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最后的战场,心衰治疗技术大爆发

动脉网·2025年07月28日 09:01
心衰治疗升温,细胞疗法/人工心脏等多技术突破

心力衰竭(心衰),被称为心血管领域“最后的战场”,这条战线开始升温。

近期,就有合源医疗、核心医疗、同心医疗、Corvia Medical 等十余家公司相继完成融资,细胞治疗、心室辅助装置、仿生起搏器、心房分流器、心衰监测等多条技术路线同步突破。

《中国心衰诊断与治疗指南》指出,发达国家成年人心衰患病率为1%–2%;而我国2012—2015年高血压调查数据显示,3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已达1.3%,患者总数约1370万,且仍在攀升,65岁以上人群尤为显著。更棘手的是,现有的一线药物只能延缓症状,却无法阻止疾病持续恶化。虽然住院病死率随着诊疗规范而下降,但患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形势仍然很严峻。

当临床需求与创新技术交汇,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治疗革命正在发生。

心衰领域近期融资事件

01 心衰治疗创新四大方向

FDA 的“突破性设备”名单,常被视作临床需求与技术创新交汇的风向标。动脉网统计显示,仅在心衰赛道,已有十余款产品获此认证。这一称号通常颁发给具有显著临床潜力的创新医疗设备,尤其针对严重或危及生命的疾病/状况,且当前缺乏有效疗法或现有疗法存在重大局限的场景。心衰领域产品密集获得这一称号,恰好印证了全球临床对心衰创新疗法的迫切渴求。

心衰领域部分获得FDA突破性设备认证的企业

心衰是指心脏收缩与舒张功能受到影响,引起泵血功能障碍,导致心脏排血量不足以满足机体代谢需要,进而表现出一系列症状与体征,临床称之为心衰。

根据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目前,心衰治疗的创新技术路径可以分为四个方向:①降低心脏负荷;②提高心脏做功效率;③促进心脏修复再生;④预防心脏负荷的波动。

在这四大方向上,都有多种创新产品。它们解决不同阶段的心衰问题,也诞生了现象级的产品。例如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人工心脏),国内已有多款产品获批,用于为进展期难治性左心衰患者血液循环提供机械支持,即心脏移植前或恢复心脏功能的过渡治疗以及长期治疗。这款产品为终末期心衰提供了心脏移植以外的治疗方案,上市后植入量快速增长。2017年至2024年间,全国187家医院累计完成LVAD植入手术1446例。

心衰治疗创新技术路径 资料来源: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02 细胞治疗进入确证性验证阶段

在多种创新方向中,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具备让心脏“再生”的可能。iPSC技术将人体体细胞重新编程诱导为多能干细胞,再定向分化为具有收缩功能的心肌细胞。这些心肌细胞能够整合到受损的心肌中,与原有的心肌细胞同步收缩,协同工作改善心脏功能,为治愈终末期心衰提供了可能。

这一技术路线得到了国内外大药企的关注,华润三九、诺和诺德都通过联合开发的模式布局这一前沿技术。华润三九选择牵手艾尔普再生医学,就后者HiCM-188(iPSC心肌细胞)项目达成联合开发协议。诺和诺德选择了日本企业Heartseed,就后者管线HS-005达成联合开发合作。

华润三九研发中心总经理王勇表示:“心脏是人体的动力泵,成年后再生能力非常有限。心肌梗死导致大量心肌细胞丢失并形成纤维化瘢痕,是导致心衰的主要原因。

现有药物更像给疲惫的心脏递上一杯能量饮料,如“新四联”这类药物,虽然能抑制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减轻心脏负担,但无法逆转坏死的心肌。现有的一些介入疗法,如心脏同步再治疗(CRT)或植入型心脏转复除颤器(ICD),虽然能让心脏收缩更协调,预防猝死,但它们也只是“辅助工具”,无法修复心脏。

当心衰进入终末期时,患者只剩两条路:排队等稀缺的供心,或植入心室辅助装置。而iPSC 提供了第三条路:一方面,iPSC技术可以直接补充新鲜的心肌细胞,另一方面,这些细胞还能通过旁分泌的作用激活患者体内休眠的心肌细胞,进一步促进心肌组织的修复和功能恢复。

虽然iPSC心肌细胞治疗心衰充满前景,但成药路上也充满挑战。在生产端,其复杂的生产工艺对CMC(化学、制造与控制)提出了极高要求,需攻克细胞活性、批次间差异、保存运输等稳定性问题,同时要规避致瘤性和异质性等潜在安全风险。在临床应用端,需进行深入的临床探索研究:明确最优适应症人群、确保细胞特性与患者心脏电生理特性(如节律)相容、探明细胞在体内的存活时间、作用机制及最低有效剂量。整个产业化过程需要多学科深度协同,从工艺优化到临床方案设计形成闭环反馈,逐步积累经验。”

