霆锋打造的《十二道锋味》是“美食+户外”的形式,邀请明星朋友到世界各地搜寻美食,不只是单纯的厨艺秀,更是一场美食故事探索秀;腾讯视频引进韩综打造的《拜托了冰箱》是“美食+访谈”的形式,芒果的《中餐厅》则是“美食+经营”的形式,《向往的生活》则是“美食+生活”的形式......都实现了现象级爆火。
“美食+”综艺的核心其实是明星嘉宾,通过食物延伸至明星生活、情感故事,满足观众的窥私欲,进一步拓宽了真人秀的边界,这种更轻盈的形式带动美食节目走向大众,“美食+”综艺也呈现出井喷的趋势。
经过数年的爆发式增长,“美食”一度成为综艺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也是观众的“下饭必备”,但伴随着数量井喷、密集更新而来的,是节目形式同质化、套路化的问题,致使美食综艺进入了两难的困境。
一方面主动对节目形式进行改革与创新,拓展出更多元化的内容与玩法,但同时也需要承担流失观众的风险。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拜托了冰箱》,“轰趴季”对内容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革,将原本明星访谈结合厨师做菜的轻量节目形式,改为年轻人社交聚会的“美食游戏”,棚内访谈拓宽到了“轰趴馆”,但却丢失了最大的看点,可谓是一刀砍中了“大动脉”。因而轰趴季豆瓣评分仅有3.4,《拜托了冰箱》也“死”在了这一季。
另一方面则是坚持原有的节目模式不动摇,能够留住忠实观众,但也面临着新鲜感不足的问题。
比如长寿综艺《中餐厅》一直坚持着传统的“美食+经营”模式,刚刚收官的第九季《中餐厅·非洲创业记》仍然是明星合伙经营中餐厅,但市场反馈早已比不上前几季了,节目收官都未能挤进云合热度周榜前十,曾经的爆款综艺IP也避免不了用户流失的困境。
美食综艺改不改、怎么改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不改,节目会在综艺寒冬下逐渐失去竞争力;改不好,节目会“死”得更快,美食综艺由盛转衰似乎是无法逆转的趋势,市场也已经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未能诞生爆款了。
美食综艺能重回爆款行列吗?
韩综《黑白厨师:料理阶级战争》在一定程度上为国产美食综艺带来了新生机。
这档韩国美食综艺以100位厨师的竞争为核心,80位“黑汤匙”即来自烹饪界底层、没什么名气的素人选手对抗20位“白汤匙”即业内鼎鼎有名的明星厨师,80位“黑汤匙”需要先进行“鱿鱼游戏式”的大逃杀,胜者才能与“白汤匙”进行厨艺比拼。
《黑白厨师》的看点就在于强竞技性的比拼,无论是同阶级之间的“大逃杀”,还是不同阶级的对抗,都为节目增添了更多戏剧性和刺激感。
目前正在热播的《一饭封神》和《炙热游戏:百厨大战》都借鉴了这一强竞技性与对抗性的厨艺比拼模式。
腾讯视频打造的《一饭封神》同样集结了100位厨师,其中包括84位无名“小厨”和16位获得认可的“大厨”,通过“小厨入局战”选出16位优胜“小厨”与“大厨”进行不同主题的厨艺比拼。而《炙热游戏:百厨大战》则将百位厨师分为“星厨”与“素厨”,其中素厨需要先进行“大逃杀”抢夺15个晋级名额,再与星厨进行厨艺比拼。
强竞技性的厨艺比拼确实颇具新鲜感,一洗传统美食综艺的陈旧气息,但具体到市场反馈层面,这类美食竞技节目并未达到预期的火热,似乎没能连接到更大范围的受众。
截至9月12日,《一饭封神》和《炙热游戏》云合正片有效播放量市场占有率均未进入云合综艺日榜前十,而灯塔专业版统计的综艺正片有效播放量市占率榜单中,两档综艺一个排第八、一个排第九,存在感其实并不强。
火遍全球的美食竞技模式落地到中国市场,似乎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观众侧的反馈不如想象中火热,未能催生出一部新的爆款。
但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仍然很难盖章这类厨综是失败的,一方面,两档综艺颇受金主品牌青睐,打破了综艺寒冬招商难的困境,《一饭封神》招揽到了海天、美团团购、农夫山泉等多个品牌,而《炙热游戏》则拉拢了李锦记、淘宝闪购、金龙鱼等品牌,招商品牌数量相当可观;
另一方面也连接到了更多线下消费场景,《一饭封神》发布了厨师餐厅指路,将遍布全国各地的数十家线下餐厅推荐给更多观众,推动线下消费的复苏。
在国产综艺习惯以明星为主视角的现状之下,美食竞技综艺以厨艺比拼为核心,难以避免会失去更多曝光机会,这或许也是正在播出的两档厨综无法连接到大众的关键。在失去了明星流量带动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内容吸引观众入场,成为了美食竞技综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眸娱”,作者:眸娱,36氪经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