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20遍《毛选》,我找到了团队内耗的关键

笔记侠·2025年07月21日 10:08
教员这3招,专治企业内耗。

各位老板们,最近是不是又被“部门墙”撞得眼冒金星?

销售拍着胸脯签了单,回头一看,产品说“这需求神仙也做不了!”

研发熬秃了头搞上线,运营两手一摊“这玩意用户会用?咋不早说!”

市场轰轰烈烈造势,供应链那边库存告急直接哑火……

好家伙,活脱脱一出“九龙治水”现代职场版——水没治成,互相甩锅的姿势倒是练得炉火纯青,KPI没完成,甩锅KPI倒是快满分了!这内耗,烧的都是白花花的银子、金子般的士气啊!

头疼?别急!今天咱们把时针拨回1949年3月,那个烽火连天却智慧闪耀的年代。

就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咱们的毛主席,甩出一句至今震得管理界嗡嗡响的金句——“要学会弹钢琴”!

别误会,不是让你去考级!毛主席这“钢琴”,弹的是千军万马的大兵团调度,是运筹帷幄的顶级全局观!

十个指头,有主攻(重锤)、有助攻(轻按)、有牵制(预备),节奏分明,紧密配合,才能奏响胜利的磅礴乐章。

为什么70多年前的老办法,能治今天企业的“沟通病”?核心就四个字:全局统筹!

部门扯皮、目标跑偏、资源乱飞?根儿上就是缺了这“十个指头一盘棋”的道行!

今天咱们就从根儿上的“道”(全局观)、中层的“法”(协同套路)、落地的“术”(沟通乐谱),三层拆解毛式“弹钢琴”神技。

全是实打实的战争案例转化,专治各种跨部门不服、不协同、不通气!准备好,咱们一起把这本尘封的“管理兵法”活用在现代企业管理的战场上!

全局统筹的底层智慧,毛泽东的“钢琴”为何能奏出胜利乐章

“弹钢琴”的原始出处

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解放战争胜局已定。可更大的挑战摆在面前,怎么接管大城市?怎么搞建设?千头万绪搞不好就翻车!

毛泽东一句大实话震醒所有干部:“弹钢琴要十个指头都动作,不能有的动,有的不动。但是,十个指头同时都按下去,那也不成调子。要产生好的音乐,十个指头的动作要有节奏,要互相配合。”(《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这话直指管理死穴:

第一,谁也别躺平当“废指头”,全覆盖是底线;

第二,乱砸资源蛮干等于制造噪音,得分清主次轻重;

第三,各弹各的调就是自杀,协同配合才是命门!

战争年代的“钢琴”实战

战场就是最真实的试炼场。

① 1948年辽沈战役

东北的国民党军55万人散在长春、沈阳、锦州。先打哪?林彪想捏“软柿子”长春,毛泽东一巴掌拍向锦州——这把“锁”不砸开,东北全盘是死棋!

“钢琴指法”瞬间启动:

主力部队(东北野战军)就是“重锤主键”,玩命强攻锦州,林罗刘(笔记侠注:东北野战军林彪、罗荣桓、刘亚楼三位主要负责人)收到死命令:“中心注意力必须放在锦州作战!”

还有,塔山防线成了“生死和弦”,4纵、11纵用血肉顶住国民党军11个师6昼夜海陆空狂攻。

吴克华将军回忆说:“丢了塔山,锦州攻击部队后背就让人捅穿了,必须死守到底!”

同时“牵制低音”稳稳按住——围长春困住郑洞国,黑山阻击拖死廖耀湘,让敌人一根指头都动不了。

你看:炮弹、兵力、后勤全往锦州堆;塔山守军知道自己是“保命键”,死也不能松劲;牵制部队清楚自己不用强攻,但必须钉死在岗位上!

百万大军硬是调成了精密钢琴,指头一落一个准!

最终,东北野战军用伤亡7万人的代价,全歼了东北国民党军47万人。

② 淮海战场

60万对80万,这是一锅“夹生饭”,想吃掉它还是要靠毛泽东的“钢琴谱”神操作:

第一步:重锤砸向黄百韬兵团,华野主力往死里打,同时中野当“牵制键”死死拖住黄维兵团。

第二步:变奏神切换,黄百韬刚咽气,立刻转火!中野变“主攻键”夹击黄维,华野分兵当“控制键”看死杜聿明。

第三步:完美收尾,灭黄维、歼杜聿明!

这节奏感绝了!资源永远跟着当下最要命的“主键”走,其他键位(牵制部队)同步发力按住敌人其他指头,焦点切换丝滑得让甘特图都汗颜!

企业里项目一多就抓瞎?缺的就是这“动态聚焦核心,协同滴水不漏”的段位!