这些挑战都需要企业在长期探索中解决。目前,iPSC心肌细胞治疗已经完成了探索性临床试验,正进入确证性临床试验阶段。

03 全球两家企业有望率先冲线

iPSC心肌细胞治疗心衰艾尔普与Heartseed进度领先,两家企业都在iPSC心肌细胞治疗心衰领域取得多个突破。

艾尔普HiCM-188已在国内开展Ⅱ期临床试验,目前,人iPSC来源心肌细胞治疗重度心力衰竭的多中心、随机、对照Ⅱ期临床试验已在国内正式启动,现正公开招募受试者,并已经在美国、新加坡、泰国等地区启动Ⅰ/Ⅱ期临床试验。艾尔普已完成20例iPSC心肌细胞治疗心衰患者的临床给药,病例数居全球同类研究首位,其中最早2例受试者已拥有超过5年的长期随访数据,结果显示了心脏再生治疗的安全性和令人鼓舞的预期疗效。艾尔普透露,Ⅰ期临床的重磅研究成果已应邀将于2025年11月举办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年会(AHA)上做大会发言,届时会公布研究数据。

谈及变化,全球首位受试者,60 岁的韩大爷在复诊时边示范原地小跑边说,“以前50米都走不动,现在能陪孙子连跑400米操场不带喘,心脏又像年轻时‘咚咚’有劲儿了。”

在产业化上,艾尔普建立了一条自动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的产线,这是持续稳定可靠提供iPSC药物的前提,也大大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未来iPSC心肌细胞治疗心衰的可及性,这条产线还配备AI驱动的质量监测系统,实现批次间一致性。

日本iPSC心肌细胞治疗心衰企业Heartseed脱胎于日本庆应义塾大学,Heartseed的技术特点是其独特的纯化工艺和独特的细胞培养技术,其建立了一种简单的方法实现大量纯化心肌细胞,并且具有高度可复制性,诺和诺德正是看中其纯化技术所以选择与之联合开发。

此外,Heartseed发现,当移植单个心肌细胞时,移植细胞在心脏中的植入率仅为百分之几。为解决这一问题,他通过利用同种细胞通过细胞外基质相互黏附的特性,制造出了由约 1000 个心肌细胞组成的类似微组织的心肌球体,以及一种特殊的移植装置,使移植细胞的植入率提高了几十倍。

Heartseed有两条管线:HS-001和HS-005。两条管线的不同之处是手术入路不同,HS-001通过开胸手术给药,而HS-005通过血管介入给药。HS-001由Heartseed主导开发,已经完成10名高剂量患者的植入。此前的低剂量移植中,4名患者有3名患者中观察到临床数据显著改善,因此,Heartseed对HS-001在高剂量队列中表现出更好的结果持乐观态度。HS-005和诺和诺德联合开发,计划在2025-2027年启动临床试验。

按照两家企业披露的时间表,如果进展顺利,首个 iPSC 心肌细胞疗法有望于2028 年上市,心衰再生医学即将进入商业化窗口期。

04 强生收购的心房分流器成为融资热点

心衰创新技术中,心房分流器也值得关注。心房分流器(Inter-atrial Shunt Device,IASD)近年来在心力衰竭器械赛道中融资最为活跃:2023–2024 年全球该领域一半以上的融资事件均集中于这一细分。

心房分流器技术逻辑简单:通过血管介入手术,在心脏的左心房和右心房之间建立一个小通道,使血液能够从高压左侧流向低压右侧,降低左心室负荷。

Corvia Medical心房分流器及植入示意图

一位临床医生表示:“以前我们在做房间隔穿刺的时候,发现会瞬间降低患者左房的压力,缓解患者心衰症状,所以其实一直有心房分流术,只要人工帮左右心房打通一下,就可以缓解心衰症状,并且这样做可以缓解一段时间,大概1-2个月。不过患者受限于不能总是做手术,所以心房分流器存在一定的市场。但是这依然是一个姑息疗法,是一个暂时治标,但绝对不治本的方法。”

心房分流器产品发展历经曲折,产品已经经过多次迭代,目前还没有一款产品获得FDA批准上市。2022 年,心房分流器明星公司 Corvia Medical 的 REDUCE LAP-HF Ⅱ研究显示,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人群中植入 Corvia IASD 未能降低复合终点事件,导致行业信心骤降。该阴性结果的重要意义在于提示:IASD 并非“一刀切”方案,适应症需要更加精细的分层。近年来,随着新临床数据的阳性结果陆续披露,市场情绪逐步修复,资本重新涌入,并驱动产品迭代。

理想的心房分流器应该是“六边形战士”,要实现器械操作安全可靠,极低的手术失败率和并发症;足够的腰部径向支撑力,保证稳定持续的左向右分流;分流孔径和分流量大小精准,可调可控;还要尽可能低的器械相关血栓发生率,以及较高的远期通畅率。

目前,首批心房分流器产品已进入临床后期,2024 年强生以 6 亿美元收购 V-Wave,标志着巨头正式布局,商业化进程有望提速。

目前的临床研究对于心房分流装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作了初步的回答,但仍有许多问题尚待进一步探索。例如病人基线血流动力学参数会对心房分流的治疗效果有何影响? 还需要更多临床数据夯实。

总的来看,心衰创新疗法正从“对症治疗”迈向“病因干预”,细胞与基因治疗、心衰监测、心房分流器等新兴技术的突破,正在重塑心衰的管理范式。未来,多模态联合、个性化精准、商业化可及将成为核心方向,最终目标是实现“心衰可防、可控、可治愈”的愿景。

参考资料

曙光重燃--心衰左心房分流的重磅研究Relive-HF研究解读——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春节特刊 | 浅论心衰治疗的本质——从REDUCE LAP-HF II研究说起 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房间隔分流器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中国专家认识和建议——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动脉网”(ID:vcbeat),作者:杨雪,36氪经授权发布。

+1
2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成功的转型都是战略转型。

5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