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一线城市机场,又“扩容”了

城市进化论·2025年08月26日 10:04
打造“全球领先的国际航空枢纽”

深圳特区报消息,8月23日,深圳机场T2航站区、北货运区及综合配套工程正式开工。两个项目建成后将推动深圳机场实现规模体量、保障能力、运行效率、发展空间多重跃升,有力支撑深圳区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建设,为深圳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注入新动能。

项目设计年旅客吞吐量3100万人次,将建设40万平方米的T2航站楼主体功能区、53个站坪机位,同步配套3万平方米的轨道换乘中心、3万平方米的地面交通中心、14.35万平方米的停车楼,并涵盖涉铁改造、空侧捷运等关键工程。

据介绍,两个项目建成后将与深圳机场现有的T3航站楼、卫星厅、一跑道、二跑道以及即将投用的三跑道高效协同,有力支撑深圳区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同时两个项目均位于空港北片区,启用后将进一步拓展机场发展空间,有力带动机场北片区产业集聚和配套设施升级,为片区临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2024年,深圳机场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6000万大关,达6147.7万人次,居全国第四,货邮吞吐量188.1万吨,其中国内货邮吞吐量稳居全国第一,航班起降42.8万架次,三大指标均创下开航以来的新纪录。

不过,作为一个只有1座航站楼、2条跑道的机场,深圳机场堪比“螺蛳壳里做道场”,持续增长的流量令其“不堪重负”。至2024年底,深圳机场高峰小时容量标准65架次,位列国内双跑道运行机场首位,是全国最繁忙的机场之一。

去年发布的《深圳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方案(2024—2035年)》提出,深圳要建设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要求打造世界一流的对外门户枢纽,而目前深圳的机场国际化水平和终端容量有待提升。

为此,深圳一方面支持惠州平潭机场打造千万级区域性枢纽机场,发挥“第二机场”作用,另一方面加快深圳机场扩容增效。

根据此前规划,深圳机场将构建三条跑道、三个航站区、三个货运区、一个卫星厅“3+3+3+1”的运行格局,打造成为“海、陆、空、高铁、城际、地铁”六位一体高效便捷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就在近日,深圳机场三跑道扩建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为后续三跑道试飞、行业验收及年内正式投运奠定了基础。

而展望未来,深圳将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国际航空枢纽”,到2035年,机场旅客年吞吐量达到1亿人次、货邮年吞吐量达到350万吨,国际客货运航线数量力争达到120条以上,国际及地区旅客吞吐量占比达到2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进化论”,作者:刘艳美,36氪经授权发布。

+1
2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房地产市场因城施策风向标

4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