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元一吨的六氟磷酸锂,还能涨多久?

甲子光年·2025年11月25日 14:03
从产业角度分析六氟磷酸锂涨价逻辑。

六氟磷酸锂,这个普通消费者几乎接触不到的化合物,不仅是生产锂电池电解液的重要原材料,还正在创造一场近乎夸张的大涨价。

今年7月,在经历了3年价格回调后,六氟磷酸锂的市场价格开始回升。《证券日报》援引Wind数据显示,六氟磷酸锂价格从7月低点约4.93万元/吨迅速攀升,至11月17日部分市场报价已突破15万元/吨,短短四个月内涨幅已超200%。据“上海有色网”统计,11月24日六氟磷酸锂的平均价已达到15.8万元/吨。

六氟磷酸锂价格,图片来源:上海有色网

六氟磷酸锂的涨价,也反映在了动力电池产业链相关供应商的股价上:天赐材料、多氟多等“六氟磷酸锂概念股”从今年8月底开始明显上涨,成为二级市场热议的概念。不过在一周前陆续冲到近期最高点后,天赐材料、多氟多等股票在近几个交易日出现了回调。

相比渲染市场情绪,我们更倾向从产业角度来分析这一轮的六氟磷酸锂涨价。

「甲子光年」了解到的情况是,虽然六氟磷酸锂市场价格上涨,但产业下游的动力电池厂商,近期纷纷加入了“扫货”行列,通过签订供应协议来保证自己的电池产品能按计划生产,下游客户的用料需求还远远不能被满足。

这几乎是五年前锂矿稀缺导致碳酸锂价格疯涨的翻版,但不同的是,作为全球六氟磷酸锂的生产大国,中国几乎不缺产能。

换句话来说,六氟磷酸锂的价格什么时候达到高点,取决于行业中几个头部企业何时能将搁置的产能重启,这个周期或许比几年前的锂矿涨价要短得多。

疯狂的订单与保供争夺战

“大家往中间靠一靠!”在电池厂商中创新航的供应链大会上,一名摄影师朝着舞台上喊着,台上是正在合影的中创新航董事长刘静瑜和一众上游供应商代表。

11月13日,中创新航在合肥举办了一场供应链大会,规模庞大,参会人员超过600人。除了讲述企业愿景和发布新产品,中创新航此次大会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感谢供应商。

一个细节是,参会的供应商被分为了“优秀供应商”和“钻石供应商”,其中“钻石供应商”有先导智能、天赐材料、大族激光等企业。现场,刘静瑜亲自给这些最重要的供应商颁奖。

在这个有些温馨的一幕的背后,却是锂电池产业链紧张的供需局面,对于电池厂商来说,“保供”是今年的一件大事。

在众多供应商中,天赐材料是绝对的主角。

原因很简单,天赐材料是中国最早实现六氟磷酸锂规模化量产的企业之一,也是当前全球产能排名靠前的核心供应商。

六氟磷酸锂是锂电池电解液中的关键盐类材料,负责锂离子传输和电池稳定,是新能源汽车与储能产业背后的“化学中枢”,也是锂电产业链价格波动最敏感的核心品种之一。

乘用车电池电解液,图片来源:天赐材料

在生态大会的前一周,11月6日,中创新航与天赐材料签订了《2026-2028年保供框架协议》(以下简称“保供协议”)。 保供协议约定,公司承诺2026-2028年度向中创新航供应预计总量为72.5万吨的电解液产品。

按照行业经验,生产1GWh的磷酸铁锂电池需要1000~1400吨电解液,三元锂电池相对较少,约800-1000吨电解液。如果按照1000吨/GWh的中间值计算,与天赐材料签订的保供协议能让中创新航未来三年稳定生产至少70GWh的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