现代企业案例

咱们来看看今天的企业是如何做的。

华为2011年内外交困:运营商业务见顶,手机被苹果三星吊打,芯片卡脖子卡得窒息。

任正非力排众议,把“钢琴重锤”狠狠砸向“主键”——2012实验室!指法精准如手术刀:每年10%以上营收(百亿级)持续输血基础研发(海思芯片、鸿蒙系统),任老板放话“钱要砸在科学家脑袋上!”

赚钱的业务(运营商、手机)化身“关键和弦”,拼命造血保研发弹药,非核心业务果断砍掉;

更绝的是“协同低音”——研发和市场“拧麻花”强耦合,市场炮火直通实验室;“蓝军”部门专唱反调防闭门造车。

十年磨一剑,麒麟芯片、鸿蒙系统横空出世!这就是企业版“打锦州”:死磕核心,保障到位,协同拉满,噪音变凯歌!

阿里2015年也面临“键盘散架”危机:淘宝、天猫、支付宝、菜鸟各自为政,数据割裂,重复造轮子,资源浪费到肉疼。

当时逍遥子(张勇)下了一剂猛药,就是“大中台战略”,本质就是重构“协同谱”!

把技术、数据、算法、供应链这些公共能力抽出来,组建成统一强大的“中台键盘”(阿里妈妈、数据中台),前台业务(淘宝、天猫等)变成灵活“手指”,按需快速出击,中台提供标准化“弹药”和“乐谱”;

更狠的是用考核“调音”——KPI加上“中台复用率”、“跨部门协同分”,指挥棒直接逼着“指头”主动配合。

结果?2019年双11扛住54.4万笔/秒天量订单,盒马等新业务孵化快如闪电!这就是全局统筹对“部门孤岛”的降维打击!

血火战场与商业硝烟反复验证:毛式“钢琴”的道,就三条铁律!

第一,“全局在胸”是命根子

眼里没整盘棋,连“键”在哪都摸不着!毛主席打锦州盯着全国地图,任正非赌科技看的是十年后,张勇拆中台谋的是生态大棋。你公司的战略全景图画清了吗?

第二,“主次分明”是生死线

资源有限,平均主义等于集体自杀!

锦州、黄百韬、2012实验室、阿里中台,哪个不是All-in死磕的“主键”?你的“锦州”找准没?资源堆够没?无关的“键”是不是按得太嗨?

第三,“协同节奏”是关键点

塔山崩了锦州完蛋,中台瘸了前台趴窝!指头怎么动、使多大劲、什么时候发力,差一毫秒都出杂音!你那“协同谱”写的是高效乐章,还是甩锅指南?

别让好端端的销售、产品、研发“金手指”,在你手里弹成互相踩踏的“鸡飞狗跳”!

破解跨部门壁垒的三大“指法”,从战争艺术到管理策略

找准“主旋律”:战略聚焦

辽沈战役时,毛泽东给林彪连发数封急电:“中心注意力必须放在锦州作战!”

为什么?锦州是锁喉之剑,打不下,东北全盘皆输!所有部队——主攻的、阻击的、围城的——脑子里就刻着俩字:锦州!

我们怎样实践?

可以学华为的“战略务虚会”。

任正非要求高管关小黑屋三天,吵到脸红脖子粗也得把“公司级生死目标”拆成部门级“军令状”,市场、研发、供应链老大当场签字画押,谁的目标偏离主航道?直接“枪毙”。

还有,阿里双11为啥能调动几万人协同?

因为逍遥子(张勇)每年8月启动“目标誓师大会”,主目标(比如GMV突破5000亿)拆解成3000多个子目标,精确到“杭州仓库王组长9月需扩容5%拣货通道”。每个员工钉钉打卡页都头顶着血红色目标倒计时。

各位管理者,还在让销售、产品、研发各念各的经?醒醒吧!用战略钢缆把所有人捆上同一辆战车,油门焊死,目标锁死!

没有共同目标的协同,就是集体耍流氓!

分清“主次键”:重锤核心

粟裕大将是怎样打淮海战役的?

“吃一个(黄百韬),夹一个(黄维),看一个(杜聿明)!”

资源永远跟着“当下最要命的主键”走:

打黄百韬时,华野主力火炮、弹药、预备队全压上;

中野死命拖住黄维当“辅助键”;其他部队当“观察哨”盯死杜聿明。

主键一旦切换,资源立刻转向!

有些企业就是没搞懂这个诀窍,结果翻了车。

某造车新势力企业在2020年同时押注三款车:高端轿车(主键)、中端SUV(次键)、微型车(试验键)。

结果资源分散:高端车因电池瓶颈难产;SUV为赶进度偷工减料召回;微型车烧光钱却销量惨淡。三线溃败,CEO黯然下课。

那我们应该怎样学?

