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最新“封号潮”,KOS矩阵玩法也要凉?
最近两个月,不少人在运营操盘手俱乐部的社群里吐槽、求助:
“小红书 KOS 账号发笔记,搜索页怎么看不到了?”
“封了 40 多个 KOS 账号,都显示手机号已注销不可再注册,全没了。”
“我们的 KOS 账号大批量被封,现在是什么都不能发了吧?真是不想做了!”
有商家投放聚光的笔记被无端限流,有运营人辛苦搭建 KOS 矩阵账号大批被封,还有医疗机构好不容易熬过了隐藏期,没想到又遇上了封禁期……
在一次又一次的讨论中,不少运营人才恍然大悟:交了“保护费”的 KOS 账号,也不是什么都能做。几位资深操盘手也通过复盘,摸索出了小红书 KOS 治理的最新风向变化。
新一轮管控风暴来袭,KOS 账号也躲不过
作为在小红书做同城获客 3 年多的资深运营,@邓威 是最早一批靠 “水下种草 + 评论截流” 拿到结果的操盘手。从 2024 年开始,他把重心放在 蓝 V 和 KOS 账号布局上,帮全国 100 多个三四线城市的口腔门诊搭建医生 IP 矩阵,用 80 个实名认证(合作医生及其员工亲属)的 KOS 账号和付费投流,单月撬动成交额 500 万+,单 IP 最高成交也实现了翻倍。
在他的这套打法中,KOS 账号的作用堪称 “多面手”:从医生/医生助理的人设出发,一边科普专业知识、解答用户疑问,在评论区悄悄完成 “种草截流” ;一边靠内容和投放占领行业关键词,把同城搜索流量牢牢 “攥在手里”;最后还能和蓝 V 账号配合,引导用户私信留资,形成完整的获客闭环。
但这两个月,@邓威 有点“烦”——团队精心运营的 KOS 矩阵账号,像是被平台按下了 “隐身键”。
起初似乎只是小异常,用 KOS 账号发完笔记,搜索页选择 “最新” 排序查看近期发布的笔记时,根本找不到这条笔记。
还没等他摸清楚原因,更糟糕的情况来了,就连花钱投放的 KOS 广告笔记也搜索不到了。一个精心运营了三个月的 KOS 账号,之前发的优质笔记都能霸榜同城搜索页,一夜之间直接“蒸发”。
到了后面,KOS 笔记更是大面积被限流,团队花了一年多时间,在同城关键词下铺的批量 KOS 内容,如今在搜索页里所剩无几,整体流量硬生生跌了近 50% 。
但就在今年 7、8 月之前,这套“蓝V + KOS ”的获客打法,还让无数线索型商家尝到了“流量红利” 的甜头。
无独有偶,在小红书做大健康运营的操盘手俱乐部会员老皮也遭遇了一模一样的困境,“之前 KOS 账号效果一直很好,可从 7 月开始,KOS 笔记总是被隐藏,就连很早之前发的旧笔记也无法显示。”他也试着找小红书直客沟通,问题却始终没解决。
通过在操盘手俱乐部社群的交流和复盘,@邓威 和老皮发现,平台这一轮管控与小红书整顿医美行业有关。
今年小红书接连整治医美行业
今年以来,小红书在 2 月和 8 月官宣启动了两轮医美品类的专项治理,聚焦不合规医疗机构开展医美项目等违规内容营销,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审查就是专业号的医疗资质认证和 KOS 账号违规挂靠,封禁了 5 万多个账号。
作为相关行业,口腔医疗、大健康类目也受此波及。比起直接封号,@邓威和老皮的情况或许还算 “幸运”。做生殖健康行业的老皮已经决定先暂停 KOS 账号运营,等风头过后再说。@邓威 也开始催促此前挂靠的商家尽快补齐相关医疗资质,满足平台合规要求。
商家资质成新一轮审查重点
这轮从医疗行业掀起的 KOS 账号整顿并未停止,并进一步向地产、教培、财经等行业蔓延。
据小红书官方公布的数据,截至 2025 年 8 月,平台已清退涉及“KOS 挂靠”违规推广的专业号 270 余个,并永久冻结相关广告账户,当月处置 23 个房地产相关账号。
同月,小红书发布关于“学历语言”培训行业不规范营销的治理公告,宣布从 9 月起开始常态化治理,涉及高校招生、高校招生、语言培训、 k12 思维兴趣类教育、专升本、考研等学历提升培训等赛道,这场关于 KOS 账号的治理风暴席卷教培行业。