进场扫货的并非仅有中创新航一家电池厂商,就在同一天,国轩高科也与天赐材料全资子公司九江天赐签订了同样期限内的保供协议,并且将电解液保供体量提升到了87万吨。

这也意味着,在一天之内,天赐材料就获得了两笔总计约160万吨的电解液订单,订单金额总计约400亿元。

如果将时间线往前拨动,还能发现在今年的7月和9月,九江天赐还与楚能新能源、瑞浦兰均分别签订了至2030年供应不少于55万吨和80万吨电解液的协议。

半年时间内,天赐材料签订的合同的供货总量已经达到近300万吨,要知道2025年上半年,天赐材料的产能也就86万吨,2024年全年销量也只有约50万吨。

天赐材料近乎疯狂的订单量背后,是电池厂商对于在原材料持续涨价的周期中,能否获得足够的产品供应的担忧。

六氟磷酸锂,这个被称为“白色石油”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核心材料,正在创造一场价格风暴。

数据显示,今年7月中旬到11月上旬,六氟磷酸锂价格从每吨4.98万元涨至每吨12万元以上,涨幅超过140%。到11月中旬,部分市场报价已突破每吨15万元。

近一年中国市场六氟磷酸锂价格趋势,数据来源:同花顺、上海有色网,制图:「甲子光年」

六氟磷酸锂疯狂的涨价,也带动了相关企业的股价。

截至2025年11月14日,多氟多股价近一个月上涨了90.02%,近一年上涨了186.39%;天赐材料股价近一个月上涨了34.87%,近一年上涨了109.86%。

尽管最近几个交易日,这两支股票价格出现一定波动,但它们仍是二级市场关注的焦点。

某六氟磷酸锂供应商工作人员刘丰(化名)对「甲子光年」表示:“我们一些人有公司的原始股,都可以交易了,但我还是决定先放着,六氟磷酸锂的涨价短期应该还会持续。”

涨价背后的逻辑

所有市场化商品的价格波动都是供需关系的映射,六氟磷酸锂也不例外。

就应用场景而言,六氟磷酸锂是目前绝大多数商业化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核心锂盐,也就是说,无论是3C、新能源汽车还是储能领域,都会用到六氟磷酸锂。

曾经,新能源汽车市场给六氟磷酸锂带来了巨大的增量空间,也抬高了其市场价格,甚至一度达到每吨数十万元。但在经历了2013年至2022年的十年高速增长期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从2023年开始放缓,即使这一年销量已跃升至约950万辆,但增速已经同比下滑约55%。相应的,六氟磷酸锂的需求量开始减少。

然而,上游供应链厂商的投产步伐并不能迅速刹停,此前业内大规模扩张的产能仍在释放,并开始导致供应过剩。

据百川盈孚数据,2023年中国六氟磷酸锂总产量达10.14万吨,同比增长87.76%,而当年中国的六氟磷酸锂产能就已经达到了19.766万吨,几乎是总产量的两倍,远超市场需求。

也正是在2023年,面对供大于求的供需关系,六氟磷酸锂价格开始走低,大量供应商开始有意识地控制产量,而体量更小的一些中小供应商开始被市场淘汰,低端产能开始出清。

数据显示,2024年8月底,市场上六氟磷酸锂价格跌至5.43万元/吨,2024年全球39万吨有效产能中,实际开工不足28万吨,开工率仅65%。

“前两年很多中小企业都因为亏损扛不住,就退出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刘丰很感慨,“然后一些电解液龙头供应商产出的六氟磷酸锂也都自产自销了,流到市场的原材料开始大幅减少。”

比如天赐材料,其曾在投资者关系记录表中明确提到了其作为电解液供应商,同时生产六氟磷酸锂并自供的生产模式优势,自供率曾一度高达99%。

这相当于制造了一个市场真空期,六氟磷酸锂在等待一个机会。直到2025年,这个机会来了。

目前针对近期六氟磷酸锂大涨价及电解液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多方产业人士在和「甲子光年」沟通中都表示与储能产业需求爆发有关。

今年2月9日,国家发改委与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也就是业内所说的“136号文件”。

136号文件取消了强制配储的并网规定,要求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

也就是说,新能源发电、供电项目配备储能系统,从政策规定变为了市场导向。和直觉不同的是,解除配储规定反而增加了市场对储能系统的需求。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创新航内部人士告诉「甲子光年」:“原来储能系统更像是‘摆设’,很多时候用户是为了获得并网资质,但储能系统并没有用起来,也不会产生增量需求。现在政策改革了以后储能系统是可以给客户创造收益的,反而激发了市场需求。”

