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半年报增长集体失速,大调整来了

动脉网·2025年08月22日 09:19
医美行业与其说市场在下行,不如说消费者需求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具有精准满足消费者需求,精细化控制成本能力的医美企业才能穿越周期。

“医美诊所业绩增长压力很大,即使是头部上游企业在中国表现都非常差,上半年的业绩完成率不到50%。”这是一家位于国内一线城市市中心医美从业者的感受。

艾尔建美学与德勤联合发布的《中国医美行业2025年度洞悉报告》也印证了这一感受:全国医美机构整体增长放缓,部分区域在2024年甚至出现了短期的“闭店潮”。消费降级的浪潮正逐渐影响着行业的收入端,导致医美机构的收入和客户来源有所减少。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医美市场频频爆发“商战”。

当行业增长曲线集体失速时,表面上看是市场的收缩,但其实质是竞争规则的重置。

一位医美资深业内人士对动脉网表示:“《中国医美行业2025年度洞悉报告》显示,2024年,医美客单价同比下降了10%,与此同时,医美消费群体却在持续扩容。2024年,医美消费人数同比增长了10.7%,达到3100万。

从目前观察到的情况来看,医美行业并非持续下滑,而是正在经历一场结构性调整。供给侧加速洗牌与分化,行业正朝着‘合规化、品质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那些不合规、服务质量差的机构将逐渐被淘汰,而那些安全、优质且价格透明的机构,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2025年上半年部分医美上市公司业绩表现(因部分企业绩预告,尚未披露完整营收数据,数据展示不完整;医思健康为截至2025年3月31日年报数据)

01

中游医美机构下滑严重

从近期披露的2025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来看,多家上市医美公司都受到了医美市场逆风影响。

市场逆风首先吹向了中游服务机构。以朗姿股份、奥园美谷、医思健康为例,这些企业尽管旗下拥有多家综合性医院或超过数十家门诊,但业绩普遍出现下滑。以朗姿股份为例,其旗下七大医美品牌中,除了晶肤医美外,其余六个品牌在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大幅下滑,下滑幅度几乎都超过了50%。

朗姿股份2025年第一季度各医美事业部表现

这些大型综合医美医院业绩崩盘的原因是医美市场正在由整形为主向抗衰为主转变。《中国医美行业2025年度洞悉报告》中的数据指出:整形外科曾是大型机构的重要收入来源,贡献了约20%的业绩。然而,由于手术风险高、恢复周期长且效果不可逆,62%的潜在消费者减少了对整形外科的需求,导致相关项目治疗率断崖式下跌。

医美市场的逆风不仅席卷了中游服务机构,还一路蔓延至医美上游。曾经被视为增长神话的玻尿酸、重组胶原蛋白也未能幸免。

国内市场占有率最高的玻尿酸填充剂——乔雅登也扛不住下跌。乔雅登被誉为玻尿酸中的爱马仕,来自全球最大的医美上游公司艾尔建。艾尔建母公司艾伯维2025年Q2财报数据显示,美学业务全球销售额约为13亿美元,同比下降8%。这一下滑趋势已经延续多个季度,连续下滑,表明医美业务短期内难以好转。在中国市场,艾尔建更是感受到了刺骨的寒意。2025年Q1财报解读交流会上,艾尔建特别提到,中国经济逆风导致旗下乔雅登销量大幅下滑,成为美学业务国际业绩下滑的主要因素。

国内玻尿酸填充剂龙头爱美客营收也出现上市后首次业绩负增长。爱美客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2.99亿元,同比下滑21.59%;归母净利润7.89亿元,同比降幅达29.57%。

曾经的增长神话——重组胶原蛋白,也未能独善其身,增速开始放缓。重组胶原蛋白龙头锦波生物业绩2025年上半年虽然仍保持增长,但营收同比增速为42.43%,净利润同比增速为26.65%,均为五年来的最低水平。

不难发现,医美市场正处于艰难的市场调整期,整体增长面临挑战。

02

寒冬下的幸存者

不过,国内医美市场上市企业中也有少数幸运儿。中游服务机构中美丽田园和新氧轻医美诊所都实现了营收增长。2025年H1,美丽田园凭“双美+双保健”的商业模式营收净利双增长;2025年Q2,新氧美容治疗服务营收为1.444亿元,环比增长46%。

