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领导,最值得员工追随?
职场中,选对方向很重要,但选对人更关键。
一个人的职业天花板,除了靠自己的能力以外,还由他跟着谁决定的。
但问题是,怎么判断自己跟对了人?
千万别看他外在的人设,更别听他的口号。下面这5点,是一个好的领导的应有表现,供你参考。
01
自信,不自大
真正的自信,是知道自己行,也知道自己哪里不行。
这样的领导,开会会先问事实,再给判断;遇到不熟的领域,他不装懂,会说“这块请专业同事补充”。
你提了不同意见,他追问的是“依据是什么”,而不是一句“别杠”。
自大的领导恰好相反:他需要随时证明“我是对的”,喜欢用资历压人、用口头经验说事,把“我觉得”当成事实。
自信的领导,会让团队把话说完,愿意被挑战,而自大的领导,爱抢话定调,担心一旦松口就会丢了权威。
久而久之,前者身边会聚起真正干实事的人,而后者身边只剩下揣摩他心思的小人。
所以,判断你的领导是否值得跟随,你可以想想:你在他面前说真话是否安全?你提出意见是否会得到鼓励?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你大概率遇到了还不错的领导。
02
专业,不专断
专业的领导,不是啥都懂,而是知道怎么把事做对。
他会把问题拆清楚:目标怎么量化、路径有哪些、风险在哪、里程碑怎么设、复盘怎么做。
他做决策的时候,不是拍脑袋,而是看证据、比选项、算代价。
你还会发现他经常问四类问题:事实、假设、验证、资源。
相反,专断的领导只关心一句话——“照我说的做”。
他给目标不给资源,给要求不给标准,出了问题第一反应是执行不力。
专业的领导,会授权、也有边界。在派任务的时候,会把权限、标准、时间节点写清楚,也会在关键节点亲自把关。
而专断的领导,只会在终局拿结果,中途看不见影子。
跟着专业的领导,你能学到很多方法与经验;而跟着专断的领导,你只能受气,不停猜领导的心思。
所以,如果你的领导每次都能把“为什么这样做”讲清楚,也能把“下次怎么更好”落实成可执行的动作,每个项目都能形成可复用的模板,那么,他大概率就是一位值得你跟随的专业型领导。
03
敢啃硬骨头,不捏软柿子
看一个领导的担当,不要听口号,要看他挑什么样的战场。
敢啃硬骨头的人,盯的是最卡脖子的指标、最难搞的客户、最复杂的跨部门协同。
他会自己先顶上去,拓边界、要资源。
出了问题,他会先把人保护好,再对事进行复盘,盘清楚“哪里判断错了”、“哪个动作没落地”,把雷一点点拆掉。
而有些领导恰恰相反,他喜欢捏软柿子:
对上唯唯诺诺,对下咄咄逼人;最爱挑软的捏,最爱拿弱势员工开刀;项目难,他退到后面;出了事,他立即点名“某某执行差”。
时间久了,团队变得不会解决难题,只知规避风险。
所以,你可以看看,你的领导愿意为一线争取资源吗?愿意在关键场合出面背书吗?失败发生时,他第一句话是“我来”,还是“怎么又是你”?
答案不同,你跟着他,就会有完全不同的未来。
04
既能打胜仗,又能不抢功
作为领导,会打胜仗是能力,不抢功是格局。两者缺一不可。
你能跟着一个打胜仗的领导,是真正的幸运。
因为跟着这样的领导,意味着团队有方向、有方法、有执行力。
你会发现,自己每一次努力都能被转化成看得见的成果,而不是消散在无休止的内耗中。
一个能打胜仗的领导,往往具备几个特征:
他对目标清晰,把团队带在正轨上;他善于配置资源,让大家各展所长;他能在关键时刻做出判断,带领团队跨过最难的关口。
跟随这样的领导,就意味着你能在一场场胜利中快速成长。
你会学到怎么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怎么拆解复杂问题,怎么在压力下依然保持节奏感。
这些东西一旦内化,你将来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变成自己的竞争力。
但光会打胜仗还不够,还要看这个领导的格局。
很多领导,习惯性功劳归上,责任归下。一次两次,员工就心凉了,觉得再努力也没意义。
而有格局的领导则完全不同。团队赢了,他会第一时间把功劳分给下属,把舞台留给你。
他知道,自己真正的价值不是独占功劳,而是培养出更多能打仗的人。这样做,反而让他赢得更多尊敬。
所以,既能打胜仗,又不抢功劳,这样的领导,才值得你追随。
05
以身作则,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
领导不必是完人,但必须知行合一,以身作则。
他说要守时,他自己就不能总迟到;他说要数据说话,自己就不能用想象替代事实;他说要合规优先,自己就不能钻空子走灰色捷径。
一个领导,真正让团队信服的,不是他讲了多少大道理,而是他在关键抉择时怎么选:
客户催上线,他是否坚持把体验做好;预算吃紧,他是否优先保关键岗位与长期建设;分配功劳的时候,他是否把名额让给一线。
有些说一套做一套的领导,最常见的习惯是“口头承诺、不留痕迹”,把流程当摆设,把承诺当口号。
时间一长,团队的共识就会碎掉,大家不再相信领导、不再相信制度。这样的领导,是不值得跟随的。
只有以身作则,要求员工要做的,自己先做到,这样的领导,才是值得追随的。
最后总结一下:判断自己是否跟对领导,关键就是看他是否做到这5点:自信不自大,专业不专断,敢啃硬骨头、不捏软柿子,既能打胜仗、又能不抢功,以身作则,知行合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张丽俊”,作者:张丽俊,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