可以看看几家企业的做法。

先看京东物流的618大战必杀技。

用红、黄、蓝旗标记仓库节点:红旗(爆品仓)配三倍人力、专属通道、老总坐镇;黄旗(常规仓)标准配置;蓝旗(非核心仓)资源压缩。

资源跟着旗子走,红旗位吃撑,蓝旗位饿着!

腾讯微信支付逆袭支付宝,靠的就是死磕“线下命门”!2014年集中全公司技术精英攻坚“1秒内付款成功率”,地推铁军全压向商超、早餐摊。

字节跳动2021年狂砍教育、游戏等边缘业务,资源向TikTok、飞书这些主业务倾斜。

所以你看:管理者不能搞“资源大锅饭”,而是要确保“主键”吃够资源,“关键键”拿到合理资源,对“废键”要坚决不给任何资源。

建立“协调谱”:信息互通

塔山阻击战解放军为什么能顶住敌人的立体攻势?

东北野战军4纵司令员吴克华回忆说:“每小时和锦州前线、总部电台通联!敌舰炮位刚暴露,坐标立刻传给我军岸炮;锦州攻城受阻,塔山立刻加强攻势分担压力!”

你看,如果秒级的信息互通,塔山防线早就崩了。

还是继续看当代企业的做法:

美团打仗必设“战情室”——核心部门负责人每天早晚两次碰头,墙上挂巨型实时数据屏:订单量、配送超时率、商家出餐速度等等,一目了然。

阿里拆掉部门墙的终极杀招是双轨制KPI。业务部门50%考核业绩,50%考核“使用中台服务的次数”;中台部门50%考核技术输出,50%考核“被业务部门点赞数”。

所以,管理者不能光指望员工自发协同,而是要建立一套高效有用的信息互通机制,实时拉通项目进度情况,才能让大家高效协同。

全局统筹如何落地应用

有全局视野,更要注重细节

毛泽东指挥千军万马,却连战士碗里有没有肉都要过问。朝 鲜谈判时,他亲自布置谈判场所、对方代表宿舍甚至食品细节。

这种战略与战术的统一,正是“弹钢琴”的精髓——十个手指都要动,不能有的动,有的不动。

当代企业常出现失衡状态:高管空谈战略忽视执行细节,中层埋头业务不晓公司方向。

真正卓越的领导者,既能高空俯瞰全局航线,又能亲手调整引擎转速。

比如,京东物流的“211限时达”背后,是对仓储位置、分拣流程、配送路线的原子级拆解。

任正非强调“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呼唤炮火”,却同时要求高管必须定期下一线站柜台、装设备。

战略的宏图终需落地在执行,决策的缜密要通过实践定胜负。

心中有数,做事才能有谱

毛泽东开辟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源于“农民占中国人口90%以上”这一核心数据。他创造的“三三制”政权(笔记侠注:共产党员、左派人士、中间人士各占三分之一)与“四面八方”经济政策(公私、劳资、城乡、内外兼顾),本质是依靠精确比例构建动态平衡。

当代企业决策常陷入两种困境:要么凭模糊经验“拍脑袋”,要么被海量数据淹没失去焦点。真正的“胸中有数”,是让关键数据成为组织呼吸的节奏。

比如,字节跳动用A/B测试量化内容效果,用户停留时长、完播率、互动深度等数据实时驱动算法迭代。

亚马逊的“两个披萨原则”(笔记侠注:团队规模不超过两个披萨能喂饱的人数),则以具体数字控制组织复杂度。

在数据洪流中识别关键指标,让数字说话而不是猜测,才能精准调整企业的航向。

成功时,要有清醒的认知

毛泽东的智慧,在胜利的喧嚣中显得尤为珍贵。

他曾告诫全党:“成绩究竟是三分还是七分?必须有个根本的估计。”这绝不是简单的谦虚,而是深刻的辩证思维和危机意识。

他敏锐地洞察到,最大的危险往往不在艰难困苦的爬坡期,而在看似功成名就的巅峰时刻。他将胜利后的骄傲自满、贪图享乐比作“糖衣炮弹”,它的杀伤力远超真枪实弹。

“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糖衣炮弹可能征服意志薄弱者”。历史反复证明,多少曾经无惧枪林弹雨的英雄,最终却在鲜花、掌声和舒适中迷失方向,败下阵来。

你看,诺基亚在功能手机全球市占率傲视群雄,如日中天之时,其实智能手机的浪潮已悄然拍岸。

然而,对既有功能机市场巨大成功的迷恋、对塞班系统生态的路径依赖,以及对触屏体验的轻视,使其对代表着“范式革命”的iPhone和Android视而不见,最终从王座跌落,教训惨痛。

还有柯达这个数码相机的发明者,它因为对传统胶卷业务带来的巨额利润和成熟商业模式的极度依赖,亲手扼杀了自己孕育的未来。

在更多细分领域,那些依靠一招鲜吃遍天的企业,在达到行业顶峰后,往往因傲慢而忽视客户需求的细微变化、轻视新进入者的“颠覆式创新”、或陷入内部官僚化和创新惰性,最终被市场无情淘汰。

那么,成功的光环为什么会成为创新的枷锁?

