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天净赚30万,第一批薅同城流量的人赚翻了
“竞争不激烈,用户非常精准,转化效率比其他渠道高 3~5 倍,小红书同城流量太香了!”
最近,运营社在多个社群看到有不少操盘手都在讨论如何在小红书、抖音、视频号等内容平台 搞同城流量的话题。
他们中很多人靠同城流量赚翻了,比如有理发店主理人,在抖音从 0 起号,在一座三线城市撬动同城流量,一个人 20 天收获 58 万营收,赶上门店半年的业绩。
再比如另一位资深操盘手,在小红书做同城获客,一条视频撬动 10 万成交,他发现同城流量竞争小、机会大、红利多。
还有做同城生意的餐饮商家,入局抖音同城获客仅一个多月,轻松撬动百万成交,净利润高达 30 万元。
同城流量究竟是什么运营新思路?2025 年在内容平台薅同城流量该怎么做?
一个人 20 天卖 58 万,薅同城流量成本地商家“财富密码”
所谓同城流量,主要指的是内容平台根据用户的地理位置,将相关内容推荐给其所在城市或附近地区用户而产生的流量。
比如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用户发布的视频若满足“精确位置标记”“本地化内容标签”等条件,就可能会被推送给周边 5~10 公里用户的信息流中。对于本地商家而言,同城流量有助于精准触达本地市场,吸引同城用户观看内容或到店消费,增加曝光度,撬动业绩增长。
小安是一位打拼了十一年的发型师,她所在的城市是一座四川的三线城市,她期待靠努力奋斗换取满意的生活。
去年,她拿出攒下的钱,作为合伙人开了一家理发店,业务包括剪发、染发、烫发等。
成为老板后,她才意识对基于本地生意的线下门店而言,流量有多宝贵。“在三线城市的美发业,客流量决定了生意的上限,也影响着发型师的收入。”
在她看来,当下做美发生意,必须“搞互联网”。新店开业前,她专门到一线城市做了好几次培训,目的是了解如何借助“短视频+直播”在抖音有效地引流获客。
从成绩看,安迪的运营成果非常不错。门店开张半年后,她开始在个人的 IP账号直播带货,一个人 20 天卖出了 58 万元的美发套餐。而且整体核销率高达 82%,这一 GMV 接近小城市一个普通理发门店半年的流水。
无独有偶,今年以来在小红书、抖音,靠同城流量做生意获客的操盘手越来越多了。
施久衍是一位家居家装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操盘手,去年他在上海成立了一家小型公司,专门帮家居家装厂商在小红书做同城流量。
去年施久衍服务了一个上海地区的商家,主要产品是面向别墅用户的桑拿房,平均客单价在 2~5 万元之间。受服务地域限制,他们主要在小红书获取上海地区的用户。合作之初,施久衍发布的第一条视频就帮助客户带动了 5 万成交,合作一周后又一条爆款视频诞生,几天内就又帮商家带动了 10+ 万的成交。
最近,施久衍把目光聚焦到视频号,通过对视频号同城流量的布局,结合社群进行获客,短短几个 月就推动生意突破 300 万元。
对很多本地商家而言,在内容平台薅同城流量能轻松实现精准获客,有些商家将同城流量视为行业风口。
老李是一位西安的外卖餐饮商家, 2024 年年初时他发现抖音的同城流量很充足,同城 频道涌现了越来越多的高质量内容和达人,用户开始习惯在同城看短视频和直播。
瞅准这一点,他另辟蹊径将抖音作为外卖生意大本营,靠达人带货、同城直播等形式,将品牌在西安打出名号,收获了源源不断的订单。
老李告诉运营社,他们仅用 45 天就跑通了生意模式,营收接近 100 万元,净利润超 30 万元。
一个多月撬动百万成交,同城流量的羊毛如何薅?