根据CNESA Data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的不完全统计,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型储能招中标市场规模显著增长,达到了86.2GWh,同比增加了264%。

同时高工产研储能研究所(GGII)调研统计,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165GWh,同比增长65%。2025年前三季度合计出货量为430GWh,同比增长接近翻倍。

无论是体感还是数据,储能市场的确热起来了。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趋于平稳的当下,储能市场的繁荣给电解液及其核心原材料六氟磷酸锂带来的需求增长是爆发式的。

然而,由于经历了长达两年的市场冷静期,六氟磷酸锂的市场存量和流通性变得非常差。根据《国际金融报》数据,截至2025年10月,中国六氟磷酸锂行业库存已降至极低的1340吨,仅能维持约1.5个月的消耗。

这造就了如今所有人都看得到的涨价浪潮。

往事会重演吗?

在2023年大降价之前,六氟磷酸锂经历了一轮涨价周期,从2020年的平均7万元/吨一路飙升至2022年2月的59万元/吨,涨幅近10倍。即使到2022年底,市场价格开始回轮,但也仍维持在23万元/吨的高位。

这种涨幅程度让人不禁想起了几乎发生在同一时期的碳酸锂大涨价。

2020年,伴随着全球疫情影响、澳洲Altura锂矿(全球锂矿行业重要参与者)破产、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猛增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碳酸锂(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的核心正极原材料)的价格开始上行。

生意社数据监测显示,2020年12月28日工业级碳酸锂华东地区均价为5万元/吨,与年初(1月1日)的4.44万元/吨相比上涨了12.61%。当时,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仅仅是碳酸锂这轮涨价周期的开始。

进入2021年,碳酸锂价格迅速爬升,尤其是电池级碳酸锂,当年6月,其价格已经达到90407元/吨。到了2022年6月,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已经达到477878元/吨,同比增长率为428.58%,而在5个月后,2022年11月,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来到了60万元/吨的历史峰值。

伴随碳酸锂涨价的,是电池企业疯狂收购锂矿资源的竞争。

2021年9月29日,宁德时代被曝出高价收购加拿大锂盐商千禧锂业股权。而在此之前,千禧锂业已经和赣锋锂业签订收购合作协议,也就是说,宁德时代是截胡的。

据悉,当时千禧锂业因为毁约支付了赣锋锂业1000万美元(约合6436万元)的违约金,但宁德时代3.77亿加元(约合19.6亿元)出价比赣锋锂业高了一个多亿,对千禧锂业来说这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但随后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加拿大美洲锂业出手,以高出宁德时代5亿多元的价格再次截胡,最终宁德时代在同样得到了1000万美元的违约金后遗憾离场。

这一幕和当前电池企业疯狂抢货电解液的局面何其相似。

除了争夺资源,当时的原材料库存数据也和当前的电解液市场高度雷同。据亚洲金属网数据中心统计,2020年10月,中国碳酸锂生产商库存量共计约为1.1万吨,但中国2020年全年碳酸锂消费量达到了22.6万吨,库存量仅够维持0.5个月的消耗。

因此,「甲子光年」认为,电解液几乎拥有的价格上行周期的所有特质,六氟磷酸锂的价格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依旧会上涨。

但这并不代表二级市场相关概念的股票价格会一直走高,这从近期相关股票的走势就能看出来。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市场的六氟磷酸锂几乎不需要进口,此前降价和库存降低是因为产能过剩,因此,结合供应商经验和市场调节机制判断,六氟磷酸锂的涨价周期和峰值幅度或许会有所收敛。

刘丰告诉「甲子光年」:“我们产能是有的,其他的一些头部公司也都是有的,只不过把产量提升起来没那么快而已。所以六氟磷酸锂的价格突破20万元/吨我觉得是有可能的,之后的情况就不好说了。”

不过,即使所有人都知道电池原材料的价格可能多短时间就会回落,但就目前惨烈的市场竞争态势来看,这个“过段时间”是所有电池厂商都不敢失去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甲子光年”,作者:张麟,36氪经授权发布。

+1
18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