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档预售低迷:大厂扎堆、题材放开,电影票仍然卖不动?

眸娱·2025年09月24日 20:17
国庆档电影预售已经开启。

9月23日上午9点,国庆档电影预售正式开启。

就影片数量来看,国庆档其实非常热闹,目前已经有14部电影定档,经历了低迷的暑期档之后,由于今年中秋节在国庆期间,各大影视公司理所当然地一股脑涌向了下半年最后一个大档期国庆档。

但与数量上的热闹相反的是预售票房的惨淡,截止到24日上午9点,预售跑了一整天的国庆档大盘仅仅只有750万+,甚至可以用惨不忍睹来概括。

14部电影的激烈角逐仍然无法驱动票房,国庆档难道又将面临一个悲壮的结局?

1

预售低迷的国庆档

从影片本身来看,国庆档其实是值得期待的。

目前已经定档国庆的14部电影中,抛开重映的《阿凡达:水之道》《江南:在爱开始的地方等你》、摇摆不定的《熊猫计划2》以及体量较小的小众剧情片,拥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电影仍然多达七、八部,并表现出了两大特点:

一是题材内容更多样化,不再聚焦于主旋律。虽然今年正值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但国庆档仅有一部战争片《志愿军:浴血和平》属于主旋律电影,其余影片囊括了动画、奇幻、喜剧、犯罪等多个类型题材,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姿态。

二是影视大厂扎堆,项目体量、内容质量相对更有保障。华策影视、光线传媒、中国电影、亭东影业均有主控电影在国庆档上映,华谊兄弟、博纳影业等老牌公司也有参投项目,除了为影片质量保驾护航之外,档期内的宣发、排片竞争也势必会更加激烈。

影片数量的增加、类型题材的多样化、影视大厂的操盘为观众提供了更多观影选择,同时也加剧了电影市场的内卷,但具体到预售票房上却显得没那么热闹。

截止到9月24日上午9点,预售开启24小时后,国庆档票房大盘仅为768万元,其中华策的《刺杀小说家2》、光线的《三国的星空第一部》以及中影的《志愿军:雄兵出击》预售票房暂时名列前三。

目前预售票房第一的《刺杀小说家2》无疑是国庆档票房冠军强有力的种子选手,一是因为主创团队市场关注度较高,邓超、董子健两大影帝主演,流量明星丁程鑫加盟同样能够带动票房;二是因为前作票房超10亿,IP本身就具备相当的受众基础;三是因为传统影视大厂华策主控、路阳执导,观众对影片内容的信任度较高,因而电影在预售阶段具备一定的优势。

《三国的星空第一部》是光线继《哪吒2》之后推出的又一动画力作,也是国内首部官宣立项的三国动画电影,不再囿于神话故事的改编,而是以三国故事为蓝本,请来了易中天担任编剧,足以见得光线开发动画新系列的决心。

但不能否认,相比于传统神话传说,三国故事其实存在一定的观影门槛,受众范围有限,因而市场号召力大概也会不如《哪吒》系列电影。

国庆档唯一一部主旋律电影《志愿军:浴血和平》相对更符合档期特色,作为《志愿军》系列三部曲的终章,影片本身具备一定的票房号召力,加之前两部系列电影票房起势明显,虽然目前预售票房不够亮眼,但待到正式上映或许会有新的变化。

一般来说,观众的时间和精力决定了一个档期内最多能容纳三部电影主导市场,从预售成绩来看国庆档大概率就是华策、光线和中影的竞争了,三部电影拿下63.7%的排片,也代表了院线对国庆档的态度和预判。

不过现阶段来看,国庆档还没能吸引大量观众入场,预售票房前三的电影均在百万级别,并未拉开太大的差距,整体市场表现也比较低迷,影片之间的激烈角逐未能驱动票房增长,国庆档票仓不容乐观。

2

国庆档,难掩悲壮?

作为下半年最后一个大档期,国庆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直接影响到了全年票仓的落点,也关乎到电影市场的走势。

其实春节档之后,电影市场就逐渐进入了冰封期,上半年多个节日档期票房表现不佳,行业一片愁云惨淡。暑期档后半程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捕风追影》等多部影片表现超出预期,整体口碑也呈现出上扬趋势,虽然票房增长幅度较小,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化解了市场的消极情绪。

而暑期档后的《731》一周拿下13亿票房,也进一步推动了电影市场的回暖,国庆档其实面临着不错的市场形势,低迷的预售票房或许要归结到档期自身的原因。

一方面,影片整体吸引力不足,无法带动路人入场。目前预售票房前三的电影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让观众犹豫的问题。

《刺杀小说家2》虽然靠前作打下了受众基础,但第二部是原创新剧本、新演员,东方奇幻内容创作难度不小;《三国的星空第一部》虽然题材内容较为新颖,但关于三国的故事其实受众范围有限,并不属于老少皆宜的题材;《志愿军:浴血和平》确实符合档期特色且拥有一定的市场基础,但主旋律电影逐渐被市场抛弃也是不争的事实。

大大小小的原因导致现阶段大部分观众还在观望中,其余影片更是没有太大的存在感,或许要等到正式上映口碑发酵后,才会陆续入场,最终一切都要交给影片的内容品质。

另一方面,线下文旅消费场景分流,音乐节、演唱会、户外旅行成为国庆消费热点。

根据音乐博主“摇滚帮帮”统计,大约有三十个大型户外音乐节在国庆期间举办,遍布全国各地,在明星艺人的影响下,更多年轻观众涌向线下音乐节,也带动了文旅商体的融合,同程OTA数据显示,跟着演出去旅行趋势继续,热门活动场馆周边酒店、景点搜索量同比增长了1.5倍。

而双节合一的八天长假也激发了出游意愿,尤其是异地长线游热度爆棚,同程发布的《2025中秋国庆假期旅行趋势预测报告》显示,团期五天及以上的小团化、深度游产品十分深受追捧,预订国内长线跟团游产品上的花费也同比增长超过20%。

无论是影片自身的原因,亦或是其他消费场景的分流,都持续影响着观众的观影意愿,总之这个国庆档电影市场势必会不太好过,预售卖不动或许就是一个明显的趋势。

不过从往年的经验来看,并不能完全依靠预售和排片来预测最终的票房成绩,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暑期档的《南京照相馆》,首日预售票房仅有900万,点映后口碑发酵才带动了票房的暴涨,同档期的《捕风追影》《浪浪山小妖怪》首日预售票房也仅在千万上下,均是靠内容口碑撬动了10亿+的票房。

整体来看,2025年国庆档电影题材内容丰富、卖点清晰,更有大厂、大项目背书,但现阶段观众的观影意愿确实不太高,或许一切还要等到影片正式上映后才能下定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眸娱”,作者:眸娱,36氪经授权发布。

+1
5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