有没有发现,互联网大厂们对本地生活行业越来越重视了,淘宝、美团、京东内卷同城零售,抖音、快手大战本地团购,就连小红书也在今年年初进行商业化团队的组织架构调整,强化生活服务事业群,为教育、婚美、家装等本地商家提供线索获客服务。
头部内容平台也专门为用户和商家预留了同城流量池,提前为同城流量商业化做储备。比如抖音首页有专门的同城入口,小红书特地设置了同城频道,视频号也同样会基于用户地理位置分发信息。同城内容成为平台必争之地,落到商家眼中就变成了“流量密码”。
运营社也发现,本地商家们在各个内容平台,搞同城流量、撬线索的方法越来越多了。
1)灵活运用差异化的种草打法,30 天能带动 100+ 万成交
强强(化名)是运营社操盘手俱乐部的资深操盘手,他主要在小红书做基于同城流量的家装生意。
家装行业客单价普遍偏高,强强却很擅长在小红书以很低的投入成本在小红书突围。他曾一个月帮助公司收获了 400 条高质量线索,以全屋家装行业动辄上万元的客单价计算,单月带动的成交达到百万级别。
据强强透露,他们在小红书通过内容撬动同城流量 的打法主要包括三种思路:
① 素人种草
即用素人账号为品牌或门店发布带有种草目的内容,这种策略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带有品牌曝光的种草,另一种则是不直接展示品牌的种草。
虽然很多人在做种草时倾向于推广自己的品牌,比如通过评测不同品牌的产品或直接推荐某个品牌,但在实践中强强带领的团队发现不直接展示品牌的素人种草反而更容易获得客户线索(针对线索型商家而言)。
那原因是什么呢?
商家露出品牌后,用户会在小红书搜索相关信息,如果商家在平台上的内容基建不够完善,潜在客户可能会因为搜索不到足够的评价或信息而对品牌失去兴趣;甚至会因为一些不好的评价,直接放弃。
相反,如果商家不直接展示品牌,而是提供有用的信息吸引用户,用户在感兴趣后自然会询问具体的品牌信息。比如,在一个关于某城市全屋定制的对比案例中,用户看到内容后很可能会好奇:“C是哪家?”“D又是哪家?”这时,博主可以巧妙地将任何一家都解释为自己的品牌,通过适当的话术引导用户添加个人微信或其他联系方式,进而通过个微进行转化。
② 营销号打法
营销号通常是官方账号的形式,内容以产品或服务卖点的直接呈现为主,非常适合投放硬广。一般可以分为视频营销号和图文营销号两种形式。
这种打法的缺点是对素材的要求非常高——需要有吸引力的场景、产品展示和人物出镜,才能满足小红书等平台对美感的高标准,进而吸引更多的用户关注。
因此,与素人号相比,营销号的内容制作要求要高得多。
③ 人设 IP 打法
通过有具体人设的 IP 类做种草是同城获客最常见的方式之一,主要以人物出境的 vlog 或 plog 形式来打造 IP。
这种形式的优点非常明显,IP 人设鲜明、内容直观生动,容易形成粉丝效应,线索获取的转化率也相对较高。无论是设计师 IP 还是销售人员的个人 IP,只要能做把内容做好,往往能显著提升转化率。
比如蔚来汽车通过 160+ 个不同人设的员工 IP 账号,在小红书做线索获取,卖出了 1000+ 台车,销售额高达数亿元。
2)内容藏满引流技巧,目的是针对性吸引同城客群
对于大部分本地商家而言,他们的生意辐射范围基本只在同城周围内,所以对这类商家而言获取的流量越精准越好,客人离门店越近越好。
那商家该如何靠内容,针对性的吸引同城的客流呢?