在操盘手俱乐部的社群里,教育行业运营甜柚(化名)因为 KOS 账号批量被封而气想要转平台,还有教培商家 40 多个 KOS 账号被封,绑定的手机号也都被注销,不能再注册新账号。
做职业教育升学辅导的教培操盘手明谦,带领团队在小红书运营了 50 多个 KOS 账号,从招生老师、学科老师的角度做种草引流,单月消耗从 2 万到 20 多万元不等。
即便每月的充值消耗不低,他们最近也有一个 KOS 账号在没有违规提醒的情况下,直接被平台永久封禁。“
教培 KOS 账号被封禁的平台处理意见
从处罚信息看,该账号存在未取得合规资质营销推广学历语言相关行业的内容。明谦复盘发现,被封禁的账号此前曾发布过学历提升、高校招生相关的笔记,而这类内容正是平台此次管控治理的重点项——无资质营销。
从公告内容和平台建议看,“无资质营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教培商家在小红书发布广告,不仅需要认证企业号,广告内容还需要符合企业号的认证身份,不能做商家经营范围以外的内容营销,比如有授课服务的考研机构还需要有办学许可,而不能仅认证为“咨询公司”,做学历招生的商家如果仅认证“线上教育”,就不能做招生宣传。
二是卖资料必须开通薯店(小红书店铺),禁止引流私域。
不仅审查尺度收紧,这一轮治理的处罚也更严了。
甜柚就在运营操盘手俱乐部社群里反馈,即便账号近期没有更新,也有可能因为旧笔记被检测到违规而封号。
明谦也告诉运营社,以前小红书很少直接永久封号,一般都是先限流、禁言,还有问题的再永久禁言,绑定的手机号还能注册新账号,但现在是直接永久封禁。
经过这次教训,明谦也决定以后要避免发布学历提升和学校招生相关内容,更多聚焦在学习干货、培训等比较稳妥的内容,不仅是 蓝V 和 KOS 账号要注意,素人账号的内容和打法也要做相应的调整。
“水下”的空间越来越小了
回溯今年小红书对医疗、教培、房地产等行业的治理动作,可以看出平台的治理方向已经很明显: “以高质量内容为目标,以合规为底线”,一边通过常态化打击虚假营销、新增经营资质审查,清退无资质、超范围经营的商家,维护平台生态,避免劣质内容消耗用户信任;另一边为商业化铺路,通过筛选合规商家,引导其通过广告投放、开店等正规路径转化,让平台生态与商家经营形成正向循环。
运营社深入了解后也发现,操盘手俱乐部也有不少会员在这轮管控中没怎么受到影响,仍保持稳定的流量与获客效果。比如,高途集团市场总监@陌上 搭建的“学生素人+KOS 账号+老师 IP 账号”的内容矩阵依然很能打。头部互联网保险经纪公司市场总监 @华晓明,以 “蓝 V 投放 + KOS 种草” 为核心,通过优质笔记精准筛选高质量 A3 人群, 做到了 ROI3 ,后端转化率 20%。
之前在小红书靠素人矩阵霸榜同城搜索的家装操盘手 @强强 ,也逐渐发现自然流没那么好做了,逐渐把重心从素人矩阵水下种草转向蓝 V + KOS 矩阵,按照业务类型做蓝 V 官方矩阵,比如官方蓝 V 号,还有各业务、服务账号,以及精装房账号等,甚至细化“某某品牌-某小区”这样的账号,配合素人种草给设计师 IP 引流。
总结来看,平台官方对于营销内容的管控越来越严,商家的调整思路主要有两点:一是及时跟上变化,从过去的低成本获客的思路转向 “合规”逻辑,快速适配平台要求;而是在合规框架下,从内容质量与线索质量两个方向发力,探索高质量获客。
小红书越来越往“正规”方向走,合规已经成为商家在小红书经营的基础前提,想要实现规模化增长,核心仍需依托“水上”打法,逐渐脱离单纯依赖非正规操作的路径。正如 @陌上 在操盘手俱乐部闭门会上所分享的观点:小红书获客已经变成明牌打法,商家最终拼的是 “内容玩法” —— 走内容流 + 规模化打法,且具备出价、后端转化能力与扎实商业逻辑的商家,更能抢占流量,而仅靠水下模式的会逐渐跟不上平台节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运营研究社”(ID:U_quan),作者:王亚茹,编辑:陈维贤,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