美丽田园定位高端双美机构,在市场下行背景下,高端客群相对抗周期能力更强。在战略上,美丽田园也提早布局,通过收购扩充品类,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2024年收购保健养生机构奈瑞儿,增加会员资产和资源,以身体护理为入口导流医美,用生活美容高频消费带动医美低频业务。

亲自下场做轻医美诊所的新氧表现也超预期。今年二季度,新氧美容治疗服务营收为1.444亿元,同比增长426.1%。美容治疗服务营收主要来自新氧轻医美连锁,去年11月,新氧官宣推出全新轻医美连锁品牌“新氧青春诊所”。目前,新氧已经开设了29家轻医美连锁品牌门店,在市场下行背景下,今年6月,有25家门店已实现月度运营现金流为正。

新氧对动脉网表示:“新氧持续探索优质好价的服务模式,通过自建营销渠道、集中采购、数智化管理等产业整合与成本结构再造的方式,提高服务品质和效率,把更多精力聚焦到医疗交付而非运营上,用心提升医疗交付品质,提供价格透明、合理,安全、品质一致的服务。我们相信,若消费者能找到一家服务优质、价格合理、效果满意的机构,自然会复购并推荐给身边人。”

上游也有企业在厮杀激烈的战场中找到新的增长点,巨头高德美凭借新品“童颜针”在中国市场实现强劲增长。高德美拥有玻尿酸填充剂、肉毒素和童颜针等核心产品,2025年上半年,高德美注射美容业务营收12.4亿美元,同比增长9.8%。高德美提到,注射美容在巴西、加拿大、中国、墨西哥和英国的增长尤为强劲。中国市场能够实现高增长,主要是得益于“注射用聚左旋乳酸填充剂Sculptra®塑妍萃”(童颜针)这一新品上市推动。

从“幸运儿”们的经验中不难发现,在行业增长乏力背景下,传统的增长方式已经失灵,只有应时而变,创新产品、重新发现理解用户需求才能实现持续增长。

03

医美市场三大挑战

行业危与机并存,导致当前医美行业增长面临挑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首先是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影响消费信心。社会整体经济形势影响居民收入与消费信心,部分需求者因经济压力削减或推迟医美支出。《中国医美行业2025年度洞悉报告》中的数据指出,整体来看,中高收入医美需求者的医美花费趋于保守:2024年,78%需求者维持或增加了医美消费金额;展望2025年,该比例降至57%。

第二医美行业日趋激烈的竞争也给行业带来挑战。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表示:“从医美行业来看,近两年,除了传统医美机构持续扩容外,电商平台和化妆品企业不断涌入医美下游赛道,也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竞争。”

第三,除了消费降级和竞争加剧,行业另一大挑战在于,行业剧变之下,众多医美机构仍在死守沉船。

新氧相关人士指出:“一大挑战来自行业惯性。医美行业高客单价、重营销的经营模式在过去曾取得成功,但伴随着医美需求从整形转向抗衰、消费者日趋理性、客单价持续降低的变化,这种营销模式将阻碍机构发展,下游定价体系、服务体系、销售体系等亟待转变。当前,不少医美机构仍聚焦高客单价客群竞争。事实上,追求服务与性价比兼具的客群规模庞大,是显著的新增量市场。新氧青春诊所以此为思路,力求打造标准化、兼具品质与性价比的服务模式。”

医美消费正在从奢侈消费到大众化消费扩张,医美消费群体扩大的同时,市场增长逻辑也开始转换。

在消费降级、行业竞争和行业发展范式转变多重压力下,医美供给端过于饱和,需求端更加理性和多元,无法避免会经历行业调整期。

在行业调整期,医美行业已经开启行业整合。目前,国内医美中游服务机构行业进入门槛低、集中度低,CR5只有0.7%。行业经历结构性调整后,行业整合会加速,推动市场集中度提高。以美丽田园为例,近几年通过收购持续提升市场占有率。

医美行业与其说市场在下行,不如说消费者需求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具有精准满足消费者需求,精细化控制成本能力的医美企业才能穿越周期。

参考资料:

《中国医美行业2025年度洞悉报告》——德勤&艾尔建

美丽田园CFO周敏:未来要成为一家百亿级的企业——CFO职业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动脉网”(ID:vcbeat),作者:杨雪,36氪经授权发布。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特邀作者

服务未来医疗,公众号:vcbeat,关注可获更多最新好文~

下一篇

唯有持续完善版权保护、打破平台垄断、推动数据透明,才能让每一首“蝴蝶”般的神曲,真正为创作者插上飞翔的翅膀。

1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