小安的内容和变现思路可以给到很多商家借鉴,她从去年 9 月开始在抖音发布内容,并沉淀客流。
以 10 月底她发布的一条“南充素人改造”的内容举例,整条视频时长两分钟,开头在南充地标位置让素人模特出境,讲述模特目前遇到的痛点:“结婚后很忙,没有时间收拾自己”。
紧接着,镜头转到店内,安迪开始为这位女生量身打造发型,随着时间的推移,女生的妆造开始变得精致,整个人焕然一新,反差感拉满。
最终,这条视频收获了 300 多个点赞,播放量超 9 万,大部分观看用户是南充同城的女性(小安理发店的核心用户),不少人默默完成了种草。
据了解,这么一条看起来并不复杂的“改造”视频,其实蕴藏着很多运营技巧:
开头露出城市地标建筑是为了过滤人群,吸引同城的核心用户;
强调素人模特“生活忙碌,不想收拾”的痛点可以让女性用户更有共鸣感;
视频前后模特造型的反差对比,则是希望能让粉丝看到安迪的手艺功底,尽可能地打动用户,实现种草,最终吸引用户到店下单。
据统计,去年 9 月到 11 月期间,小安共发布了 60 多条类似的短视频,为账号积攒了一批种子用户。
完成流量造势后,她开启了密集地直播带货,卖的是门店的染发、烫发套餐,客单价在 100~400 元之间。有了前期的流量积累,安迪很快就迎来了“直播高光时刻”,仅用 3 周时间,带货销售额超 58 万元。由于小安吸引的大多是同城的精准用户,大部分下单用户最终都完成了到店消费,整体核销超 80%。
针对如何用内容吸引同城的客流,运营社操盘手俱乐部资深会员施久衍还分享了一些细节要点,感兴趣的商家可参考。
1、定位城市,内容不经意展现所在城市地标建筑,让用户知道你在哪座城市;
2、找准圈层,把高端小区门头拍成素材,如上海的汤臣一品、翠湖天地、星河湾,让用户知道高端小区的人都在用相关产品,从而实现背书的目的;
3、讲案例故事,拍摄同小区真实业主使用产品全过程,通过标签和地理位置定位门店辐射范围内的人群。
3)“霸占”同城搜索流量,通过投放扩大生意规模
对于大部分商家而言,做好内容和种草、转化链路后,商业基本已经能够跑通,如果想扩大生意规模,往往需要一定的投放。
除了传统的投放思路以外,强强以家装行业为例,分享了一个适用于本地商家同城获客的投放方案:在小红书等平台投搜索场,通过占领(内容+投放)同城的行业关键词,“霸占”同城流量。
强强告诉运营社,很多用户在有相关需求后会在小红书等内容平台进行搜索,如果商家能“霸屏”相关行业的同城关键词,就能更容易地获取这群用户的消费需求。
据他透露,他们团队在某二线城市针对同城全屋装修“占领”了大量核心关键词,用户搜索下来,70% 以上的内容均由团队用不同账号发布,即可以称为“霸屏”。
“经常会出现一个有趣的情况,客户在搜索结果中找不同的素人账号询问装修意见,第一个人推荐的是我们,第二、三、四个人依然强烈安利我们公司。”
他以自己操盘的项目举例,他们团队除了会布局同城的品类词之外,也会“霸屏”很多细分词。比如“同城某重点小区+全屋装修”“中古风全屋装修”等。
强强还告诉运营社,商家通过对不同关键词的布局也能间接筛选用户,不同的关键词往往对应了不同的圈层用户,比如带“中古风”关键词内容获取的用户往往预算比较充足,涉及价格维度的关键词吸引的用户质量相对较低。
“因此商家在实操中也可以通过关键词来初步确定用户圈层,好的关键词对应的人群消费更强。”
结语
总体看来,用内容撬动同城流量正在成为大势所趋,其本质在于将服务内容化,用视频、图文等内容尽可能地向用户展现本地服务的真实情况,同时借助内容平台的算法,找到同城的精准用户。对商家而言,同城流量的核心不在于曝光量多少,而在于曝光的精准度。
与此同时,随着越来越多本地商家入局,同城流量也势必会越来越内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运营研究社”(ID:U_quan),作者:张帆,编辑:陈维贤,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