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宇芳:未来一定是电池全生命周期的闭环管理 | 36氪与周期智能对话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经济步入“规则真空”与“秩序重构”的十字路口:科学研究不断突破人类认知边界,技术创新进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跃期,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相互交织,深刻重塑全球秩序和发展格局……有关供应链重塑、AI技术创新、文化交融等议题交织碰撞。
粤港澳大湾区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与制度创新活力,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香港,作为国家最开放的城市和多年来重要的窗口,在国家“走出去”的战略下作用越来越不可替代,其“内联外通”的独特枢纽地位成为其核心竞争力。
“前店后厂”模式在这里正进行着一场生动地升级:香港的高端科研力量、国际金融资本、专业服务体系,与珠三角的转化能力、制造实力、广阔市场,在独特框架下被高效衔接起来。香港以其独特优势,持续为内地引入国际顶尖人才、前沿技术、高端资本,让全球创新资源得以更顺畅地融入国家发展血脉。
这也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来到香港背后的根本原因。近日,在由创新香港主办,36氪、香港汇智联合主办的NovaX国际创投嘉年华 2025期间,36氪与多家企业代表围绕企业发展进行对话,分享不同赛道不同阶段企业的创业历程和思考,以及它们的技术创新、企业文化和经营哲学。
以下是36氪与周期智能创始人卢宇芳经精编整理的对话实录,有编辑与删节。
周期智能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
卢宇芳:周期智能是做新能源电池的全生命周期智能化服务,我们主要关注在三个场景:电池系统产品的开发、电池资产大数据的运营运维以及电池产品的检测和维修。
周期智能是您创业的第二家公司,什么样的契机让您决定切入这条赛道?
卢宇芳:因为我是清华大学的博士,2020年开始读博士的时候所做的课题研究就是电动汽车的电池的全生命周期快充。另一方面,我是在欧阳明高老师课题组,我们课题组创业氛围非常浓厚,所以在2021年的时候,在博一的时候和师兄创业了一次。我们国家电池产业,虽然说经理了比较长时间的发展,现在是从发展期走向成熟期的阶段,但其实就像我们公司的名字,电池全生命周期的闭环价值还没有体现。所以,我看到行业现在的痛点、需求,再加上之前2年的创业经验以及欧阳明高老师课题组积累的行业和产业经验,我觉得这个时间去做一家针对电池的开发、维护、检测等场景提供整套服务的公司,是非常有价值的事情。
公司的核心技术与行业的差异化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解决行业痛点?
卢宇芳:公司的核心技术主要是两个模型:第一个是物理模型,就是基于第一性原理的physical model for battery。这个模型是我们课题组从2010、2011年就开始研究,已经积累了近20年的经验。同时我们也构建了AI for battery的数据模型,由于ChatGPT等大语言模型的星期,现在训练AI for battery模型不仅是用数据, 还会用电池产品相关的很多知识库,比如电池的专利、文献等等。所以我们的核心技术叫AI底层驱动机理和数据融合,通过AI for battery和physical model for battery两个模型,构成公司的技术平台底座。
电池仿真与建模以及AI技术相结合,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哪些产业价值?
卢宇芳:比如前段时间大家比较关注的电动车着火事故,虽然现在热度可能稍微下降了一点,但其实电池还是有很多突发性的热失控场景,除了电动车,储能电池等方面也类似。尤其是在电池本身的安全性预警、寿命估计和预测、对电池全生命周期资产价值评估上。所以公司一方面通过收集各方面的数据,但只有数据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同时我们提供对机理第一性原理的专业知识去分析,一块帮助客户解决电池管理方面的问题。
公司与车企、电池厂商之间的竞合关系是什么?
卢宇芳:之前经常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比如说你们这个宁德时代不能做吗?比亚迪不能做吗
?你们跟他是什么关系?其实我们跟这些大的电池厂从来都不是竞争关系,他们都是我们的大客户,我们可以投入公司绝大部分的资源去给他们提供服务。因为我们从院士团队和课题组的角度来讲,我们积累了这么多年的对电池的理解和技术,它不是说一个企业招多少工程师,投入多少的精力,就能在一定时间突破的,这是我们做这块的信心和底气所在。所以他们愿意跟我们合作,从他们的一些小问题去切入,然后逐渐地实现从0到1,从1到100的过程。
您如何看待赛道未来的发展趋势?
卢宇芳:未来的趋势一定是去做电池全生命周期的闭环管理,而且一定是通过数字和AI实现的。但是我觉得中国的企业,特别是大的产业发展,发展过程都有一个特点,它刚开始是一个快速的增长和爆发,但它在趋向成熟的过程中会存在不少的问题。我们现在就是来解决这些问题,比如说数据没有闭环。所以说,无论是现在趋向成熟的电池应用领域,或者进一步向未来看,如半固态、固态、低空、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以及可穿戴设备等等,更高端、更先进的电池,电池全生命周期的闭环管理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所以我们也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到电池产业里面。
36氪广东——在广东观察世界,在湾区链接全球。
36氪广东作为广东地区领先的新商业媒体,以大湾区为核心,为各位创业者、投资人以及科技、财经、新经济领域从业者提供最前沿的深度商业报道,搭建最畅通的产业对接通道,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如果你希望得到36氪广东的报道,或转载相关文章,请将你的需求和BP发送至指定邮箱:guangdong@36kr.com。如果你希望转载公众号文章,或进入社群(备注:社群),请联系小编微信。我们将在24小时内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