第一,认知盲区

巨大的成功会固化思维模式,形成强大的“过滤气泡”,只看到印证自身成功的信息,对颠覆性信号选择性忽视。

第二,资源诅咒

现有成功业务带来丰厚利润,使得投资未来、探索不确定性高的新方向在资源分配和政治层面都面临巨大阻力,毕竟没人愿意动自己的“摇钱树”。

第三,组织僵化

管理层等既得利益群体倾向于维护现有格局,任何可能威胁其地位或舒适区的变革都会遭遇隐性或显性的抵制。

第四,市场捧杀

如同毛泽东警惕的“资产阶级捧场”,资本市场、媒体、合作伙伴的过度赞誉,容易让团队产生“无所不能”的错觉,丧失批判性思考。

我们要想避免成为下一个诺基亚或者柯达,就不能仅靠企业领导人的自觉,而是必须把“清醒认知”制度化、机制化。

具体来说,有3个方法供大家参考:

其一,强制复盘与“三七开”评估

在每个重要的成功节点(如重大项目完成、季度/年度目标达成),强制进行深度复盘。

必须明确量化本次成功的核心因素中,“实力”占多少?“运气/时机”占多少?对项目/业务的优缺点进行三七开(甚至二八开)的硬性评估,聚焦那“三分或者二分”的不足和潜在风险。

同时把“寻找最痛的三个失败或教训”列为复盘固定议程。

同时要做逆向思考:如果这次失败了,最可能的原因会是什么?我们现在哪些环节正埋着这个隐患?

其二,设立专职的“蓝军”或“魔鬼代言人”

组建独立于现有业务条线的团队(或聘请外部顾问),他们的核心KPI就是挑战现有战略、寻找业务漏洞、模拟竞争对手的攻击路径。定期进行“战争推演”,让主流战略在模拟对抗中暴露弱点。

重要的是,要确保“蓝军”有直达最高决策层的通道和影响力,他们给出的报告必须被严肃对待。

其三,把“危机预警”与高管绩效强绑定

高管绩效考核里面,必须包含明确的“风险识别与应对”、“新机会洞察”、“推动颠覆性创新”等指标,权重不应低于短期财务指标。

另外,要奖励那些主动暴露重大问题、提出颠覆性( 比如可能威胁现有业务 )想法的行为,即使最终未被采纳。 

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在公司高速成长、估值飙升时,反复强调“始终创业,保持Day 1心态”。这正是对毛泽东“力戒骄傲”原则的现代演绎。 

这是什么意思?三句话。 

永远像初创公司一样思考,保持紧迫感、好奇心和对客户需求的极致关注。 

拥抱不确定性,把变化看成常态和机遇,而不是威胁。 

对成功“祛魅”,清醒认识到今天的成功是无数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随时可能被颠覆,昨天的成功公式未必适用于明天。 

我们在举杯庆祝时,永远要留一只眼睛审视脚下的根基是否松动,看看远方的天际线是否已有风暴积聚。 

只有把“清醒认知”融入企业的制度血脉,构建强大的“反脆弱”机制,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不被巅峰的风景所迷惑,持续穿越周期,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结语:心中有全局,手中有重点,指间有协同

你看,70多年前毛主席打仗总结出来的“弹钢琴”心法,今天搞企业,照样好使!

核心就三招:

心里得有整张谱子(全局观): 别让部门各自为政,变成“九龙治水”。 

手指头得分轻重(聚焦核心): 资源就那么多,死磕你的“锦州城”!别雨露均沾。 

节奏要卡得准(协同到位): 销售骂产品部,产品部怼研发部?信息不通、步调乱,全是噪音! 

华为死磕芯片研发,阿里搞大中台,为什么成了?就是把这三招玩明白了。 

所以我们要记住:当好企业里的“钢琴大师”,心里有谱,手上有招,团队同频。跨部门协作这个难题,就能迎刃而解! 

这本事练成了,就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笔记侠”(ID:Notesman),作者:老贾,36氪经授权发布。

+1
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资本从不说谎,其流向是对香港这座城市制度优势、市场潜力的投票,也是对“中国增长故事”的重新诠释。

16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